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胃炎

腺胃炎

腺胃炎一種以雞採食量低,生長不良、消瘦、整齊度差,糞便過料等外觀症狀以及腺胃腫大如球狀,腺胃黏膜潰瘍、脫落、肌胃糜爛為主要特徵的流行病,發病雞群病死率可達30%~50%,並且病程長、死淘率高,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基本信息

概述

腺胃炎腺胃炎
家禽傳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種以家禽生長不良、消瘦、整齊度差,過料等外觀症狀、腺胃腫大,或腺胃乳頭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潰瘍、脫落、肌胃內金和肌胃黏膜面火山口樣潰瘍、肌胃糜爛為主要特徵的流行病。該病的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不盡相同,病原說法不一;自1978年在荷蘭首次被報導外,世界各地均有此病發生;給養殖業帶來巨大危害,不容忽視。

目前在市場上傳染性腺胃炎的病例頻頻發生,治療困難,給養殖業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幾乎所有發生腺胃炎的雞群中都能分離出病毒,某此地區腺胃炎又稱為腺胃型傳支,該病廣泛發生於東北、華北、華南各省。

流行情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是以季節更替時發病率高,全國各地都有該病發生的報導,在我國北方地區表現更為明顯。發病日齡不定,最早在3日齡的雛雞中就可以表現,在16周的種雞也時有報導。但發病日齡多集中在10~60日齡。腺胃炎可發生於不同品種的蛋雞和肉雞,以蛋雛雞、肉雛雞和青年雞多發,其次為肉用公雞和雜交肉雞。

發病原因

傳染性因素

(1)雞痘尤其是眼型雞痘(以瞎眼為特徵),是腺胃炎發病的重要原因; 

(2)不明原因的眼炎:如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各種細菌維生素A缺乏或通風不良引起的眼炎,都會導致腺胃炎的發病; 

(3)一些垂直傳播的未知病原或被特殊病原污染了的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該病發生的主要病原,如雞網狀內皮增生症(REV)、雞貧血因子(CAV)等; 

(4)上皮細胞的腺病毒包涵體、呼腸孤病毒感染是組胺發病機制中的因素之一 

(5)厭氧菌,如梭狀芽孢桿菌有時也是潰瘍性腸炎和壞死性肝炎的繼發感染因素。

非傳染性因素

飼養密度過大

雛雞早期育雛不良,雛雞運輸時間長,脫水等是此病發生的誘因。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飼養因素對腺胃炎病發生的嚴重性及死亡率有關係,這種病常也見於那些經常使用墊料的雞場,經常注射抗生素特別是四環素也能誘發腺胃炎。

營養因素

飼料營養不良、硫酸銅過量、日糧的胺基酸不平衡、日糧中的生物胺、低纖維素日糧、真菌毒素、黴菌毒素等誘發腺胃炎。

日糧生物胺

日糧組分中,比如在魚粉、玉米、豆粕、維生素預混料、脂肪、禽下水粉、肉骨粉,可發現高水平的日糧生物胺,比如組胺3HT 、5HT、多巴胺、肌胃糜爛素和5-羥色胺。生物胺是胺基酸分解代謝中脫羧化作用的產物,對動物有毒性作用。動物副產品粉變質可產生大量的生物胺。組胺是家禽飼料中的微生物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對組氨酸進行脫羧化而產生的。雞發生組胺中毒會導致生長緩慢、羽毛生長不良以及腺胃腫大。雞的組胺中毒一般都與採食含高水平組氨酸的魚粉有關,日糧含0.4%~0.5%的組胺就可造成永久性的生長遲滯並產生其它有害作用。然而,攝入較低水平的生物胺的後果有可能在日糧中其它因子的作用下而增強。

肌胃糜爛素

肌胃糜爛素是魚粉加熱過度致使其中酪蛋自和組氨酸發生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它可使雞的肌胃發生糜爛和潰瘍。腺胃腺泡中的細胞會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原,腺胃腺體的任何病變都會干擾胃蛋白酶的分泌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利用,結果造成雞的生產性能和飼料利用率低下的後果。這還能解釋為什麼患有腺胃炎疾病的雞會在糞中排出未經消化的飼料。

流行特點

腺胃炎腺胃炎
1、家禽傳染性腺胃炎在全世界均有發生,在我國家禽傳染性腺肌胃炎可發生於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家禽(雞、鴨、鵝、鴿、鵪鶉等禽類)。

2、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3、本病在我國,近一兩年來呈現出爆發性增長,全國各地均有發病,且發病日齡越來越小,病症越來越嚴重,且發病後腺胃的腫脹、潰瘍變得不如以前發病那么明顯,而肌胃的潰瘍等病變卻越來越嚴重,並發或繼發的疾病所帶來的死亡越來越高。

