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

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

農團生態旅遊風景區地處自貢市區西南邊緣,距自貢市區18公里,交通、通訊十分便利。風景區內均屬深丘地貌,一般海拔400-480米之間,屬岷江流域越溪河水系溜根河的發源地。全鄉範圍內無污染企業,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自然人文景觀各具特色。1999年6月,經省、市有關專家考察評定,批准農團成為四川省第一個地市州級態示範區2000年又被確定為中國天然林重點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潛力極大。

簡介

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

農團生態旅遊風景區地處自貢市區西南邊緣,距自貢市區18公里,交通、通訊十分便利。風景區內均屬深丘地貌,一般海拔400-480米之間,屬岷江流域越溪河水系溜根河的發源地。全鄉範圍內無污染企業,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自然人文景觀各具特色。1999年6月,經省、市有關專家考察評定,批准農團成為四川省第一個地市州級態示範區2000年又被確定為中國天然林重點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潛力極大。

環境介紹

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

鄉內屬大陸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濕潤涼爽。多年平均氣溫17.1攝氏度,夏季最高氣溫36攝氏度,冬季最低氣溫2攝氏度,平均日照1106小時,平均無霜期300天左右,年降雨量1100餘毫米。全鄉總面積23.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耕地少,林地和宜林地占主體,全景區現有林地25000多畝,森林覆蓋率已達70%,林大多為混交林,以馬尾松油茶杜鵑類為主,有植物品種300餘種,林間鳥獸達200餘種,白鶴野雞貓頭鷹山鷹野兔野豬野貓等中國保護鳥獸常在林間出沒。

農團旅遊開發區管委會在市、區的支持下,已著手規劃,開發海灣資源,自貢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已完成農團旅遊開發的總體規劃,共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個大類六個小類五十個景點。一級自然景點8個,二級自然景點12個,三級自然景點9個,一級人文景點2個,二級人文景點8個,三級人文景點11個,有湖平如鏡、水曲如龍、靜影沉壁、翠色浮空、幽深曲折、引人入勝的飛龍峽,有尖削的印把山、陡峭的箱子岩、奇異的老鷹岩、壯美的鑼鼓山獅子山、神秘的穿山洞道士洞象鼻洞豬嘴洞,還有險要的保全寨大寨子、清幽的長恩寺草堂寺玉潭寺九重寺。景區內還建有革命歷史教育基地,李仲權烈士、盧德銘烈士、本鄉的郭重學烈士、李筱亭老前輩的事跡陳列,供遊人瞻仰。

為配合市“南國燈城”的建設,提升自貢市優秀旅遊城市形象,加強旅遊服務準備工作,市旅遊局要求自貢市內各旅遊景點和A級景區,要加強硬體軟體建設,強化景區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升景區環境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為第十四屆國際恐龍燈會的順利舉辦,為中外遊人來市旅遊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為保障旅遊服務準備工作的順利開展,切實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市旅遊局專門下發了自旅發[2007] 115號通知檔案,要求從“組織領導、改善硬軟體、提升服務、確保全全、加強宣傳”等五個方面進行貫徹實施,並將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上報,市旅遊局將於1月上旬組織檢查。

當地交通

自貢地近成渝鐵路和公路於線中部,交通較為方便。隨著城市鐵路公路客運等交通設施的改擴建和程控電話、數字微波通訊工程、引水工程以及一系列文化、體育、商貿、旅遊設施的興建,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可以相信,鹽都自貢不僅將作為工業名城繼續煥發青春,而且將作為一個別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城市迎來更多的海內外佳賓。

風味小吃

富順香辣醬是採用富順名小吃??豆花蘸水的傳統工藝結合先進的科學保鮮技術,精選辣椒花椒胡椒芝麻植物油及名貴自然香料精工配置而成。具有川味的麻辣香特點,味美色鮮,回味悠長,營養豐富,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能。是烹調各種川菜及各種冷盤、麵食的理想調料,是居家旅遊的方便佳品,是饋贈親友的最佳食品。

景區特產

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

自貢龔扇

自貢市工藝美術工業總公司工藝美術廠生產的中國竹絲扇,始於龔氏,故俗稱“龔扇”已逾百年歷史。

遠在清末就享譽朝野,清末光緒年間“龔扇”被選送進皇宮,光緒皇帝賜名“宮扇”。1886年在四川勸業道周孝懷創辦的寶川局“賽寶會”上一舉奪魁,獲光緒皇帝頒發金質獎章。

“龔扇”編制工藝複雜,其選料之精,做工之巧,藝術品質之高堪稱舉世無雙,被世人譽為藝術珍品。

製作時須採用質優黃竹,經幾十道工序加工,使竹質由表變淺黃,製成薄0.01-0.02mm左右,纖細伸直,透明瑩潔,細若髮絲的竹絲,然後以竹絲對照名家字畫用1000根以上竹絲,經緯交錯,匠心獨運,以巧奪天工的 獨特技藝,形神兼備地將圖案編制於扇面之上。扇面圖案精美,承原作之神韻,柔似綢綾,薄如蟬翼,敲擊扇把有如鼓鳴。就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也誤識為素絲織錦,拍案叫絕,譽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

自貢扎染

古稱“蜀頡”的扎染藝術,是天府之國的工藝奇葩,自貢更為主要的產地。自貢扎染工藝性強,以針代筆,色彩斑斕,款式多樣,扎痕耐久。近年研製的絲綢等質地的多色套染,永雋雅秀、韻味天成,圖案設計富於情趣,特色濃郁。

景區燈會

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自貢農團生態旅遊景區

氣勢壯觀、規模宏大,燈景交融,是自貢燈會的總體特色。

瓷器,普普通通的日用品,用它裝萊、盛飯是人人都感到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用它來紮成燈具,就是自貢人的獨出心裁了!瓷器龍,用兩萬多件日用瓷器餐具扎制,那顆龍牙是倒豎起來的湯勺,那飄忽的龍鬚,是一串串小酒杯,那蜿蜒的龍身則是一排排扣起來的青花玲瓏碗所構成。彩燈閃爍之時,仿佛龍的血液在流動。一位觀眾在留言薄上寫道:“用瓷器餐具做成如此漂亮的燈,真是奇巧、奇妙!”

青黴素小瓶經過精細的清洗,再用複雜的流程配製出的彩色水灌注,就製成了晶瑩透明的“龍”、光彩照人的“孔雀”、宛若夢境的“荷塘月色”。藥瓶做成的燈,在廣州展出時,一位華僑讚嘆道:“真是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啊!”

蠶繭是制絲的原料,用它來做燈,是自貢人民的獨創。經過取蛹後的空繭,處理後粘製成栩栩如生的“龍”、“鳳”;竹子剝成薄如蟬翼的蔑片,編製成籃子、扇子,是南方人的絕活,自貢人則將它做成了內體透明的彩燈,地方風情躍然而出。那玻璃吹塑的燈、扎染料紮成的燈、鍍銀玻璃製成的燈......都表現出神奇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是自貢燈會最為顯著的藝術特色。它做到了形、色、聲、光、動的統一,成為現代彩燈的代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