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賦水仙

詞牌 周邦彥自度曲。又名《繡鸞鳳花犯》。“犯”,意為 “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引

詩歌欣賞

花犯·賦水仙
 
 周密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
 
淡然春意。
 
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
 
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
 
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
 
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
 
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淨、沈煙熏以袂。
 
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詩歌解析

周密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詠水仙的詞。南宋末詠水仙的詞不少,這是其中較好的一首。
 
上闋主要描寫水仙的綽約風姿。起三句“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楚江,楚地之江河,此處應指湘江。湘娥,帝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湘水女神。水仙種於布小鵝卵石的水盆中,葉叢中挺生花莖,上開白色帶黃的傘狀花。根莖色白如玉,莖葉初生含綠色,上面也滲些水,便使人覺得浴露凌波,為之神爽。水仙這冰清玉潔的樣子,便如湘江邊上,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凌波現身一樣,仿佛還在無言地落淚。下句說“淡然春意”。水仙花生於冬春之交,含有淡淡的春意,淡然也就是不粘滯於塵事,不著意於色相。
 
“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作問語,是從鑑賞者角度寫的。水仙獨臨東風而立,美好的情思寄託給誰呢?自然是無所寄託的;擬人則是高潔難有知音。“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時步履輕盈。湘娥凌波微步,帶起香雲,描寫水仙在水中的倩影。《洛神賦》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雖然不是秋天但凌波的水仙散出無限輕冷的寒意,在春天氣氛中給人以秋感。
 
高觀國《金人捧露盤。水仙花》:“有誰見羅襪塵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銖輕”,卻嫌著色相。上闋結尾兩句:“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看她凌波微步,觀者的思緒不禁隨之飄遠,想起漢宮前捧承露盤的金銅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
 
下闋暫離水仙本身,主要抒寫由水仙引發的聯想,讚美水仙國色多情甘受寂寞的高潔。冰弦,指箏。《長生殿。舞盤》:“冰弦玉柱聲嘹亮,鸞笙眾管音飄蕩。”此處喻水仙,水仙如冰弦,彈來怨情更多。
 
以有聲的冷弦比無聲的水仙,此種通感手法可收到奇效。趙聞禮《水龍吟。水仙》:“乍聲沈素瑟”,又“含香有恨,招魂無路,瑤琴寫怨。幽韻姜涼,暮江空渺,數峰清遠”,比較這句寫的辭繁,意思是一樣的。張炎《西江月。題墨水仙》:“獨將蘭蕙入《離騷》,不識山中瑤草”,與此處用意相似接下三句:“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水仙春思悠遠,韻味深長,但很少有人賞識這種國香風味。國香,指極香的花,一般指蘭、梅等。亦用於讚揚人的品德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已寄此意。“相將共、歲寒伴侶”,儘管無人賞識水仙的國香風味但水仙並不由此改變心態,仍保持高潔心態,可與松、竹、梅歲寒三友媲美。
 
“小窗淨、沈煙燻翠袂”,水仙擺在明淨小窗前,沈香的煙繚繞著水仙抽出的綠葉。翠袂,喻水仙葉。結尾兩句別寫一種意境:“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當人一覺幽夢醒來時,只見燈影中有一支一身上帶有點點露珠的水仙花。如此清簡雋永的畫卷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詩詞詠物的情況是比較多的。大凡詠物,此物必有可詠可贊可思可慕之物,或堅貞或高潔,名為詠物,實則寄託自己的感情。但也有隻注重詩詞技巧和感性體驗的。詩詠物晚唐為多,詞詠物南宋末為多。這種情況都是在難以干預政治衰亡情勢下,以詠物作為排遣愁思、淨化心靈的手段。水仙不過是盆景,詞人想像為比湘妃還要美的水中仙子。這種凝神觀照,擺脫凡思,運用想像和技巧去寫詞,好處是描寫物象的清高再來鼓舞自己,缺點是可能因玩物而自失。南宋末詠水仙,境界多為幽峭,刻畫是精細的。周密此詞皆寫水仙,然而沒有出現“水仙”二字,每每以他物作比。而且命意用辭清遠,如“淡然春意”,“凌波路冷秋無際”,這兩句在傳神方面很有獨到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