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溝鎮

六道溝鎮位於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東經127度12分,北緯41度36分,東與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接壤,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北距離24公里,東西相距23.3公里,幅員面積275.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六道溝鎮位於臨江市東南部,東經127°12′、北緯41°36′。東與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接壤,西南瀕鴨綠江與朝鮮兩江道厚昌郡隔水相望。轄8個居委會、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六道溝,距市區35千米。通(化)長(白)公路過境。

歷史沿革

六道溝河是從臨江溯鴨綠江而上的第六條大溝,1892年建屯,因近六道溝河,故名六道溝。1902年這裡屬臨江縣榮生保,1912年為臨江縣第三區,1947年為臨江縣六道溝區,1956年為六道……2005年,撤銷寶山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六道溝鎮管轄。2006年4月24日,臨江市政府(臨政函[2006]30號)批准,同意將六道溝鎮南崗村更名為向陽村,原寶山鎮南崗村保留原名稱不變[2005年寶山鎮並於六道溝鎮後,出現行政村名稱重名(兩個南崗村)]。
原六道溝鎮東與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接壤,南與朝鮮隔江相望。地理坐標:東經127°12′、北緯41°36′。南北距離24千米,東西相距23.3千米,面積275.6平方千米。人口12631人。鎮政府駐六道溝。轄大楊樹、東馬、樺皮、火絨溝、夾皮溝、經建、砬台、六道溝、南崗、七道溝、仁德、銅山、西馬等13個行政村,62個社、46個自然屯,2個街道辦事處。 原轄13個行政村,62個社、46個自然屯,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2040人,其中農業人口8458人。砬台村:有3屯,110戶、371人;樺皮村:有2屯,276戶、960人;夾皮溝村:有4屯,282戶、1009人;西馬村:有3屯,234戶、889人;東馬村:有1屯,172戶、534人;七道溝村:有1屯,138戶、436人;南崗村:有6屯,192戶、629人;大楊樹村:有8屯,278戶、956人;經建村:有4屯,287戶、826人;仁德村:有 5屯,163戶、624人;銅山村:有4屯,43戶、119人;火絨溝村:有3屯,95戶、257人;六道溝村:有2屯,254戶、848人;合計:46屯,2524戶、8458人。

行政村名單

砬台村,樺皮村,夾皮溝村,西馬村,東馬村,七道溝村,南崗村,大楊樹村,經建村,仁德村,銅山村,火絨溝村。

其他概況

六道溝鎮實施以林地經濟發展為主題,振興林業和礦業兩個支柱產業,抓好鄉鎮企業多種經營和小城鎮建設三個重點,實現林下規模發展中藥材,綠色食品產業,土豆深加工和黃煙規模生產三個突破的“1233”工程。全鎮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7821萬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7008元,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0575萬元,其中農業5761萬元、工業總產值14814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20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907元。

礦產資源

六道溝鎮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硅藻土、鐵、銅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其中,硅藻土儲量居亞洲首位,品位居世界第一。臨江市硅藻土資源極為豐富原土所含硅藻土為陸相型(淡水矽)原篩藻和小環藻,尤其適合用於工業填料和介子載體,礦床面積達2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具有開發遠景的大型硅藻土礦藏,被列為《吉林省(2001-2010)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重點非金屬礦產資源,與美國加利福尼亞洲儲量持平,居亞洲首位,品位世界第一,資源占全國儲量的54.8%。臨江市區域內已探明儲量7000餘萬噸,遠景儲量2、37億噸。資源儲量集中,品質優異,主要分布在六道溝鎮轄區內,一級土占30%以上,二、三級土約占70%。按照已探明儲量和現有企業生產規模,可供350年開採。隨著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成為產業趨向,硅藻技術研發和各級領導的關注重視,硅藻土產業已經初步具備成為我國民經濟體系重點扶持產業的條件。據專家估計,我國硅藻土系列產品到2012年有300億市場空間,到2020年將高達600億元左右。

