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埠湖

企業年加工農產品和生產調料製品1000噸,年銷售額1000萬元,上繳稅金30萬元。 該公司的皮棉加工項目占地1924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 企業占地9畝,其中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企業註冊資本2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

一、基本概況

草埠湖鎮(草埠湖農場)地處江漢平原北端,位於宜昌、荊州兩市交界處,東與荊州市接壤,南與菱角湖農場相鄰,西與枝江市毗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大楚國都城之一的東周楚城遺址坐落於此,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全鎮國土面積9790公頃,可耕地5710公頃,耕地5134.3公頃,森林面積760公頃(經濟林600公頃),水面2000公頃,全鎮人平占有耕地4畝。全鎮下轄14個行政村,1個林果場,1個社區,4個服務中心,23家企業。
草埠湖鎮的前身是1954年2月經國家政務院批准,由農業部在湖北創辦的大型國營機械化農場。1958年9月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將草埠湖農場劃歸當陽縣管轄,成立草埠湖人民公社。1980年1月劃歸宜昌地委管轄。1995年8月經宜昌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宜昌市草埠湖管理區,行使相當於縣一級的經濟、社會、行政管理職能。2004年8月,經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批准,草埠湖撤區建鎮,整體劃歸當陽市管理,保留國營草埠湖農場牌子。全鎮常住人口8522戶24511人,職工19982人。建場以來,經過來自全國22省、市(區)近萬名知青、歸國華僑、復轉退伍軍人和全場廣大人民民眾50餘年的艱苦創業,全鎮已形成了“種養加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農業向集約化經營快速邁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日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工農業經濟持續增長,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二、資源與招商

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草埠湖鎮土地屬國有,為河套沖積平原,平均海拔40米左右。土壤系近期湖積物,為中性粘質土壤,土質優良。氣候宜人,產品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最大降雨量1596.1毫米,最低降雨量621.3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021.7毫米,近年最高氣溫38.1度,最低氣溫-4.4度,年均無霜期265天,平均日照1771小時,日平均相對濕度78%,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作用強。是發展高產高效優質農業的理想之地。全鎮年產優質雜交棉6000噸,糧食3.48萬噸,水產品5000噸,水果2000噸,生豬出欄2.8萬頭,家禽100萬羽。長江重要支流沮漳河縱貫全鎮,東有菱角湖,西有新港和人工河,有日供水8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工農業生產用水十分方便。
裝備雄厚,設施齊全。現有農機544台套7500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10台套,大型收割機80台套,植保機械3700部,排水機械35台處。農機從業人員1000多人。共有排澇、灌溉泵站18處,總裝機容量3465千瓦,排澇、灌溉設施齊全。
電力充沛,通信暢通。全鎮現有110千伏變電站一座,完全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用電需求。郵電通訊設施先進,萬門程控光纖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鎮。截至2011 年底,年末開通程控電話2100部,行動電話7400部,電話普及率87.5%,寬頻用戶1400戶,有線電視接入1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100%。商業網點251個,營業面積5020平方米,商業零售額2.31億元。
交通發達,運輸方便。對外交通四通八達,省道兩江路縱貫全境,北接漢宜路,南通318國道和宜黃高速公路。東距沙市港40公里,南距宜黃高速公路10公里,西距三峽機場50公里,北距當陽火車站30公里。鎮內交通網路布局合理,主幹道和通村公路覆蓋率100%。
招商引資政策優惠。對土地徵用、閒置資產利用、稅收鎮級留用部分獎勵、子女上學等都有優厚的優惠政策。撤區建鎮以來,該鎮先後引進年產5萬噸的酒精生產項目、塑膠編制袋項目、金埠調味品生產項目、紙箱印刷包裝項目、宜昌匯金購物廣場商業項目、當陽市神燕棉花萬噸皮棉加工項目及全國棉花交易庫項目等。現儲存有年產5萬噸的棉紗紡織加工、服裝深加工、雙蘑菇、禽蛋加工、肉食品加工等項目。聯繫人:劉承俊、胡軍華、黃大國、文斌武;聯繫號碼:0717—3480129、0717—3482668。

