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會

舍利會

【舍利會】(行事)又曰舍利講,舍利報恩講。供養佛舍利之法會也。全稱舍利供養會。即供養佛舍利,讚嘆其功德之法會。又稱舍利懺法。

簡介

【舍利會】
全稱舍利供養會。即供養佛舍利,讚嘆其功德之法會。又稱舍利懺法印度自古即崇敬舍利並行供養。據長阿含卷四遊行經載,佛陀涅盤後,大眾以香花、伎樂等供養其全身舍利。又大品般若經卷十法稱品、大悲經卷二舍利品等載有供養佛舍利之諸功德,如得受天上、人中之福樂,得涅盤之果等。

起源

 廣弘明集卷十七、法苑珠林卷四十述及我國唐代以前,造舍利塔、行供養之事,如唐顯慶五年 (660)以後,屢次迎請岐陽法門寺之佛舍利入禁中供養。其後,歷代皆有供養舍利之舉,至清代,繼僧撰舍利懺法一卷、弘贊撰禮舍利塔儀式一卷傳世。
 在日本,初有司馬達等感得舍利之事,繼有鑒真、空海、圓行、圓仁等請來佛舍利,於唐招提寺、東寺、延曆寺、法隆寺、藥師寺、中尊寺等依年例而行舍利供養,稱為舍利會、舍利講,或舍利報恩會;於真言宗則為涅盤講、羅漢講、遺蹟講、舍利講等四座講式之一。

舍利會

舍利(梵語Sarira的音譯,意為“遺骨”)。舍利子的意思就是人的遺體火化以後未完全焚燒乾淨的個別骨頭.
1987年8月24日,在法門寺院內的十三級寶塔崩裂,考古學家在幾年的發掘整理中,發現了供奉在地宮後室內的“八重寶函”中的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三枚是“影骨”,是人工仿製的.一枚是佛的舍利,即火化後的佛指遺骨.這是舍利到底是什麼的最真實的證明.
總之,舍利是佛教的專用名詞,佛教中具有一定身份的信仰者死後火化所出現的遺骨也可以叫舍利。常人火化後如果產生遺骨,那只能叫"骨灰",這裡稱呼的區別不在於產生的物質不同,而在於普通人不是佛教的信徒,沒有必要使用佛教的專用名詞. 而我們知道的一個常識是,骨灰是不能發光的。除非有些無聊的人為了騙錢而裝神弄鬼,造謠設騙局。

舍利塔與舍利會

安置佛舍利的寶塔,稱為舍利塔,亦稱舍利浮圖。安置佛舍利之瓶,稱為舍利瓶。供養佛舍利的法會,則稱舍利會。
讓我們先來瞻養一下法門寺出土的安放佛陀舍利的套盒、寶函及金塔等殊勝寶物。

舍利塔,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為佛塔。禮拜舍利寶塔是人們表達對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
舍利塔有十八種功德:
(1)是人將生於三善道
(2)是人將得長壽
(3)是人將有尊貴的身體
(4)是人將生而美麗且為眾人矚目
(5)是人將耳聰目明、感官敏銳
(6)是人將出生為偉大國王之子
(7)是人將權集一身且享美譽
(8)是人將成人中之王
(9)是人身邊侍從集結
(10)是人將成眾人之柱
(11)是人將名聞十方
(12)是人將出口成章、辯才無礙
(13)是人將受人、天供養
(14)是人將擁有無盡財富
(15)是人將為宇宙之主
(16)是人將生而得如佛之相好莊嚴
(17)是人之身將如金剛杵之總集
(18)是人將速得佛果。
舍利塔的禮拜:
第一種,合掌、凝視食指尖、鞠躬。
第二種,禮拜,以表達佛弟子心中最虔誠的禮敬。禮佛時,要恭敬虔誠的發願。
如果在禮佛時加上以下觀想則有更大的功德:我以往無量劫中的母親在我左邊,兒女眷屬在後,一切冤仇障類在前,此前量劫數的父母冤親眷屬,均在我的四周,團團圍繞著我,隨我一齊禮拜,願你們以此善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舍利會,全稱舍利供養會。即供養佛舍利,讚嘆其功德之法會。又稱舍利懺法。印度自古即崇敬舍利並行供養。據長阿含卷四遊行經載,佛陀涅槃後,大眾以香花、伎樂等供養其全身舍利。又大品般若經卷十法稱品、大悲經卷二舍利品等載有供養佛舍利之諸功德,如得受天上、人中之福樂,得涅槃之果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