經濟概況

六道溝鎮在"十二五"期間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經濟轉型,突顯新亮點,全力打造"三色"經濟("三色"經濟是指"黃色"經濟、"白色"經濟和"綠色"經)。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將經濟結構調整為10:59:31的"黃白綠"經濟。
"黃色"經濟即以夾皮溝黃煙為代表的現代特色農業經濟,圍繞夾皮溝黃菸品牌帶動十大產業園區(基地)建設,結合"天然、營養、無公害"的消費趨勢,抓好加工、品牌和行銷等關鍵環節,不斷擴大特色農產品的產銷規模,在夾皮溝黃煙種植協會基礎上成立六道溝鎮黃煙種植協會,在各村建立黃煙種植合作社,在"十二五"期間將黃煙產業做大、做強,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把該鎮的人均收入由"十一五"末的8468元增長到9653元;爭取到"十二五"期末,黃煙種植面積發展到3.5萬畝,並在加工、包裝、銷售等方面形成產業鏈,努力打造中國關東煙之鄉。此外,積極推進臨江市長興實業公司循環高效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項目建設,完成飲料廠、飼料廠、玉米提臍廠、粉條廠的建設。
"白色"經濟即以硅藻土精深加工為支柱的工業經濟。"白色"經濟發展要通過進一步加大對硅藻土助濾劑行業的整頓、整合,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採取收購、參股和組建行銷公司等方式,促進資源集約開發,提高產品附加值。要依託國家級硅藻土技術創新平台和"中國硅藻土工業城"的建設,擴大對外合作,推動各種填料、環保功能材料和新型建築材料等新產品的研發,不斷壯大硅藻土工業集中區綜合實力,實現產業和效益的全面提升。通過打造"中國硅藻土工業城",使該鎮成為亞洲硅藻土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集散地。
"綠色"經濟即以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打的第三產業。"綠色"經濟發展要以菩提峰景區開發建設為龍頭,以鴨綠江旅遊風光帶為依託,集生態觀光、民俗旅遊等為一體,帶動旅遊、商貿、餐飲等產業的發展,努力打造長白山原始、天然、綠色和生態的精品旅遊線路,推動第三產業大發展,快發展。2010年投資320萬元,完成景區棧道鋪設工程,為進一步開發建設打下基礎。
經濟概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穩定發展。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和發展"一村一品"區域特色經濟,它們是樺皮村北芪中藥村,東馬村溫室大棚建設了六大基地,砬台村規範化養豬業,夾皮溝的黃煙、西馬的玉米良種繁殖,七道溝的優質稻米生產,南崗仁德村的果品生產,大楊樹的貝母生產,銅山的林蛙養殖,經建村的粉條加工,火絨溝村的山野菜移植田園溫室四個林地經濟綜合開發區,發展封溝養蛙面積達14萬畝。野生動物保護3處;保護和發展林下中藥材4000餘畝,培育快楊苗65萬株,發展速生豐產林2453畝,義務植樹3萬株,依託林地經濟開發,農民收入顯著增加。畜牧業方面,2001年發展生豬12360頭,牛7180頭,羊4200隻,禽113千隻。
鄉鎮企業重點突破,經濟效益提高。依託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開發資源,科技興企、興工富鎮"戰略。近三年來,共完成投資270萬元。依託硅藻土資源,重點抓好亨泰助濾劑廠和臨江催化劑廠兩個龍頭企業,年產助濾劑達5000噸,年產值達1500萬元,利稅達150萬元,積極扶持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新建綠江助濾劑廠,擴建和改造七道溝助濾劑廠。共引120萬元,對夾皮溝和上亂鐵礦資源進行規劃開採,年可開採鐵礦石2.5萬噸,創產值500萬元,利稅80萬元。按照市場要求,啟動雙山子磚廠,年創產值30萬元,創利稅6萬元,民營企業的發展,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大發展,2002年投資60萬地,興建山城浴都,年創利稅2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得到協調發展。

