草溝鎮

草溝鎮

草溝鎮位於泗縣西南,北靠新汴河,東鄰泗縣丁湖鎮,西與靈璧縣接壤,南隔南沱河與五河縣相望。鎮域面積218平方公里,耕地22萬畝,轄18個行政村,人口8.3萬,屬省級中心鎮。草溝鎮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城鎮建設規劃逐步落實,3500米寬敞街道已硬化、亮化、淨化,4.5萬平方米雜亂舊宅已變成美觀、潔淨的住宅新區。草溝鎮是農業大鎮,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大宗作物為主,養殖業以豬、牛、羊、禽為主。草溝鎮衛生院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始建於1952年,原院部(位於街中心)相對較陳舊,2008年底遷至新址。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草溝鎮街道草溝鎮街道

草溝始建於北宋時期,以盛產畜牧產品和水產品而得名,歷史

上是有名的商貿重鎮,素有“小南京”之稱。

泗縣草溝鎮位於安徽省泗縣西南部,泗縣、五河、靈璧三縣交界地帶,是省級中心鎮、新農村建設示範鎮、擴權強鎮試點鎮。

草溝人文薈萃。草溝始建於北宋時期,這裡有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佘家台,有充滿傳奇色彩的秦橋關,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故事,有明朝開國名將胡大海的墓地。革命戰爭年代彭雪楓、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征戰南北,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革命遺產。這裡民情安康,民風淳樸,是令人嚮往的好地方。

草溝資源豐富。22萬畝耕地土質肥沃,2萬名農村勞動力等待流轉。唐河、沱河交匯,鎮域範圍內溝渠縱橫,水網發達。40萬株林木存量、20餘萬頭牲畜存欄,為地方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草溝交通便利。329省道橫穿而過,鎮內35公里縣道與180公里鎮村道路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向東可上104國道,向西可上合徐高速。汴河大橋與303省道相連、南沱河大橋與五河相通、徐明高速在境內預留有出入口,古老唐河縱貫南北,與沱河交匯後,注入淮河,通向大海。

草溝物產富饒。這裡南有大安巨蚌聞名泗州,北有瓦韓紅瓜籽享譽省內外,中有草溝燒餅更是香飄全國。土地肥沃,四季分明,種植條件優越,年產糧食15萬噸,油料2.5萬噸;唐河、南北沱河、新汴河四河交織,飼草資源豐富,是宿州畜牧水產養殖十強鄉鎮。

草溝商貿繁榮。歷史上是有名的商貿重鎮,素有“小南京”之稱,曾是水陸交通便利、經濟繁榮、商賈雲集的大商埠,現在是泗縣南部的重要物資集散地。目前有店鋪480家,臨時攤位850個,大型超市12個,農產品交易場所6個,年成交額4.8億元。

草溝宜業宜居。城鎮建設規劃逐步落實,公共服務日益完善,形成了集市貿易區、工業經濟區、休閒娛樂綜合區三區聯動的建設格局,福源商貿、中心商城、府前商貿、建材市場開始營運,新招商項目新沱花園、黃金水岸、西菜園農貿大市場正在實施。草溝鄉村工業園基礎設施完善,500畝核心區已經實現“四通一平”,天翔製衣、華寶紙業、方正型材、瑞豐麵粉等一批工業企業購銷兩旺。

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9.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463.3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30 元。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翻番增長,鎮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目前,草溝鎮黨委政府正緊緊抓住“創先爭優”和“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的良好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草溝”為主線,圍繞“工業擴張、城鎮增容、農業提升、民生改善”四大目標,堅持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三化”同步,大力實施 “工業強鎮、項目立鎮、農業興鎮、商貿富鎮”四大戰略,圍繞工業擴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推進鎮域經濟快速發展;圍繞城鎮增容,加快城鎮建設步伐,著力提升草溝城鎮品位;圍繞農業提升,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著力促進農民增收;圍繞民生改善,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著力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協調發展,努力構建文明和諧、宜業宜居的新草溝。

交通便捷

草溝鎮交通極為便捷,329省道橫穿東西,東行18公里與104國道303

省道相通;西行40公里,抵達京浦線;距徐州觀音機場僅100公里;貨遠船工只可由新汴河經洪澤湖進入長江。 古老唐河縱貫南北,並與沱河交匯。在建的汴河大橋與303省道相連、南沱河大橋與五河縣相通、徐明高速在境內留有出入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街道東沱河上有古橋連線兩岸,橋東為我鎮重點經濟開發區,08年09年共引進外來資金5000多個億,使我鎮得到快速發展,2010年被省里劃為省重點直轄鎮.

