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湖南洪江芙蓉樓]

芙蓉樓[湖南洪江芙蓉樓]
芙蓉樓[湖南洪江芙蓉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芙蓉樓坐落於沅、潕水匯流之處的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即古唐龍標、巫州治、黔陽古城所在地),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之譽,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也是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宴賓送客之地。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芙蓉樓芙蓉樓

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其原建於古鎮江城內三山(日精山、月華山、壽丘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猶存。近年來為了開發風景名勝資源,發展旅遊事業,於1992年將這座歷史名樓遺址重建。總體建築由芙蓉樓、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組成,它們之間由曲折回廓相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

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樓"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五年芙蓉樓正式對外開放,在芙蓉樓管理所對文物進行有效保護和對外旅遊開放中,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十餘萬人次。二00二年七月由湖南省旅遊局公布芙蓉樓為國家AA級風景旅遊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芙蓉樓"進行復修、維修,並擴建了芙蓉樓西園修建了根雕陳列室,陳列有一直徑1.98米,高1.54米,總重約800公斤千年樟樹超大型樹根雕,刻有30多個民間傳說與典故,100多個傳說人物和150多個精怪禽獸,實為稀罕物品。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湖南黔城芙蓉樓列名其中。

文物古蹟

芙蓉樓芙蓉樓
據傳,唐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即今洪江市黔城鎮)尉後,曾建芙蓉樓,為飲酒賦詩、宴賓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舊址荒蕪。黔城《芙蓉樓》重建於清嘉慶二十年,清嘉慶二十年(1815),時任黔陽縣令的曾鈺在《重修芙蓉樓碑記》中寫道:“今黔陽縣治……有樓曰芙蓉,相傳少伯(王昌齡字少伯)送辛漸賦詩其中,文採風流,照耀今古……而少伯獨以龍標名,當地為紀念這位著名詩人,在城西香爐岩闢地作園,舊址重修芙蓉樓。現建築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芙蓉樓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之譽。主樓背廊臨江,純木結構,正面三間,重檐歇山頂,二層有明軒可供遠眺。周圍有冰心玉壺亭、聳翠樓、半月亭等古蹟,與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構成了“登眺則群山拱翠,俯視則萬木交陰,沅水自北來環其下”的壯麗景象。芙蓉樓側堅立80多塊歷代題詩作賦的鐫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齡宦楚詩》十五首,以及顏真卿、岳飛、米芾等人的手跡。四周竹木相錯,綠蔭如蓋,奇草生芳,環境十分清幽。

人文歷史

芙蓉樓,歷史文化源流久遠,今天亦煥發著青春活力。當代很多文人學士都曾有歌頌芙蓉樓的詩篇和文章,對芙蓉樓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旅遊特色

洪江芙蓉樓,地處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古城貴州黃果樹瀑布洪江古商城粟裕故居桂林山水這一黃金旅遊長廊的最中間,現在門票是人民幣:70元/人(洪江市戶口可以半價),距懷化火車站69公里,209國道穿境而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