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

茶事

茶事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說,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朝會(早茶)、書會(午茶)、夜會(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說,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相當於佛寺的開光大典)、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歷史溯源

茶事茶事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他們喜歡當著客人的面準備食物,像鐵板燒,讓客人不僅能吃到食物,還能學習到烹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這一詞語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一會集》。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共鳴。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茶會經過

茶事茶事
茶會之前,主人要首先確定主客,即主要的客人,一般為身份較尊貴者,像千利休之於豐臣秀吉。確定了主客之後再確定陪客,這些陪客既要和主客比較熟悉又要和主客有一定的關係。決定客人之後便要開始忙碌的準備茶會了,這期間客人們會來道謝,因為準備工作的繁忙主人只需要在門前接待一下即可。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太長容易導致客人疲憊,太短又可能無法領會到茶會的真諦。茶會有淡茶會(簡單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后座”兩部分。為了辦好茶會,主人要東奔西跑的選購好茶、好水、茶花、做茶點心及茶食的材料等。茶會之前還要把茶室、茶庭打掃的乾乾淨淨,客人提前到達之後,在茶庭的草棚中坐下來觀賞茶庭並體會主人的用心,然後入茶室就座,這叫“初座”。主人便開始表演添炭技法,因為整個茶會中要添三次炭(正式茶會的炭要用櫻樹木炭),所以這次就稱為“初炭”。之後主人送上茶食,日語為“懷石料理”(據說和尚們坐禪飢餓時將烤熱的石頭揣在懷裡以減少飢餓感,故稱)。用完茶食之後,客人到茶庭休息,此為“中立”。之後再次入茶室,這才是“后座”。后座是茶會的主要部分,在嚴肅的氣氛中,主人為客人點濃茶,然後添炭(後炭)之後再點薄茶。稍後,主人與客人互相道別,茶會到此結束。

茶會通常有紀錄,紀錄的內容包括與會眾、壁龕裝飾茶具、飯菜、點心等情況,有時還加入與會眾的談話摘要和紀錄者的評論。這種紀錄叫“會記”。古代有很多著名茶會的會記流傳下來,成為現代珍貴的資料,如《松屋會記》、《天王寺屋會記》、《今井宗久茶道記書拔》、《宗湛日記》等被稱為四大會記。

日本茶事

茶事茶事
中國茶事活動是以茶為核心展開的,豐富的茶葉品種,變化多樣的制茶法,也保證了這一點。日本茶道雖然有了一整套的儀軌精神,但是在茶的品種於製法上是非常單一的。這與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狹長的島國,多火山的地貌,都不利於優良茶種的普及。日本著名的產茶地區僅有近江宇治靜岡兩個地方而已。同時,在制茶法方面,一方面受到品種單一的影響,另一方麵茶事活動長期局限於保守的社會上層,革新動力不足。再者,日本沒有大宗的茶葉外銷與長途販運,也限制了茶葉製法改良。基於上述原因,日本茶的品種單一,蒸青茶占了絕對多數。末茶分為濃茶薄茶兩大類,主要區別是拼配配方不同。末茶之外有煎茶,依據採摘時節與遮光與否依次分為玉露煎茶番茶。其實,末茶就是玉露磨製而成的,本質上末茶與煎茶並無不同。

因此,日本茶道在客觀上是不可能以品鑑茶品為核心展開的。那么整個茶事活動的核心是什麼呢?茶人。日本茶人的工作絕不止是在茶會、茶席上點茶。甚至可以說,點茶只是茶人在茶事活動中的一小部分工作。日本茶道發展為一種綜合審美藝術,要求整個茶會在茶器、環境、禮儀上的完美。而茶人就是完成這一系列要求的執行者。

以日本茶道代表門派里千家為例,除了茶道本家外,還世襲統領了十戶工藝世家。這些工藝世家包括了造園、制陶、竹木工、金工、細金工、織染漆器等等,涵蓋了茶事活動所需茶道具的方方面面。其中,製作茶碗的樂家本身就是日本制陶界首屈一指的名門。茶人的核心作用由此可見。這些工藝世家在茶人的指導下貫徹茶人的設計意圖,製作茶道具。茶人的審美觀就得到了忠實的體現。反之,茶道具的審美價值高低,也直接影響了茶人的聲譽與地位。

當然,製作單件茶道具是不夠的,在茶會準備階段,茶人還要考慮整個茶會裝飾風格的能夠烘托出茶會的主題。這就要根據主題,選擇合適的道具組合。定做、商借,都是茶人的主要工作。因此,為了一個普通的茶會也要準備一個月左右。如果是高規格的茶會,準備半年是很正常的。這種設計工作都是需要茶人有較高的審美品位的。

不僅是審美格調,茶人在茶會前還需考慮客人的情況做好相應的準備。茶品的濃淡,料理的口味(正規茶會包括了一頓懷石料理)都是不容忽視的。而日本民族的性格較為內向封閉,預先知道的客人情況是很有限的,茶人要在有限的資料里揣測客人的大致喜好。這種對人心的分析考驗的是茶人的閱歷與經驗,因此許多優秀的茶人同時還是大名的政治顧問、外交使臣。

特別值得一體的是,日本茶人對禪學的修養是支撐起茶禪一味的內在力量。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是禪門臨濟宗弟子,曾從大德寺主持一休和尚學禪。其後,茶人都與禪門有淵源,入寺參禪是茶人不可或缺的修行。那么茶人的禪學修養是如何體現的呢?不是在茶會上的應對使用話頭公案,更不是對客人談經說禪——實際上茶人與茶客在茶會上只有程式化的幾句對話而已。茶人的禪學修養體現在他的行動舉止,他選擇茶具的品位與風格,茶會插花的形制設計,甚至是他為茶品茶具的命名(日本茶道中對茶品茶具的命名是茶人很重要的工作)。茶人的禪學修養是要不著形跡地體現出來的,這一點是符合禪宗不立文字的特色的。可以說,一個成功的茶會本身就是一段沒有文字的公案。

日本茶道的整個審美情趣就是由茶人決定的,整個茶事活動就是茶人內在素質、修養的體現。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茶人是日本茶事活動的核心。這種情況時有利有弊的。其利在於:茶道傳承較有保證,儀軌較為完整,審美情趣較為豐富,能夠體現出有個性的審美趣味。其弊在於:容易導致“道具茶“的流行,對茶本身喧賓奪主。修養不足的茶人就以珍稀的茶道具掩蓋內在修養欠缺,而且單調的茶品也容易使茶會脫離了茶的主題。家元制的確立更是把茶人的創造力限制住了,父子、師徒的傳承方式導致儀軌的內在精神被形式所束縛,有形式化的流弊。特別是禪宗精神在一般茶人中漸漸地消失了。

中國茶事

茶事茶事
中國古代茶事活動

按照一般理解,中國古代的茶事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兩大方面的內容:

茶道:以修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文人雅士集會中的各種茶事活動展示了主人的茶道修養,並從中體現了主人的個人文化修養。

茶禮:茶事活動中的禮儀(包括茶藝: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等的一套技藝

中國的飲茶歷史有煮、煎、點、泡四類,並先後發展為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事活動的蘊釀期。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茶經》,奠定了中國茶事活動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朝中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著“泡茶道”的誕生。

於今,煎茶道、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線生機。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先後傳入日本,經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發揚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