經濟發展

草溝鎮是農業大鎮,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大宗作物為主,養殖業以豬、牛、羊、禽為主。農業總產值4.8億元;草溝鎮是勞務輸出大鎮,每年外出務工人員在3.5萬人左右,勞務經濟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800元,存款總額居全縣第一;目前,草溝鎮正向工業強鎮邁進,08年經縣政府批准規劃建設了一個新型工業試驗區,引進中小型企業項目8個,總投資2.5億元,年可實現產值3.8億元。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招商引資力度逐年加大,一大批上規模、無污染、拉動力強的工業項目將逐漸入駐工業試驗區,草溝鎮也將由農業大鎮向工業強鎮邁進。

草溝工業園

2008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乘著科學發展的東風,抓住“擴權強鎮”的歷史機遇,依靠自身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規劃建設了草溝鎮新型工業園區,開發區位於鎮東1公里處,S329、環縣西路以及建設中的徐明高速在此交匯,東行18公里與104國道303省道相通;西行40公里,抵達京浦線;距徐州觀音機場僅100公里;貨運船工只由新汴河經洪澤湖可進入長江,交通十分便利,總面積2000畝。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已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成功入駐華寶紙業、天祥製衣等14個項目,2011年實現產值 2.2億元,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1300餘人,園區職工人均年收入18000餘元。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1300餘人.

科教文衛

草溝中學

草溝中學教學大樓草溝中學教學大樓

草溝中學創建於1958年,是泗縣規模較大的一所農村中學。占地61畝,4000㎡教學大樓,2200㎡科學館。

現有教職工137人,42個教學班,在校生1500人。國家實施教育布局調整政策以來,先後有大梁國中(2000年)、大安國中(2006年)等學校併入,下一步周廟國中(2009年)、瓦韓國中(2011年)也併入。原為一所完全中學,後高中部2009開始停招。現為我縣規模較大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

草溝中心國小

草溝中心學校是在2005年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撤去鎮教育辦公室時成立的。校本部始建於1914年,原名草溝國小,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目前,學校坐落在草溝街中段,泗固路南側,占地20000平方米;有教學樓三棟;含教室25間、專任教師47人,在校學生1153人,是全縣鄉鎮中心學校中規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學校。現為省一類電教達標學校、宿州市農村示範國小、宿州市綠色學校、宿州市校園文化藝術建設優秀學校。

草溝鎮衛生院

草溝鎮衛生院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始建於1952年,原院部(位於街中心)相對較陳舊,2008年底遷至新址。新院部占地8645平方米,目前有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業務用房使用面積3000平方米。醫院配備小型救護車1輛,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泌尿科、骨科、肛腸科、放射科、B超、彩超、心電圖等12個科室,有病床100張,全院醫護人員51名,其中中級以上職稱11人。是一所服務功能較為齊全的一級甲等中心衛生院,是草溝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2007年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來,醫院強化公共衛生服務理念,大力落實包片責任制和巡回醫療制,為轄區民眾提供了便捷、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新農村建設

草溝鎮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城鎮建設規劃逐步落實,3500米寬敞街道已硬化、亮化、淨化,4.5萬平方米雜亂舊宅已變成美觀、潔淨的住宅新區。完成農村道路水泥硬化68公里,夏廟、瓦韓、大張、孫巷、於韓、大安等村的新農村建設已全面實施,並逐步推開,三個文明建設顯著加強,一個嶄新的草溝鎮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草溝鎮連續不斷地投入資金用於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以來完成危舊房拆遷6800平方米,打通了兩條新街,新建商住房3萬平方米。籌資80多萬元完成了長1000餘米寬20米的北大街的硬化亮化工作,拓寬了西大街,修鋪下水道1800餘米。目前已初步構築了小城鎮的發展框架。

鎮下轄村

草溝村 秦橋村 引孫巷村 楊台村 唐圩村 王樓村 趙戴村 朱梁村 橋東村 橋東村 橋東村 於韓村 官塘村 溝陳村 周廟村 官王村 侍圩村 大梁村 許圩村 君趙村 石圩村 張集村 汪尚村 小顧村 李圩村 周許村 高安村 大安村 前王村 劉鋪村 張戴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2292
26595
25697
家庭戶戶數 12657
家庭戶總人口(總) 51502
家庭戶男 26085
家庭戶女 25417
0-14歲(總) 15170
0-14歲男 7892
0-14歲女 7278
15-64歲(總) 32414
15-64歲男 16448
15-64歲女 15966
65歲及以上(總) 4708
65歲及以上男 2255
65歲及以上女 245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164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