三、特點和特色產品

(一)農業

草埠湖鎮耕地面積8萬畝,農業勞力1萬餘人。全鎮農業以種植糧棉油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墾區。近幾年來,該鎮按照“主攻棉花支柱產業,突破性發展畜牧水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蔬菜林果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路,積極引導農民依靠調整結構,農民增收的多元效應逐步顯現,農民人均純收入穩步增長。
1、棉花生產。棉花是該鎮的主要經濟作物,優勢雜交棉享譽全國。該鎮堅持發展棉花產業不動搖,按照 “種籽優良化、栽培模式化、經營示範化、施肥配方化”的要求,依託現有的7家棉花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大力推廣運用優質品種和高產栽培模式,全面提升棉花配方施肥水平,狠抓燈光誘蛾防治工程,建設高標準棉花生產示範基地,年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7萬畝左右,棉花產量連年刷新記錄。2009年被農業部2009年全國農墾系統棉花高產攻關單位,這也是湖北僅入選的兩個單位之一。9月份,經湖北省農業廳組織5名棉花專家到我鎮(場),對列入農業部農墾系統棉花高產創建的萬畝示範片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一次性通過考核驗收並被評為優秀等次。特別是我場的麥後地膜覆膜營養缽育苗移栽、棉田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科學配置密度、全程化學調控、綜合防治病蟲害等技術,深受專家們的好評,擬在全省推廣。尤其是對農場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麥後移栽地膜棉生產,協調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與農戶簽訂收購契約,解決農民售棉後顧之憂的做法大為讚賞。
2、糧食生產。大小麥屬該鎮的主要糧食作物。按照“擴大小麥種植面積,穩定油料、蔬菜種植面積,壓縮大麥種植面積”的結構調整思路,大力發展小麥糧食作物生產,實行滿幅和套種模式栽培。近年來,小麥收穫面積達6萬畝,畝均單產400公斤以上,總產量15000噸以上。
3、畜牧生產。該鎮現有萬頭豬以上的養殖戶1家、千頭豬以上的養殖戶10家、百頭豬以上的養殖戶30家,年出欄生豬2.8萬頭。
4、水產養殖。該鎮現有精養水面1萬畝,廣大養殖戶牢固樹立環保的養殖理念,改善魚類養殖結構,水產養殖畝均單產1000公斤以上,年產鮮魚5000噸。
5、林業生產。近幾年來,該鎮採取買斷植樹造林經營權的辦法,大力發展林果業生產,林果業得到迅猛發展。全鎮現有林業19460畝,其中:果樹3320畝,用材林16140畝。水果年產量6000噸,年銷售用材600噸。

