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柱麻

舌柱麻

舌柱麻,稀有種。落葉灌木或半灌木,高60-400厘米。分布於廣西、湖南和廣東部分地區海拔1000-1500以下常綠闊葉林下。適應性強,喜陰濕環境。花開6-8月,果熟8至9月。對研究該科分類系統有科學價值,莖皮纖維為麻的代用品和人造棉的原料,屬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基本信息

種屬概述

舌柱麻舌柱麻

拉丁名:Archiboehmeria atrata (Gagnep.) C. J. Chen
中文名:舌柱麻
拉丁科名:Urticaceae
中文科名:蕁麻科
中文屬名:舌柱麻屬
英文屬名:Archiboehmeria C. J. Chen
保護級別:3
分布地區:湖南廣東廣西分布量:世界,1種;中國,1種
引種狀況:非引種
海拔下限(米):1000
海拔上限(米):1500
花 期:6-8
果 期:8-9
土壤PH值:4.5-5.5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易危 VU A2c
依據標準:推測過去三個世代內,致危因素可逆,種群至少減少30%
現狀:稀有種。舌柱麻分布區域雖較廣泛,但零星分散,未引起足夠注意。

形態特徵

舌柱麻舌柱麻
灌木或半灌木,高0.6-4米;小上部被近貼生的短柔毛,以後漸脫落。膜質或近膜質,卵形至披針形,長(4-)7-18厘米,寬(2-)3-8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尖頭長l-2厘米,全緣,基部圓形、或突然收縮呈寬楔形,稀近截形或淺心形,邊緣除基部全緣外有粗牙齒或鈍牙齒,上面綠色,稍帶光澤,乾後常變黑綠色,疏生短伏毛,下面淺綠色,有時和葉柄帶紅色,脈上疏生短毛,鍾乳體點狀,細小,具基出3脈,其側出的一對達中上部,側脈2-4對,彼此在近邊緣處不明顯地網結;葉柄纖細,長*- 2-10(-14)厘米,疏生短毛;托葉2裂至中部,披針形,長5-8毫米,在背面脈上和邊緣有毛。雄花序生下部葉腋,雌花序生上部葉腋,4-6回二歧聚傘狀分枝,長2-9厘米,花序梗疏生短毛,苞片狹卵形,長約0.4毫米。花單性,稀雜性,兩性花生於雌雄花混生的花序中;雄花具長梗或短梗,在時扁圓球形,直徑約2毫米;花被片(4-)5,合生至中部,卵狀橢圓形,內凹,外面疏生微柔毛;雄蕊N-)5;退化雌蕊半透明,寬倒卵形,長約0.6毫米,先端有短尖頭柱頭殘餘,基部圍生一層白綿毛。雌花無梗,長約0.6毫米;花被稍帶綠色,乾後變褐色,近膜質,合生成壇狀,與子房離生,在口部稍收縮,具4(-5)齒,外面疏短粗毛;子房無柄;柱頭舌狀,長0.3-0.4毫米,壓扁,在其一側稍凹陷,其內密生曲柔毛。瘦果卵形,長0.8-1毫米,外果皮殼質,淡綠色,有疣狀突起。花期(5-)6-8月,果期(8-)9-10月。花粉形態
花粉球形或近球形,有時語皺,直徑為(11.3-)13(-13.9)微米,3 (-4)孔,孔小,圓形或近圓形,常不明顯,有時孔間距離不等;具孔蓋,常脫落。外壁厚度約0.9微米,分層不清楚(LM),小瘤狀紋飾。小瘤較不均勻地分布於外壁表面。
花粉剖面圖:Archiboehmeria atrata (Gagnap.) C. J. Chen 花粉 (秦仁昌 5749,PE);(A) 赤道面觀,表示孔,LMX1000;(B) 極面觀,LMX1000;(C) 斜赤道面觀,表示紋飾,SEMX4200;(D) 孔和紋飾細節,SEMX12000;(E) 孔具孔蓋,SEMX9800。
舌柱麻花粉剖面圖

生長習性

舌柱麻生態適應性較廣,熱帶亞熱帶範圍都能正常生長,但以中亞熱帶地區分布最多。喜陰濕生境,構成常綠闊葉林中灌木層的組成成份。生於或溪塘附近半陰坡疏林中或石縫內。海拔1000-1500米。所在地土壤為紅壤黃壤pH值4.5-5.5。
如圖所示:1.植株上部;2.葉一部分放大;3.托葉;4.雌蕊;5.雄花;6.兩性花;7.子房;8.柱頭放大;9.子房縱切面。

舌柱麻生長形態詳解

分布範圍

產於廣西海南廣東和湖南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主要分布於廣西監桂、龍勝、興這、融水、羅城、鳳山、田林、金秀、賀縣、產、象州、防城、龍州,湖南武岡、寧遠、道縣、江永,廣東連山、雲浮、肇慶、信宜,海南陵水等地,約占北緯18°16′-26°44′,東經106°-113°;垂直分布海拔1000-1500米以下。

舌柱麻舌柱麻

瀕危及保護

舌柱麻舌柱麻
保護價值
舌柱麻屬為蕁麻科一新屬,僅此一種,花雜性,有兩性花,是苧麻族中較原始的類群,對於研究該科分類系統有科學價值。莖皮纖維為麻的代用品和人造棉的原料。

保護措施
分布區內已建立的自然保護區,應列為保護對象。有關植物園應引種栽培
保護建議
繼續全面深入地開展珍稀特有植物物種的調查工作,由於自然保護區地域跨度大,建區時間相對較短,資金和工作人員相對短缺,對特有植物資源的調查、保護和研究工作處於起步階段。在特有植物資源的研究和保護上,應加大人力、財力和科技的投入,堅持一般性調查和專性調查相結合的原則,對調查的結果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力求做到“以研促保”,為保護區特有植物物種的開發和利用提供可信度較高的依據。

加強環境的監控
由於受條件的限制,許多作用因子都無法進行測定。
首先,時間對分布區生態環境的影響,在調查過程中都不應該被忽略,它們的影響深遠,生態學中認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物種的動態特徵使得很難從生態系統若干變化中分離出是由於環境變化引起的還是由於物種自身變異造成的;
第三,同一物種可能和其他不同的物種混生在一起,其他物種對於同一種環境變化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在生態系統水平上可能變得更為複雜;
第四,生態系統的空間分布使得生態系統對環境的反應進一步複雜化,不同分布區的同一特有植物種對於同一種環境變化的反應可能相差很大;
第五,氣候和氣候變化本身的時空分布異質性很大,氣候的時空分布異質性與物種、生態系統及地形地貌的異質性相結合導致了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複雜性,因此很難分析生態環境變化對物種的影響,進行這類分析時往往要針對某種生態系統或某個物種對於某種特定環境變化的反應。

栽培要點

目前尚未栽培,種子可繁殖播種。栽培方法有待研究。

植物價值

舌柱麻舌柱麻
科研價值
舌柱麻屬為蕁麻科一新屬,僅此一種,花雜性,有兩性花,是宣麻族中較原始的類群,對於研究該科分類系統有科學價值。
經濟價值
莖皮纖維為麻的代用品和人造棉的原料。

標本欣賞

舌柱麻舌柱麻舌柱麻
舌柱麻舌柱麻舌柱麻
舌柱麻舌柱麻舌柱麻

相關詞條

生物植物 自然

參考文獻

陳家瑞;舌柱麻屬——蕁麻科一新屬;植物分類學報;1980 18 (4): 476-48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