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啟興

舒啟興

解放後,老人從沒有給政府提過什麼要求,1989年才正式被確定為在鄉紅軍戰士。老人也是目前寶興縣境內生活的最後一位老紅軍。

基本信息

報導

舒啟興舒啟
舒啟興:在藏區,“喇嘛吹著長號迎接我們”
新華網成都8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劉永華、吳傑、樊永強)紅軍來到家鄉的那年秋天,舒啟興還是個19歲的砍柴工。
“那天遠遠地就看見一隊隊的紅軍過來了。”舒啟興到現在也說不清當年來到這裡的是紅軍的哪支部隊,只知道那支部隊“給窮苦人飯吃”。
1935年10月紅四方面軍松潘草地南下,一路征戰過馬爾康涉達維河,翻夾金山進占寶興,建立起縣鄉蘇維埃政權,組織地方游擊隊。
“我們這地方窮人多,沒飯吃。紅軍來了說‘打土豪,分田地,有飯吃’,我就跟著隊伍走了。我參加的是縣裡的游擊隊,當時被稱作‘同志隊’。”
老人捲起袖筒,露出右手臂上的兩處傷疤。
“這是我在小金縣受的傷。”老人說,“1936年春天紅軍轉移去康北藏區,我們跟著部隊翻過了夾金山。在途經小金縣時,連隊遭到當地土司武裝突然襲擊。子彈從我的右手手肘射進,又從右肩膀穿出,旁邊的幾個戰友都犧牲了。”
舒啟興說,到現在天一下雨,傷疤還會隱隱作痛。
1936年2月紅四方面軍從小金西進丹巴,翻越長征途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大雪山,於3月初抵達爐霍縣壽靈寺。
壽靈寺爐霍縣最大的喇嘛寺,位於縣城之南,背靠大山,俯瞰縣城,易守難攻。寺院住持受國民黨籠絡,煽動寺內僧兵1500餘人,頑固堅持阻擊襲擾紅軍。
在和平爭取無望的情況下,紅軍決定巧取壽靈寺。
舒啟興回憶說,“我們圍了幾天,攻不進去。一天,部隊撤了圍,隱蔽到幾十里外的山裡。當天晚上我們突然殺了個回馬槍,趁黑搭著梯子攻城(即寺院),很快就拿下來了。”
紅軍進入壽靈寺後,從寺內獲取了大批糧食和羊毛等物資。紅軍對寺內的大殿和經堂等地,嚴加保護,不許任何人進去騷擾;對寺內喇嘛,仍讓他們住在寺內,並照舊念經做佛事。這使爐霍的宗教界人士和族民眾深受感動,逐漸開始與紅軍合作。
“我記得紅軍進入爐霍縣城時,寺里的喇嘛排著佇列、吹著長號來迎接我們。”這給沒見過“大場面”的舒啟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舒啟興說,紅軍後來到達甘孜,寺廟裡的大喇嘛非常理解、支持紅軍,曾經把寺廟裡7間倉庫的糧食打開供給紅軍。
從小就沒吃過飽飯的舒啟興飽餐了一頓:“這是參軍以來,吃得最香的一次。白白的大米飯,我整整吃了一大碗。”
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一同北上,隨部隊在康定休整的舒啟興被留了下來。
“聽說這次要長距離行軍,得走很多路,我臂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無法跟部隊走。連隊給我們病號每人發了30斤糧食,讓我們返鄉回家。”舒啟興說:“糧食吃完了,我就一路討飯,經過的都是藏民區,路也不熟,只知道往東南走。”
4個月後,當舒啟興長發披散、一身破爛回到家中時,村里人已經認不出他來了。
“當年參加紅軍,我們周圍幾個村走了100多人,最後回來的沒幾個。跟我一同出去的鄰居小夥伴‘白毛’就再沒回來。”舒啟興說。
解放後,老人從沒有給政府提過什麼要求,1989年才正式被確定為在鄉紅軍戰士。老人也是目前寶興縣境內生活的最後一位老紅軍。
舒啟興育有兩兒一女,現在已經有了重孫,晚輩們都喊他“老祖”。兒媳婦李朝芬說,老人一生簡樸,前些年一直住在山上的木棚里不願下來,三年前才搬下來與兒孫們一起住進了小樓房。

相關條目

歷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