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茶

番茶

番茶是日本的一種茶類,有機番茶則是利用有機茶園的嫩枝葉,按著番茶標準要求加工而成的茶葉,在日本有較大的潛在市場。在有關單位的支持和日本客商的現場指導下,浙江省義烏市道人峰茶業有限公司於2001年開始試製有機番茶,當年生產的17t有機番茶全部出口到日本,得到了日本客商的完全認可,並與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從2001-2003年,公司已累計生產有機番茶147t,出口金額121.96萬元人民幣,獲利45.90萬元。該項技術於2004年1月通過了義烏市科技成果審評,獲得由茶葉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好評。

簡介

番茶用的是茶芽以下,葉子較大的部分。此外,除了春天採摘的新葉外,夏秋收采的所有茶葉,不論是茶芽還是較大的葉子,都只能叫做番茶。茶葉經過蒸汽殺青後,在陽光下曬乾或者是烘乾,再將莖梗分揀出來。番茶的顏色較深,因為是大葉茶,茶味偏濃重,所含咖啡因比玉露少,不會影響睡眠。

原料要求

加工有機番茶的原料必須來自有機茶園,可利用有機茶園中深修剪的枝葉做加工原料。為確保有機番茶的品質,道人峰茶業有限公司主要利用自營的1600多畝有機茶園的茶樹枝葉。要求葉片肥厚,以枝梢上端的五六葉為好。

加工技術

番茶番茶

有機番茶的加工工序為殺青--曬乾--烘乾--揚風除梗--勻堆包裝。

(1)殺青場地和材料。蒸青茶加工車間、蒸汽殺青機鍋爐、10mX8m規格的大塑膠布,蒸汽連線管道等。

(2)殺青。將茶樹枝葉堆放在小於10mX8m的範圍內,高度2m,將蒸汽連線管道接入茶堆內,罩上大塑膠布,並在四周邊緣壓上重物,防止蒸汽外泄。然後,將蒸汽送入塑膠布內,隨著蒸汽的進入,塑膠布迅速鼓起,布內的枝葉從上往下逐漸由青變黃,大約經過1.5h,貼近地面的枝葉也開始變黃,至此,殺青結束。

(3)曬乾。把殺青枝葉及時搬至室外曬場,利用日光曬乾,曬至含水量15%左右為宜。

(4)烘乾。利用烘乾機對曬過的枝葉進行烘乾,可起到一定的提香作用,烘到含水量10%左右為宜。

(5)揚風除梗。利用排風扇的風力作用,將分量較重的莖梗吹落在風扇的近處,而分量輕的則吹落在風扇的較遠處,從而起到較好的分揀作用。通過揚風除梗,可以除去80%左右的莖梗。

(6)手工揀梗。對一些較輕的莖梗,採用手工剔除。

(7)勻堆包裝。烘乾枝葉通過兩次揀梗後即為成品。對成品進行勻堆後即就可包裝入庫。番茶包裝採用編織袋,根據日方要求,每隻編織袋裝12g。

成品番茶要求是一片片完整未損破的葉片,色澤黃亮。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如何保持茶葉完整是關鍵問題。從3年的加工實踐看,重點應在手工揀梗和勻堆包裝時,儘可能地做到動作輕巧,以減少葉片的破損。

發展狀況

3年來,道人峰茶業有限公司開發有機番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特別是經濟效益方面,有機番茶是充分利用了原來棄之不用的修剪葉作原料,實現了變廢為寶,增加了產值和效益。按每畝150kg修剪葉、6:1的制率、每千克1美元的價格計算,每畝可產有機番茶25kg,畝增產值200元,扣除加工等成本每千克0.5元,每畝可增加淨利187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