發展情況

2006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360萬元,比上年增加31%,連續兩年成了臨江市首個稅收超千萬元的鎮;現為臨江市鄉鎮稅收第一名,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824元,同比增加6.7%。
走進六道溝鎮政府大院,迎面牆上"打造全省經濟強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紅標語格外醒目。鎮領導介紹說,去年,鎮裡被列入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鎮以來,各項工作得到全面發展,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機關幹部忙的團團轉,老百姓卻從這看得見、摸的著的變化中得到了實惠。
為加快向經濟強鎮邁進的步伐,六道溝鎮始終堅持以工業化思維謀篇布局,以硅藻土精深加工的企業已達12戶,產品遠銷亞太、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所占份額達80%以上,成為左右全國乃至世界硅藻土助濾劑市場的重要產地。目前,開工在建的硅藻土基體無毒殺蟲劑項目、高強硅藻土隔熱製品及矽酸鈣保溫建材項目、萬噸無鹵阻燃劑項目、廢硅藻土再生利用技改項目緩釋生物肥料項目等一批硅藻土精深加工項目陸續投產後,將推動六道溝鎮工業經濟再上新台階。
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大批農民從農業生產中分離出來成為企業工人。村民劉兆樹和妻子房雲都在華通助濾劑廠上班,兩人每月的平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如今,用進廠務工掙來的錢買了一套新房。妻子房雲高興的說,"現在是天天上班下班,感覺就像城裡人一樣。"目前,像劉兆樹夫婦一樣在鎮裡企業常年務工的農民就有2000多人,加上季節性用工,直接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多人,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1700萬元。
企業圍著市場轉,政府圍著企業轉。六道溝鎮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助商的濃厚氛圍,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環境不斷最佳化。現在在六道溝,凡是招商引資項目都有專門人員服務,凡是招商引資成果都有專門機構考核,凡是招商引資投訴都有專門部門查處。
工業經濟的強勢帶動,使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特色農業發展突飛猛進,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正在快速形成。目前,北五味子基地、黃煙基地、高油大豆種植基地、玉米良種繁育基地、中藥材基地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初步形成,夾皮溝黃煙、六道溝粉條等特色農產品在省內外小有名氣。引進產業支撐配套資金265萬元,建起了東部山區唯一一個農機示範基地,價值100多萬元的各種農業機械基本到位,為六道溝鎮農業發展增添了動力。
堅持科學發展觀,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六道溝鎮抓住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鎮的契機,2006年投入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就達17522萬元,其中,鎮村兩級和農民、企業的投資就占到16380.5萬元。去年新建的420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已投入使用;3000平方米的集中取暖樓陸續搬進了居民;改造了自來水管網,安裝了街區路燈,2014年鎮內又重鋪道路多條,把明渠改到地下;鎮裡的兩座敬老院分別達到省級、地級標準;1所鄉級衛生院和1所中心衛生院及村村建起的衛生所,使農民的就醫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

冶鋼遺址

寶山-六道溝冶鋼遺址位於吉林省臨江市東南70公里的六道溝鎮轄區內,屬唐、五代遺址。遺址面積約20平方公里,寶山六道溝冶銅遺址是東北地區發現的唯一一處渤海時期冶煉遺址群。
冶銅遺址集中在六道溝鎮方圓達20平方公里的台地上,海拔760米。包括古礦洞八處及古冶煉址、居址。礦洞最長者達800餘米,古廢渣堆有52處。已發掘居住址一處、冶煉坑四處、水井一處、房址一處、灰坑三處,山土有鎏金銅帶銬及鐵器、陶器等物品。陶器有瓮、雙耳重唇罐等,具有較明顯的靺鞨---女真器物特徵。遺址為高句麗至渤海時期是集開採、冶煉、運輸、居住(祭祀)防禦於一體的遺址群,並與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9年對寶山"乾飯鍋"進行發掘中挖掘出一直徑2米,深3米的水井,二處冶銅爐,1處居址。出土陶器若干件,徵集銅佛1尊,現保存完好。
寶山--六道溝冶銅遺址(將原市級保護單位高句麗時期的七道溝遺址、東甸子遺址、七道溝墓群、東甸子墓群、樺皮甸子城址、東馬城址納入其中。)

夾皮溝黃煙

夾皮溝黃煙由六道溝鎮的夾皮溝村出產。
六道溝鎮夾皮溝村三面環山,一面臨鴨綠江,是吉林省聞名的"黃煙村"。2013,黃煙又喜獲豐收。10月31日,吉林農業網記者來到夾皮溝村,問起菸葉豐產味道醇香的奧秘,當地一位年邁者回答:"抗戰時期,當地有一個豆油廠被日本人炸了,豆油浸透了夾皮溝村附近的土地,原本以為污染了環境,但沒想到卻使那片土地逐漸變得'肥沃'。"該菸葉色澤金黃,醇香,味美,為正宗關東煙。夾皮溝黃煙,人稱賽中華.每年來夾皮溝收購黃煙的人絡繹不絕,達近萬人次.場面甚為壯觀.國內各大捲菸生產廠商對夾皮溝的菸葉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近年六道溝鎮夾皮溝黃煙生產協會成立,使黃煙生產銷售正規化。2008年六道溝鎮又建起黃煙廣場,為黃煙銷售到來方便.
夾皮溝村種植黃煙的歷史已逾百年,從清朝便有人開始種植,種植方法傳統而科學,施肥考究,放露適時,晾曬獨道,色澤黃橙,加工細膩,口感醇香,養精提神,賦白山綠水之神韻。產品享譽省內外,因此,夾皮溝村又被稱為"黃煙村"。

