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馬豆屬

苦馬豆屬

苦馬豆屬(Sphaerophysa DC. ),屬於豆科,多年生草本或小喬木。有3種,分布於亞洲,中國有苦馬豆,在西北部至東北部的鹽鹼地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苦馬豆屬苦馬豆屬

多年生草本或小喬木,無毛或被灰白色毛。奇數羽狀複葉;小葉3至多數,全緣,無小托葉。

總狀花序腋生;花萼具5齒,萼齒近等大或上邊2齒靠攏;花冠紅色,旗瓣圓形,邊緣反折,露出裡面,翼瓣鐮狀長圓形,龍骨瓣先端內彎而鈍;雄蕊二體,花葯同形;子房具長柄;胚珠多數;花柱內彎,近軸面具縱列髯毛,柱頭頂生,頭狀或偏斜。

莢果膝脹,近無毛,幾不開裂,基部具長果預,腹縫線稍內凹,果瓣膜質或革質;種子多數,腎形,珠柄絲狀。

染色體基數:x=8。

生境分布

3種,主要分布於西亞、中亞、東亞及西伯利亞。中國產1種。產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生於海拔960-3180米的山坡、草原、荒地、沙灘戈壁綠洲、溝渠旁及鹽池周圍,較耐乾旱,習見於鹽化草甸、強度鈣質性灰鈣土上。

安全性

苦馬豆屬苦馬豆屬

在中國,苦馬豆屬植物苦馬豆常作為中藥入藥,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常用於腎炎水腫,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經性水腫。其主要成分為黃酮類異黃酮類物質。

苦馬豆也是一種有毒植物,放牧動物過量採食可發生中毒死亡,給畜牧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其所含的吲哚里西啶生物鹼——苦馬豆素,可導致牲畜患瘋草病。據趙清梅、余永濤、馬永平等人報導,經驗測,在寧夏採集的苦馬豆中含有苦參鹼,不含苦馬豆素或所含苦馬豆素低於檢測限。

相關報導

據英國《都市日報》2014年5月19日報導,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一個農場上,近800隻羊因誤食有毒的苦馬豆屬植物而死亡。食用這種植物後,許多羊像喝醉了一樣。它們的體重不斷下降,經常做出拖拉後腿的動作,並且精神抑鬱。有的羊甚至用頭撞柱子,直到把頭撞裂身亡。有農民甚至坦言,這些中毒羊的表現就像吸毒上癮的人一樣,很難控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