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墓

荀子墓

又稱“蘭陵古墓”,在蒼山縣蘭陵鎮東南1.5公里處。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戰國時趙國人則孔孟之後的儒學大師,世人尊稱之為荀卿。他曾遊學於齊國,任稷下學宮祭酒。又到楚國,由春申君用為蘭陵令。以後辭官,著書立說,死後葬於蘭陵。所著《荀子》一書,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荀子墓封土高3.9米,墓前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補建荀子墓碑”,碑文追述了荀子生平及墓冢興衰沿革。另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石碑一通。1977年,荀子墓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荀子墓荀子墓

荀子墓位於臨沂市蒼山縣蘭陵鎮東南一公里處,黃土堆積的墳丘。東西長10米,南北寬8米,東西兩端高7米,中間高3米,上面遍布刺槐,墓前有石碑兩塊: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立,碑額篆書為“補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不清;另一塊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山東巡撫周馥立的,上刻“楚蘭陵令荀卿之墓”。

荀子,名況(約公元前313-前238年),戰國時趙國人,是孔、孟之後的儒學大師、思想家、教育家,時人尊號為“卿”。曾遊學於魯,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公元前二五五年受楚國春申君之聘,任楚國蘭陵令。後春申君被殺,荀況免官,遂定居蘭陵蓍書,終老於此。

1976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荀子,系先秦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儒學大師。其墓座落在蒼山縣蘭陵鎮,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荀子墓又稱“蘭陵古墓”在蒼山縣蘭陵鎮東南1.5公里處。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戰國時趙國人則孔孟之後的儒學大師,世人尊稱之為荀卿。他曾遊學於齊國,任稷下學宮祭酒。又到楚國,由春申君用為蘭陵令。以後辭官,著書立說,死後葬於蘭陵。所著《荀子》一書,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荀子墓封土高3.9米,墓前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補建荀子墓碑”,碑文追述了荀子生平及墓冢興衰沿革。另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石碑一通。1977年,荀子墓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荀子詳況

蒼山縣蘭陵鎮政府駐地東南1公里余,運女河西岸有一古冢,高築的封土上,綠草萋萋,樹木垂蔭,墓前立碑“蘭陵令荀楚卿之墓”。

荀子墓荀子

荀子(前313—約前230年),名況,字卿(一說時人相尊而號為卿),兩漢時因避漢宣帝詢名諱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人(今山西安澤縣一帶),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幼年時就成為“秀才”,成年之後遊學於齊,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齊襄王時“最為老師”。後來因受齊人之讒而適楚,楚考烈王8年(公元前255年)被當時正封於淮北的春申君聘為蘭陵令(戰國時,蒼山縣境屬楚蘭陵縣),後遭讒言被辭,回到趙國,被奉為上卿。真相大白後,春申君思賢心切,固請荀子返楚,復任蘭陵令。約前238年,春申君為門客李園所殺,荀子辭官,蟄居蘭陵著書講學,終老其身,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究竟死於何年,現已不可考。楚考烈王25年(前238年)春申君死後,荀子家在蘭陵,這一點司馬遷《史記·孟荀列傳》中有明確記載,故荀子卒年在前238年以後,《蒼山縣誌》考為荀況約公元前230年病逝,葬於蘭陵,而當代著名思想史家侯外廬則認為“直到秦朝統一,他還在世”。

荀子葬於蘭陵,為歷代史學家所公認。1916年修臨沂縣誌載:《地形志》蘭陵有荀卿冢。故城東南二里,環墓皆祭田,近為人侵蝕殆盡。1935年修臨沂縣誌,增加了古冢的照片。

另外,能夠給我們提供較詳細史料的是今荀子墓前兩座清朝時期的石碑。其東西橫排,西面一通是清道光辛丑年(1841年)由增廣生幾位員生首倡眾人共同捐立,碑額篆書“補建荀子墓記”6字,記述荀子生平概況和墓冢的興衰沿革,東面一通是清光緒30年(1904年)山東巡撫周馥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碑側有周馥捐俸重修荀子墓的記述。

荀子長期在蘭陵從政,著述講學,相傳在今蒼山境內文峰山杏壇、鄫城裡、蘭陵學子汪等地設學堂。荀子在蘭陵收徒授業,傳《五經》之義,授“帝王之術”,論“修身、治國、平天下”之道。把“詩”學傳給弟子毛亨和浮丘伯;把《易》學傳給楚人繆和(蘭陵籍人)和陸賈;把《春秋》《左傳》傳給弟子張蒼。荀子培養了韓非、李斯、浮丘伯等許多弟子,也為蘭陵本土培養了不少人才,西漢時蘭陵儒學勃興,多善為學,均得益於荀子學風。荀子晚年於蘭陵總結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創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系,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書中,經劉向整理為32篇,後由唐楊倞編定《荀子》一書,流傳至今。

荀子是戰國末與孟子齊名的儒學大師,對傳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貢獻

知名度

8月7日,參加儒學全球論壇——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在臨沂市參觀。副市長

荀子墓荀子墓

王曉嫚、市政協副主席包祖善等陪同。專家學者們首先來到蒼山縣,到卞莊鎮代村、蘭陵鎮荀子墓和蘭陵集團參觀考察。在代村,他們來到農業科技示範園,了解農業發展情況。在蘭陵鎮荀子墓前,專家們拜謁了這位偉大儒家先哲人物;蘭陵集團產品展廳內,他們品嘗了久負盛名的蘭陵美酒。下午,專家學者參觀了書聖碑塔、臨沂經濟開發區、臨沂市城市規劃展、濱河景區王羲之故居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等。經過一天的參觀考察,他們對臨沂市近年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讚嘆。同時,他們認為臨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孕育了無數名人英傑,王羲之、諸葛亮、顏真卿、劉洪,包括荀子在內的一大批歷史名人都出生或在此生活過,使書法文化、智學文化、兵文化、孝文化等在這裡融會貫通,形成了臨沂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臨沂城市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以河為軸、兩岸開發的規劃理念,打造了一個景色宜人、環境優越的濱水生態城市。他們認為,臨沂天時、地利、人和兼具,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相信臨沂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荀子墓荀子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