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基督教

臨淄基督教

臨淄基督教是指山東臨淄地區的基督教。

概述

臨淄基督教臨淄基督教
1877年,青州基督教浸禮會派英國牧師李提摩太來臨淄傳教,先後在路家莊、堯王、大武、劉營、畢家等村發展教徒50人。1924年改為由中國籍牧師傳教,並在縣城北門裡建禮拜堂,但仍受青州浸禮會控制。到1940年,信徒發展到400人。另有長老會、靈恩會、遠東宣教會等教派,均信徒零散,無獨立組織。活動多隨浸禮會。建國後,該教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愛國方針,擺脫了外國人的控制。“文化大革命”期間,活動被禁錮,1976年逐步恢復。1984年成立臨淄區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任由市“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任兼任,在齊都鎮新建禮拜堂。到1985年底,有召口、大路、西上、大武、北高陽、小曹、金召、徐家屯、北苑、齊都教堂10個聚會點,信徒3000餘人,其中受洗禮者1000人。
1987~2002年,臨淄基督教先後按立了鄭德恩、蒙加福、常秀珍(女)三位為牧師,現都在教會任牧師。1987~1993年,愛委會主任鄭德恩牧師任二屆、三屆主任。1994~2002年,四、五、六屆主任,先後分別由程芝蘭、朱元森、謝洪禮三位執事擔任。
教會在齊都設有教堂一處,有家庭聚會點31處:北高、徐屯、朱台、羅家、李家、畢家、北羊、西上、小曹、河崖頭、石槽、王莊、榮家、於家、望寺、北劉、北龍、南塢、東召南、東召西、北金、大武、程營、劉營、金嶺、齊都、田家、北苑、王齊、堯王、聶仙。現有教徒6000餘人,受洗禮者5000餘人,由謝洪禮主持。

詳情

中華基督教會的組織形式分為四級,全國是總會,省是大會,地區是區會,縣是堂會。臨淄基督教的全稱是“中華基督教會山東大會青州區會臨淄堂會”。
臨淄的基督教由來已久,幾乎與天主教同時傳入。庚子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之前,在臨淄就有基督教活動。最初是齊陵鎮龍地村有人入教並經常活動,這是基督教在臨淄的萌芽時期,教徒、信徒較少,無組織的小型活動。1924年,基督教募捐獲得款項,在臨淄城北門裡路東側購地一畝四分(大畝,合市畝四畝六分二厘)建成房屋,正式成立了臨淄基督教堂會,開始了有組織的定期活動。臨淄基督教堂會的負責人是:1925年是中國人馮葆光,之後為皇城鎮張家村張子城,臨朐縣喜峪村馮華光、齊陵鎮劉家營村李克明,青州市苗家村潘佐武,齊陵鎮北苑村王敏惠等,至1950年。1951年以後是青州市河東村呂興元
臨淄基督教會屆青州區會領導,臨淄堂會除有負責人外還設有理事會,理事長一人是臨淄人於傳吉,其他成員通稱“組織委員”,有張志文、劉志愛、劉志信、徐道昌、劉漢明、於大開、諸振興、李進德、石興東、朝廷訓、於鹹賓等,均系臨淄人。
1951年,臨淄共有基督教堂15處,臨淄城北門裡是全縣建築面積最大的教堂,也是全縣基督教活動的中心場所,稱為“公會堂”,以下有齊陵的劉家營村、聶仙村、北苑村,皇城的於家村、鄭家六端村,路山的路家莊,梧台的北安合,召口的朱家屯、召口村、齊家莊,高陽的北高陽村,朱台的房家莊、羅家莊,水流的堯王莊等十四處教堂,亦稱“禮拜堂”。公會堂有布道員2人:臨淄城裡人孫桂林,北羊鄉許家莊人許美德(女),他們常住教堂內,還有一名會計羅保善,是朱台鎮羅家莊人,後被推為長老會長老,1963年本人要求經政府批准後出國,在模里西斯定居。
1965年,臨淄全縣基督教信徒達到697人,教徒300餘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基督教停止了公開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