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廳

苗廳

苗廳位於貴州紫雲縣的苗廳,長700米,寬215米,面積大小為12公頃,高度達到80多米,為中國第一大洞廳。2016中法“珍珠”洞穴聯合考察行動於4月11日正式開始,考察時間為19天。

基本信息

簡介

苗廳苗廳
中法聯合考察隊在1989年於貴州紫雲縣格必河上發現了世界第二位大面積的洞廳,按當地居住苗族居民之故,取名“苗廳”,底板面積11.6萬平方米。

格凸河伏流系統全長十二公里,1989年中法探險隊在格凸河伏流系統考察時,在伏流下驚喜地發現有一巨大的洞穴廳室。用中法探險隊的話說,“任何華麗的詞語用來形容這個巨大的地下景觀都顯得無力”。這個大廳長七百米,寬二一十五米,面積十二公頃,容積在七百萬至一千萬之間,大約是法國皮埃聖.馬丁豎井洞韋納大廳的二至3大倍,從大小來說,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喀斯特廳室,比十個足球場還大,簡直可以停數千輛小汽車,僅次於馬來西亞博爾內奧島北部穆魯的沙撈越廳。探險隊以住在苗寨將其命名為“苗廳”。廳內,一些巨大的石筍比賽似地長在大廳的隆起外,在廳的北側西端有一枝高達三十米的巨大石筍,實屬罕見,然而它必須再長一倍才能到達大廳頂上。我們到大廳時,正是枯水期,洞廳十分乾燥,聽不到潺潺水聲,但從被猛烈沖刷得十分光滑的岩石可以斷定,在洪水季節,洪水將穿越過大廳,從岩石上傾瀉而下,形成多級暗河瀑布群。

考察行動

2014年,美國國家地理新聞正式宣布,貴州紫雲的苗廳洞室體積達到1978萬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容積最大的洞廳。2016中法“珍珠”洞穴聯合考察行動於4月11日正式開始,為期19天的考察中,中法兩國的30多名洞穴探險家和科學家們將聯手對貴州境內紫雲縣苗廳、綏陽縣雙河洞等著名洞穴系統進行全方位考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