氣候信息

六道溝鎮年平均氣溫1.1℃,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000mm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4.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7.5℃,有效積溫2301℃,無霜期120天左右。
春季為每年5月初至7月初,多雷雨,氣溫變化特快,晝夜溫差可達25度.夏季多雨濕潤而又短促,幾乎只有二周,夏秋之交多暴雨,引發洪水、土石流、滑坡等災害,秋季為每年8月初至九月末,多刮西風,降溫特快。冬天漫長而寒冷,最冷月份為1月,有時全天溫度都在-15℃以下,2月3月多暴風雪,盛行偏北風。
鎮東南部的山區年平均溫度-4~0度,五月下旬山區仍有積雪.鎮內初霜在9月中旬,山區初霜在8月末,山區冬天極端最低溫度可達-40度,風大,易產生風雪漫天的壯觀景象。
六道溝鎮沿江地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山區屬山地氣候。

工業集中區

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由東北師大城鄉規劃設計院、吉林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共同規劃設計,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規劃設計為五個功能區:即工業園區、生活服務區、商貿區、硅藻土科技園區、物流區。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坐落在臨江市六道溝鎮,2006年12月13日,經原吉林省開發辦批准設立。
目前,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已是我國最大的硅藻土生產加工基地,現有硅藻土加工企業17戶,開發的硅藻土系列產品30餘種,產品遠銷亞太、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2012年全年開工項目達到19個,新開發項目13個,項目總投資達到34.5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1個,投資27.21億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個,投資7.29億元。
2013年,工業集中區在建項目18個,其中續建項目12個,擬開工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19.4億元。
該工業集中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牢牢把握政策機遇和發展機遇,突出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強化投資拉動,注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又好又快發展。

自然概況

現鎮面積分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有林地面積2.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6.5%,水域面積2050公頃,耕地面積12208畝,轄區內有豐富的森林、礦產和長白山特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硅藻土儲量達億噸,鐵礦含量達700萬噸,此外銅、金等也有豐富的儲量。區位、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山區林木茂密,形成美麗的自然景觀。森林中有榨木、紅松等貴重樹種,松鼠、刺蝟、黑熊、狍子、野豬、野雞、野鴨、鴛鴦等野生動物在其中棲息、繁衍。蕨菜、刺嫩芽、馬締葉、沙參等野生蔬菜及各種中藥材形成植被,構成了獨特風貌和價值的生態系統,鎮內水草豐富,鎮內有二座水庫(火戎溝水庫和七道溝水庫),二座電站(七道溝電站和無名電站)有2389公頃的草場。清澈的溪水中有中國林蛙,草場上有成群的黃牛,點綴著美麗的自然風景。
鎮內最高峰在火絨溝,為老黑山,海拔1401m,鎮內最低處為六道溝河河口處,為407m,鎮政府所在地海拔415米,南部山區海拔多為800~1000m,北部山區多為國家級保護林區,北部山區較南部山區偏陡,山上空氣清新,怪石嶙峋,鎮內山峰有雙山子山,錯草頂子,老黑山,仁德東崗,六道溝山等.

菩提峰景區

菩提峰景區位於長白山腹地七道溝村,屬臨江市六道溝鎮轄區,左岸是吉林省朝鮮族自治縣。長白山菩提峰景區分為兩個部分,即三道陽岔虎觀峰小區和七道溝翡翠谷小區,兩條水系旅遊終點為天一瀑布和翡翠潭瀑布。該兩條水系沿途,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山崖險峻、水流清澄。山崖地貌均為長白山火山爆發時形成,距今已有上億餘年。
山間叢林密布,偶有山崖突兀,以跌宕之勢;很多河床是整塊玄武岩形成,溪水或咆哮、或悠閒的流淌在溪谷之上,河中點綴著碩大石塊,形態各異,期間穿插風倒之木,更顯其原始古樸。更有經萬千年激水沖刷形成大小不一冰臼一般的圓洞,經歷時光流逝滄海變遷,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山樹石水各具魅力。

教育事業

全鎮有臨江市六道溝鎮明德國小,臨江市第六中學,向陽村國小,寶山國小,寶山中學等學校。
臨江市六道溝明德國小,臨江市六道溝鎮幼稚園和臨江市六中合為臨江市六道溝中心學校,全校有學生近850人,住宿生約300人,總計21個班級,教職工120餘位,現配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圖書館,心理輔導室等,為六道溝鎮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2014年10月9日,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實習教師在其院長張守偉的帶領下來到六道溝校接洽實習工作。並建立東北師範大學大學生實習基地。
儀式上,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張守偉講到,六道溝中心學校是一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管理規範,歷年來升學率居臨江市鄉鎮學校之首。雙方就如何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平台進行了交流,本著友好相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簽訂了相關協定。雙方表示將以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契機,以雙方的合作為紐帶,以服務教育、服務社會為導向,合作共贏,共謀發展。
臨江六道溝鎮寶山中學位於六道溝鎮寶山街道,學生300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