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堰村建築群

芝堰村建築群

芝堰建築群位於蘭谿市西北部,建築物跨越明朝至民國時期,以古街道為中軸線,在東西140米、南北200米範圍內,分布明、清建築數十座,分為宗祠廳堂和民居兩大類,其中九堂一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芝堰村建築群芝堰村建築群

芝堰村建築群是始建於宋代的古民居建築群,位於浙江蘭谿市黃店鎮,現(21世紀初)存明清民居28座,街道兩側分步有廳堂9座,鄰街店鋪開家,過家樓5座,民居客棧10座,巷口通道16處。

芝堰村建築群分為宗祠、民居兩大類。代表性建築有孝思堂、衍德堂、成志堂等。其古建築或有家譜記載,或有匾額、題刻,相對建造年代可考,建築時代演變清晰,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200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形成過程

芝堰村古時為嚴婺古驛道,由於過往行人密集,商貿活動頻繁,在明中期就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村落格局,大量的廳堂、民宅、客棧、店鋪、茶館、過街樓等隨之興建。

建築年代從明初至民國末年,歷史跨度近500年,各座建築年代相對明確,衍變過程清晰。

建築布局

芝堰村建築群芝堰村建築群

芝堰村民居以古街道為中軸線,在東西140米,南北200米的範圍內,分布明、清建築28座,街巷分布合理,建築排列有序,過街設騎樓,全村建築互相聯通。

古街

古街又稱月亮街,成於明、清,貫穿南北,兩端都有古樟作為標誌,全長300餘米,寬2.8—3.2米,街道斷面一渠—路,兩側鋪卵石,中間鋪石板,寬0.55米,是明代中期義七元公(天順年間出生)捐資鋪設,渠寬0.56米,深0.30—1.4米。

街道兩側分布有廳堂九座,鄰街店鋪四家,過街樓五座,民居客棧數十幢,巷口通道十六處。建築群布局開合有度,馬頭牆高低錯落,景觀優美,至今保存完整,構成了一個變化豐富而統一的整體。

九堂

芝堰村建築群美景之一

位於主軸線月亮街上的九座廳堂建築是芝堰村古建築群中最典型代表,它們分別是“孝思堂”、“衍德堂”、“濟美堂”、“成志堂”、“承顯堂”、“光裕堂”、“善述堂”、“世德堂”和“世澤堂”。

1、衍德堂

建於元天曆二年,是全村廳堂中建築年代最早的一座廳堂。三開三進,進深31米,寬12米,高6米,正南18米,中庭與後庭間左右各有一個天井,名叫龍鳳天井,前庭與中庭之間的天井通到牆邊為止,中間走路,上樑扁平呈梯形,這是元代建築的風格,後庭有一閣樓。衍德堂是蘭谿市現存最完整的元代建築。

2、孝思堂

系陳氏宗祠,共三進,中軸線上有門廳、正廳、後廳,兩側有廂房。正廳面闊三間帶四周迴廊,歇山頂。建於明洪武三年,1985年整修如前。

文化價值

芝堰村民居為研究傳統村落文化及民居建築的演變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其村落古建築年代之早,數量之多,結構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也屬罕見。

全村不僅擁有衍德堂、孝思堂、承顯堂等古建築近百座,且元、明、清、民國等四個朝代的各種建築集於一村,堪稱“典型的中國古民居博物館”,被古建築研究專家譽為元、明、清、民國建築研究的“活化石”和“四朝建築瑰寶村”。

保護範圍

芝堰村建築群芝堰村建築

芝堰村建築群保護規劃的實施範圍東起芝溪以東山體,西至引水渠道西側,北起引水渡槽以外,南至公路與入村道路三叉路口,總面積22.98公頃。

規劃總體結構是以月亮街為主軸,芝溪和南北縱貫村落的兩條水渠組成村水系骨架,突出浙中鄉土村落、血緣宗族、古代商貿集市、山水田園、休閒避暑等五大特色。

村鄉土建築代表的孝恩堂、衍德堂、成志堂、濟美堂、承顯堂、光裕堂、善述堂、世澤堂、世德堂等“九堂”閃耀全村,同時以半月塘為中心,與塘畔50餘處文物建築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主要景觀

古驛道的芝堰村茶樓酒肆、銀莊、當鋪、戲院、煙館、澡堂、剃頭店、浴足店一應俱全,其周邊才子灣景區有許多奇峰怪石,其中才子峰、鯉魚跳龍門、石屋、仙人斷石等自然遺物頗具傳奇神話色彩。

芝堰村建築群芝堰村建築群

芝堰九堂一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芝堰明清建築群: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芝堰尖山塢:國家級生態林區,蘭溪最高峰

芝堰才子湖:蘭城水塔保護區

芝堰才子祠:北宋《張仙才子》壁畫舊祠(蘇洵拜張仙,得蘇東坡蘇轍二才子)

芝堰仁山書院:南宋大才子金履祥講學處(理學大儒,朱熹學派代表人物)

芝堰試劍崗朱元璋屯軍畈遺址(公元1358年,朱元璋下蘭屯兵於此)

芝堰衍德堂:明開國第一才子宋濂講經堂

芝堰孝思堂:歷代才子佳人才藝展示廳

芝堰月亮街:嚴婺古驛道,客棧、戲院、澡堂、酒坊至今(2012年)猶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