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沙拐棗

英吉沙沙拐棗

模式標本采自新疆英吉沙。本種與塔里木沙拐棗C. roborovskii A. Los.相近,惟後者每肋刺2行,果實通常較大,可與本種區別。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英吉沙沙拐棗
種拉丁名:CalligonumyingisaricumZ.M.Mao
科中文名:蓼科
科拉丁名:Polygonaceae
屬中文名:沙拐棗屬
屬拉丁名:Calligonum
國內分布:產新疆天山南麓西部(英吉沙縣)。
海拔:ca.1400
中國植物志:25(1):133
英文植物志:5:328

形態特徵

灌木,株高0.3-0.5米。老枝淡黃灰色,幼枝灰綠色,節間較短,長1-2厘米。葉極短,長約1毫米,鱗片狀。花1-2朵生葉腋,花梗紅色,較短,長1-1.5毫米,近基部具關節;花被片紅色,果時反折。果(包括刺)橢圓形,較小長7-9毫米,寬6-8毫米;瘦果窄橢圓形,扭轉,4條果肋凸起,溝槽較深且寬,每肋具1行刺;刺黃色,較硬,稀疏,短於瘦果寬度,基部扁,擴大,分離或稍連合,中部2-3次2-3叉分叉,頂叉短,刺狀。花果期6-7月。

生長習性

生於洪積扇礫石荒漠,海拔1400米。

其他

子葉均為全柵等面葉;表皮為單層細胞,上下表皮均分布氣孔,柵欄組織以內為一圈連續排列的維管束鞘細胞;中脈和小葉脈排列近似M型,包埋於薄壁細胞中。英吉沙沙拐棗同化枝機械組織和輸導組織較為發達。柴達木沙拐棗和英吉沙沙拐棗中子葉與同化枝的橫切面各組織分布相似,主要差異為橫切面形狀、維管束排列方式和機械組織發達程度。研究表明,子葉與同化枝的解剖結構是該屬植物在乾旱環境下長期適應的結果,解剖結構的差異體現了種間、器官間對相同環境的不同適應策略。

蓼科·沙拐棗屬植物

沙拐棗屬(Calligonum L.), 蓼科、木蓼族的一個屬,分布於亞洲、歐洲南部和非洲北部。據記載有100餘種,近幾年經過一些學者的歸併後,總計35種。中國有23種,產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其中以新疆最多,約占4/5。本屬為良好的固沙植物,幼枝又為荒漠地區牲畜飼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