(二)工業

草埠湖鎮依託豐富的土地資源,農產品資源和存量資產,鼓勵民營企業主以租賃、兼併、參股等方式,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農民增收。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6.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8.63%。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企業(縣級以上)10個,個體工商戶271戶,從業人員767人,主要工業門類有食品、紡織服裝類等。主要工業產品有棉布、食用植物油、食用菌、塑膠製品、有機肥等。
1、宜昌市興泰織布廠。企業擁有中紡、杭紡和鄂紡機械廠生產的GA615-56及1515-56型織布機、活套鍋爐、活套漿紗機、主輔織布設備及配電設備等共400台(套)。年生產各種坯布1000萬標米。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並出口美國、東南亞等國。
2、當陽市源潤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一家以紅薯、木薯、玉米等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生產食用酒精、蛋白飼料、沼氣、燃料乙醇的農業龍頭民營企業。公司占地面積71019.5平方米,建築面積9262平方米。2004年建成一期工程,年生產食用酒精1.5萬噸(日產40噸),蛋白飼料1萬噸。公司第二期工程2011年與宜昌稻花香集團簽訂投資合作協定,年設計生產食用酒精3萬噸。該項目預計投資5800萬元,項目建成後可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2000萬元,再安置300個就業崗位。
3、當陽市三友塑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一家處理加工廢舊塑膠,並對塑膠元件進行造粒、拉絲、圓織、復膜、印刷、縫製加工的私營企業。公司占地10689平方米,建築面積4219.5平方米。企業資產總額1000萬元。年縫製加工生產、印刷各種塑膠包裝袋5000萬條,企業工業總產值4300萬元,上繳稅金60萬元。
4、湖北當陽鑫鑫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是對蔬菜進行深加工和調料製作的私營企業。企業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 3000平方米。企業投資總額500萬元。企業年加工農產品和生產調料製品1000噸,年銷售額1000萬元,上繳稅金30萬元。鑫鑫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內設清洗晾曬、醃漬、碎絲(片)、包裝四個生產車間,在草埠湖鎮及周邊鄉鎮建有2000畝食用菌和蔬菜等生產基地。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鑫鑫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立足國內市場,計畫投資300多萬元新建100畝總計200個大棚發展姬菇生產,現正在建設。同時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與村民們簽訂了蔬菜生產訂單,村民所需蔬菜種子由公司免費提供,所種植的黃花、青菜一律實行保護價收購。目前,該公司已收購黃花、豇豆等蔬菜1600噸,全部進行了醃製處理。
5、當陽市草埠湖六品香油脂化工廠。該公司主要生產精製食用植物油的私營企業。公司占地面積19503.82平方米,建築面積 6603.02平方米。企業資產總額875.5萬元。企業年生產精製食用植物油10000噸(日產40噸)。企業內設預榨、浸出、煉油流水生產線。主要生產二級菜油、精製棉油、高烹油、小磨麻油。企業擁有國內外先進的菜籽適溫浸出或脫殼技術加工設備;擁有雙低菜籽脫殼冷榨膨化新工藝和純天然雙低菜籽冷榨油和高蛋白脫皮菜粕生產線,年創產值6000萬元。
6、宜昌市神燕棉花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國棉花交易市場草埠湖神燕棉花交易庫項目。該公司的皮棉加工項目占地1924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該公司將原200型打包機更換為400型打包機。2008年,總投資3200萬元,在草埠湖鎮鄭湖村建設中國棉花交易市場草埠湖神燕棉花交易庫項目。其中土建投資2500萬元,設備投資300萬元,其他投資400萬元。廠區占地面積45000平方米,儲備倉庫面積16000平方米,交易大廳及辦公樓面積3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年倉儲皮棉(國際標準包)10萬噸,可直接參與全國棉花市場電子撮合交易,年交易額可達8億元,年實現利稅1500萬元以上。公司產品可免檢出口。可提供300個就業崗位,並可帶動地方服務業、金融業、交通運輸業等產業的發展,帶動地方農民增收4000萬元以上。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投資3000萬元,完成了庫房主體工程、辦公樓、職工宿舍樓維修及廠區道路、溝渠等建設,已參與今年的全國棉花市場電子撮合交易。該公司還成立了一個棉花專業合作社,有社員501戶,有效地帶動了該鎮棉花產業的發展。
7、佳潤棉花皮輥棉加工及皮棉儲備項目進展順利。佳潤棉花有限責任公司皮輥棉加工及倉儲項目是2009年6月新簽約項目。該項目計畫投資3000萬元,擬興建3000平方米皮輥棉生產車間和10000平方米棉花儲備庫。項目建成後具有年加工生產皮輥棉10000噸、棉籽12000噸、短絨1200噸、回收棉100噸的生產能力,可實現銷售額16000萬元以上,實現利稅300萬元。目前已投資1000萬元完成6000平方米的棉花儲備庫建設。
8、兆豐有機肥廠項目。總投資1050萬元的兆豐年產萬噸有機肥項目,於2009年3月建成一條生產線,月生產有機肥90噸,產品遠銷恩施、五峰、興山等地,產品供不應求;第二條生產線目前已經竣工投入生產,月產量達到了900噸。兩條生產線建成後達到年產1萬噸有機肥的生產能力。同時,該企業配套建設一個1200立方米大型沼氣灌,一個1200平方米成品倉庫和原料倉庫。
9、宏宇新型建材廠生產線竣工投入生產。當陽市草埠湖宏宇新型建材廠是一家經營各種水泥製品如空心磚、預製件、U型管、涵管等製造、銷售的民營企業,主要原材料是石子、石粉、河沙、粉煤灰、爐渣等工業廢料,擁有較先進的機械製造設備。企業占地9畝,其中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企業註冊資本2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年產空心磚1000萬塊,各種涵件1萬節,彩瓦800萬塊,現有從業人員30人。企業2008年10月投產,年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利潤80萬元,上繳稅收20萬元,可安排30個就業崗位。

