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同

苟同

苟同,漢語辭彙。是指隨意附和,輕率地表示同意,通常與不敢連用。語出《韓詩外傳》卷四:偷合苟同以之持祿養交者,是謂國賊也。

基本信息

概述

多岐為貴 不求多岐為貴 不求苟同
苟同[readily subscribe to sb's views:agree without giving serious thought]輕率地表示同意。

不恤乎公道之達義,偷合苟同,以持祿養者,是謂國賊也。——《韓詩外傳

引證解釋

指隨意附和。

1、《韓詩外傳》卷四:“偷合苟同以之持祿養交者,是謂國賊也。”

2、宋陸游《太師魏國史公輓歌詞》:“論諫寧中止,謀謨不苟同。”

3、清顧炎武《日知錄·不醉反恥》:“聖王重特立之人,而遠苟同之士,保邦於未危,必自此始。”

4、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舍此而求統一,無論出何花樣,弄何玄虛,均為南轅北轍,實屬未敢苟同。”

5、巴甫洛夫說:“當我沒有了解它的意義時,我絕不苟同別人的觀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