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坪漁村

興坪漁村

從興坪集鎮碼頭沿灕江相去2公里,便是中華民國第一位總統孫中山、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過的興坪漁村,興坪漁村處灕江邊,建於公元1506年,傳說為興坪圩上達官顯貴為擇貴地遷此。村中房屋與圩上古建築風格相近,青磚黑瓦,坡屋面、馬頭牆、飛檐、畫棟、雕花窗、鱗次櫛比,結構獨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距今近500年歷史,仍保存完好。

概述

興坪漁村是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的村莊,傳說為興坪圩上達官顯貴為擇貴地。從興坪集鎮碼頭沿灕江走2公里,便可到達漁村。興坪漁村有著不平凡的光輝一頁,在桂林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興坪古鎮是桂林保存的比較完好的古蹟,從明朝萬曆年間,興坪漁村到現在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經過明朝與清朝戰爭、中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這個村莊依然保存完整,實屬不易。

興坪漁村興坪漁村

地理位置

興坪漁村處灕江邊,位於陽朔縣城東北部,距陽朔縣城25公里。從興坪集鎮碼頭沿灕江走2公里,便可到達漁村。

旅遊景區

七仙姑下凡

興坪漁村村後有七個山峰組成一起,名曰:七仙姑下凡。傳說天上王母娘娘身邊有七個待女,陪伴侍奉。有一天王母娘娘午睡正濃,七仙女商量下凡玩耍,享受人間美麗的風光,經過蓬萊仙島,駕雲到了漁村,停留觀看風景。她們看見這碧波環抱、林木蒼鬱、綠草如茵的奇異景象,樂而忘返。後來王母娘娘醒來之後,不見七仙女在旁,大發雷霆,忙用慧眼往下觀看,只見七仙姑在此賞景,儼然不動。王母娘娘怒極,用手一指,七仙女化變了七個山峰,永留人間。

天水寨

在馬頸山和五指山相連之處有一個面積約20畝的平地,東南兩側設有寨門保存完好的山寨,山寨雄奇險峻,每每催人奮進。四周皆懸崖峭壁,僅有一條小路可通,地勢十分險要。該寨為清鹹豐年間漁村富豪為避戰、匪患而建。因寨中有井泉二眼,泉水清澈經冬不涸,可供千人飲用,村人疑此水從天而降,“天水寨”由此得名。

漁村雅致

來到漁村,當然不能錯過與漁民一起出江打魚,過一回真正的漁民生活。興坪漁村的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訓練有素的鸕鶿是村民捕魚的得力助手。此外,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為捕魚的載浮工具,是漁村不同於我國其他大部分地方的又一特色。肉質鮮嫩的灕江清水魚也是不能錯過的美食,吃著美食,看著美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歷史文化

興坪漁村或許真是一方“貴地”,自建村以來,歷代將官,富紳層出不窮。明代有進士趙海吾

興坪風光興坪風光

清代有進士趙衛卿、趙際隆、趙儒遷、趙克進、趙日卿、趙克勤克儉誠等六人,並有多人中舉這裡出了清末維新派首領康有為的弟子,參加“公車上書”的趙春台;出了追隨民初非常大總統孫中山革命的黃埔一期生趙丹瑤;這裡有富甲陽朔的趙家堂;這裡有留學海外並寓居加拿大的造船主趙元典博士……至現代、當代興坪漁村在外任縣(知事)、處長以上官員的達20餘人。

19

興坪風光興坪風光

21年冬天,時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的孫中山先生,率船隊三百餘艘,從廣東溯而上,準備到桂林建立北伐大本營。到達陽朔時,孫中山作了《實行三民主主義及開發陽朔富源泉方法》的演講。漁村人趙丹瑤是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先後在國民革命軍中任營長、團長,直至戰死沙場,被追封為少將師長之職。所以孫中山先生在到達陽朔作演講後的第二天就到興坪漁村宣傳他的革命思想。孫中山還在胡漢民、張猛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該村的天水寨。在天水寨上,孫中山對秀麗的山光水色讚嘆不已,當晚即在停泊村前江中的船上宿夜,並親筆題寫“天水寨”三字,次日才帶船隊去桂林。

1998年7月2日下午4時,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及夫人一行,從桂林乘船而下,到達興坪漁村參觀訪問。柯林頓對興坪漁村典型古樸的中國農村風貌頻頻點頭讚許,他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古老的馬頭牆,漫步在幽深的小巷中,被那些雕花門窗深深吸引,忍不住駐足撫摸,愛不釋手。在參觀了村民趙家仕的小賣部後,柯林頓說:“我祖母是開小賣部的,我喜歡看小賣部”,隨後主動與趙家仕全家合影留念。在興坪漁村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參觀,柯林頓對在場的村民和記者說:“在這裡我要對新聞單位和幫助我們的中國人民說,在江澤民主席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生活將越來越好,生活變得像鮮花一樣美好”。柯林頓總統訪問興坪漁村,世界各大傳媒爭相報導,使小小興坪漁村名揚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