四、成就展示

近幾年來,草埠湖鎮牢固樹立“優先發展工業”理念,加快推進 “新型工業化強鎮、農業產業化大鎮、文明和諧新鎮”建設,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綜合實力居全省農墾系統前列。2011年實現社會總產值21.11億元,比上年增長81.8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6億元,比上年增長107.37%,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9億元,比上年增長66.14%;完成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7615萬元,比上年增長111.94%;財政收入1363.24萬元,其中國稅304.29萬元,地稅516.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10元,比上年增長25.4%。
(一)以改革為動力,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自2004年以來,全鎮上下堅持以深化改革為突破口,先後完成了機構和幹部人事制度、17家國有企業、9家事業單位、農村稅費、職工養老保險等改革。改革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使廣大民眾得到了更多實惠,並保持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二)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壯大鎮域經濟。該鎮全力招商謀發展,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改進招商引資辦法,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經濟運行質量趨好。近幾年來,先後引進了13個項目到鎮落戶,投資總額近2億元。上述引進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可新增稅收600萬元。
(三)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著力夯實農業基礎。一是充分發揮農墾優勢,大力發展棉花產業。草埠湖鎮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化農業,充分發揮國有土地集約經營的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千方百計做大做強棉花產業。近幾年來,鎮黨委、鎮政府採取買斷經營、租賃企業房產和設備等辦法,先後引進了興泰織布廠、神燕棉業公司、保華棉業、恆昌棉業、銀湖棉業、湖北省銀豐公司、當陽市棉花公司等7家棉花企業到鎮安家落戶。吸引4省20多個縣市的棉農到該鎮售棉,使該鎮初具江漢平原棉花收購、加工、貿易集散地的雛形。年收購棉花3000多萬公斤,加工銷售皮棉1200萬公斤,銷售產值達2億元。二是充分發揮種養大戶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畜牧林果業。通過養殖大戶的示範帶動,全鎮5000頭以上的豬養殖大戶3家,全年出欄生豬2.8萬頭;在林木種植大戶的帶動下,部分農戶積極買斷路旁植樹造林經營權發展林果業,全鎮林果業得到迅猛發展。三是著力夯實農業基礎。撤區建鎮以來,該鎮完成水利任務96處,長度20萬米,完成土方20萬方,石方1000多方,總投資300多萬元。建設末級渠系8500米,建設55千瓦排水泵站一座,進一步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多方籌資1700多萬元,對14個村(場)的86.6公里通村公路進行了建設,對鎮菱路、點將路、碑山路等路段進行擴建和硬化,鎮頭山集鎮街道硬化率和通村公路覆蓋率均達到了100%。鎮頭山日供水8000噸的自來水廠於2007年底建成。2009年,為順利完成該鎮二期安全飲水工程,鎮政府與水利部門、自來水公司、相關村級組織簽訂了責任狀。由鎮水利服務中心規劃路線,各村做好農戶的宣傳動員和協調工作,市自來水公司專業施工隊伍承建,共協調農戶1415戶,清理障礙物820餘處。鎮交建辦會同當陽市安泰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派出3名監理人員進駐工地,嚴格審核進場材料、設備、物資的質量,實行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嚴把工程質量關。工程進展順利,村民反響良好,鎮頭山社區及開源、高台、金龍、鎮南、台渡、南湖六個村的入戶管網鋪設已經完成,入戶率達90%以上。鎮村基礎設施的改善,不僅改善了全鎮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有效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該鎮(場)現代農業3萬畝優質棉花板塊基地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該鎮(場)3萬畝優質棉花板塊基地項目是省財政廳和省農墾局扶持的現代農業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80萬元,新建一條2200米長的梯型渠、一條U80的支渠和三條U50支渠,維修改造一座泵站,平整土地300畝。項目解決了沮東近3萬畝的棉花生產抗旱問題。四是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出色完成了新農村試點村南湖村和金龍村的建設,對全鎮15個村(場)編制了新農村建設10年規劃;高標準建成了14個村的村委會辦公場所;培育鄉風文明中心戶30戶。
(四)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社會和諧程度有新提高。科教文衛事業持續發展。鎮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得到加強,民眾科技素質進一步提高。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製得到落實,“普九”成果進一步鞏固。民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鄉風文明“一主三化”活動成效顯著。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全鎮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以內。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全鎮農村勞動力跨區域轉移就業逐年增加,社會保險擴面逐年提高。城鎮低保不斷完善,農村低保工作有序開展,農村救助體系不斷健全。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有序進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不斷加強。 “打黑除惡”取得明顯成效,各種社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社會治安狀況明顯改善,安全生產總體形勢趨於好轉。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不斷加強。農村公益性“以錢養事”新機制不斷健全,公務員隊伍管理不斷規範。完成了鎮頭山社區的組織設定、居民小組區劃、居民登記及檔案歸檔工作。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服務發展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工會、共青團、婦聯、老促會、工商聯草埠湖分會等群團、社團組織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政府其他部門也都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五)黨的建設不斷加強。一是加強黨員幹部的理論學習。充分發揮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作用,理論學習做到有資料、有筆記、有體會、有調研文章。以第三批深入貫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長效機制,每年對全鎮黨員進行一次培訓,提高了黨員幹部解決問題和各類矛盾糾紛的能力。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針對體制變化情況,對全鎮各級黨組織進行了重組、理順,配齊配強班子成員。積極倡導 “六實”作風,工作作風明顯轉變。使廣大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三是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開展黨風廉政警示教育活動,有效防治了腐敗現象的發生。

五、宣傳標語

用我平疇沃野,建您理想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