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大白菜

膠州市大白菜

膠州市大白菜,是中國名產,已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為原產地證明商標。

基本信息

概述

膠州市大白菜膠州市大白菜
膠州大白菜,是中國名產,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種植歷史,遠在唐代即享有盛譽,傳入日本朝鮮後,被尊稱為“唐菜”;公元1875年,“膠州大白菜”在東京博覽會上展出,從此名揚天下。2006年4月 7日,“膠州大白菜”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為原產地證明商標
 

歷史

“膠州大白菜”以其品質優良而著稱,具有“幫嫩薄、汁乳白、味鮮美、纖維細、營養好”等優點,其品質和盛名史籍多有記載,文人多有吟頌。陳毅元帥曾在詩中讚美: “偉哉膠菜青,千里美良田”。 尤其魯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的描述,更彰顯了“膠州大白菜”的尊貴。
目前,膠州大白菜在我市的三里河、膠河、墨水河、膠萊河、大沽河、洋河兩岸廣為種植,面積6萬畝左右,其品種也由原來的大葉、二葉、小葉三個品系發展到現在的多個系列雜交種,可春、夏、 秋三 季種植,周年供應市場。1999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優質產品; 2003年,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2005年,被評為青島市“消費者喜愛的名優農產品”;2006年,被認定為有機轉換產品。
大白菜是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創造性的特產蔬菜之一。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價格便宜、四時有售,故有“菜中之王”的美譽。據化驗分析測定:大白菜中含有的鈣,比番茄高5倍,比黃瓜高1.9倍。 維生素C含量比黃瓜高4倍,比番茄高1.4倍。它還含有較高的胡蘿蔔素,比黃瓜高1.8倍。齊白石老先生曾親自為其作畫並提有“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 《本草綱目》記載:“白菜,甘溫無毒,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氣咳 。冬汁尤佳,中和,利大小便。” 我國民間流傳著很多利用大白菜治療感冒的驗方,如白菜乾根加紅糖、薑片,水煎服,或用白 菜根 3個、大蔥根7個,煎水加紅糖,趁熱飲服,蓋被出汗,感冒即愈。另外,大白菜熱量低,纖維素的含量豐富, 有利於腸道的蠕動和廢物的排出,有養顏排毒之功效,是預防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理想食品。大白菜亦可和其它食物配合製成食療菜,如白菜豆腐湯, 具有清養作用,適於高血壓患者食用;大白菜加鍋焦、蝦米製成白菜心鍋焦湯,有補氣運脾、消食止渴,制酸的作用, 適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食用;白菜豬肝湯能補肝利膽,通腸益胃。對肝病患者有輔助療效; 白菜蔥薑湯對預防感冒有一定作用;大白菜可以和粳米、肉沫、香菇等製成白菜粥,對胸中煩悶、脘腹脹悶、大小便不利患者有一定療效;白菜與薏米煮粥,有健脾祛濕、 清熱利尿的作用;白菜和綠豆芽煮湯能起到更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據美國一家專門從事癌症研究的權威機構透露,大白菜含有一種叫做吲哚-3-甲醛的化合物,其含量約占大白菜的0.01%,它能促進人體產生一種重要的酶,這種酶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另外大白菜還含有微量元素硒和鉬,硒能阻斷亞硝酸等致癌物質在人體內的生成,防止癌症的發生。 我們相信,無論社怎樣發展,科技如何進步,大白菜“百菜之王”的美譽會千古流傳,在蔬菜的王國里,會永遠展現其不可動搖的帝王風采!
大白菜,古稱菘。“秋末晚菘”被古人譽為美味。十字花科的大白菜是二年生植物。葉生於短縮莖上,葉片薄而大多數有毛,分為外葉和內葉,橢圓或長圓形,濃綠或淡綠色,心葉白,綠白或淡黃色。葉柄寬扁,二側有明顯的葉翼。葉球扁圓形到長筒形。總狀花序,花黃色。長角果,種子近圓形,紅褐色或黃褐色。大白菜又叫結球白菜、黃芽菜或包心白,原產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產量高,栽培容易,適應性廣,耐貯運,品質鮮嫩,營養豐富,既可鮮食,又能加工醃漬,為北方冬春的主要蔬菜,占供應量60%以上。大白菜的營養成分很豐富。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粗纖維以及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每斤大白菜含1.1克蛋白質,0.2克脂肪和16卡熱量。大白菜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醫食兼有的特點。中國醫學認為,大白菜味甘,性平,有養胃利水、解熱除煩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多、咽喉腫痛等症。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白菜滑腸,不可過多冷食,氣虛胃寒的人更不能多吃。
大白菜的趣聞也不少。在粵語中白菜發音為“百財”,所以廣東人送禮時常送白菜,寓意送“百財”,喜慶又實惠。年節的宴會更是每桌必備大白菜,取“財源廣進招百財”之意。最貴的大白菜是出現在第二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上的一棵巨大的玉石白菜,售價22.8萬元,真是“百財”之首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