4、本病以前主要感染蛋雞,而近一兩年來水禽()、珍禽(鴿鵪鶉、野雞、山雞、鴕鳥)也都開始發病,且發病的嚴重程度不亞於雞和肉雞;目前本病在家禽養殖雞場的發病比例高達90%以上。

5發病的禽群生長嚴重受阻,參差不齊,群體與標準日齡值相差甚遠。

6、很多養禽場同一日齡兩批不同品種或來源的禽苗,一批發病一批不發病。

7、本病容易繼發大腸桿菌支原體、新城疫、流感、球蟲等疾病,若繼發其他疾病,則發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8、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如繼發感染真菌可引起輕度的死亡,如繼發感染禽流感可引起大量死亡。

臨床病狀

1、直升飛機羽(或叫螺鏇槳狀羽毛):即翅膀翼羽基部不完全斷裂,斷裂羽毛與體軀垂直,象飛機螺鏇狀。病雞食慾減退生長停滯,羽毛粗糙缺乏光澤蓬亂,體重僅為健康雞的1/10--1/20。病雞初 期表現精神沉鬱,畏寒,呆立,縮頭垂尾,採食和飲水急劇減少。後期可拖很長時間,最後由於采不到食,病雞極度消瘦、蒼白,逐漸衰弱而死。

2、神經症狀:多發生於發育較好的雞群。病初表現腳軟,蹲地啄食,而後兩腳癱瘓完全不能站立。病雞側臥兩腳顫抖朝向一側或前後(左右)叉開,頭須向後捲曲或一側捲曲,並出現作後翻滾動作。體溫不高,常在1 ~2天內死亡。

3、腹瀉:病雞排黃白色稀糞,餵變質魚粉的病雞還發現體溫升高至43~44℃. 由於飼料轉化率低,消化不良,糞便中可見到未消化的飼料顆粒。

4、水腫:氣溫較高季節或飼養較良好的雞群發病常可見水腫症狀,在頭部、下頜部、翅膀的臂部、下腹部等部位出現藍紫色水腫。

5、皮膚蒼白:病雞冠、嘴、腳顯得蒼白。

6、雞群雞隻大小參差不齊:部分病雞逐漸康復,但體形瘦小,不能恢復生長,因此雞群雞隻大小參差不齊。

解剖症狀

病禽腺胃肌胃病變具有特性:病禽腺胃腫大,嚴重者腫大如桌球狀,外觀與肌胃體積比不是正常的1:4-5,而是2:3甚至是1:1,或腺胃乳頭扁平甚到消失,或腺胃大過肌胃,手感變硬,切開見腺胃壁增厚、水腫、呈月牙狀、指壓可流出清亮液體,腺胃黏膜腫脹變厚、乳頭腫脹、出血、潰瘍,有的乳頭己融合、界限不清,嚴重的出現火山口樣的潰瘍直至穿孔。肌胃內金增厚變硬易裂開,肌胃內金近腺胃側有潰瘍線,兩側或中間部分出現條紋或潰瘍灶,嚴重的可見穿孔或呈火山口樣。胸腺、脾臟及法氏囊嚴重萎縮,腸壁變薄無物、腸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糞便呈腹瀉,過料、顏色發暗。

根據腺胃、肌胃的潰瘍程度,將腺肌胃炎分成六度感染:

一度感染:肌胃雞內金靠近腺胃側有白色潰瘍線;

二度感染:兩側中間部分出現紅色條紋或潰瘍灶;

三度感染:出現未破潰的潰瘍灶;

四度感染:出現了破潰的潰瘍灶;

五度感染:潰瘍灶破潰的程度較深,呈火山口樣;

六度感染:最嚴重,潰瘍灶近乎穿孔或己經穿孔。

常見併發症

雞痘、肌胃萎縮糜爛、壞死性腸炎等。現已證實非SPF來源的雞痘疫苗或雞痘野毒都含有網狀內皮增生病毒,是雞痘並發腺胃炎的主要原因。腺胃炎伴隨肌胃糜爛,主要是由於飼料中的生物胺、黴菌毒素及腺病毒、呼腸孤病毒共同引起了腺胃肌胃病變的。如果該病出現並發潰瘍性腸炎或壞死性炎,則一定與厭氧菌梭狀芽抱桿菌感染有關。

預防及治療

隨著夏季的到來,高發病率的腺胃炎、肌胃炎問題對於其預防存在一些誤區,往往我們認為在夏季飼料容易發生霉變,添加脫霉劑類產品即可,這只是針對其中的一方面——黴菌毒素起作用!

但是對於病因的源頭——黴菌往往容易忽視!氣溫升高、濕度增加的適宜環境條件下,黴菌也開始活躍,除產生大量的黴菌毒素外,其自身也存在許多危害。

因此,我們針對肌胃炎、腺胃炎的預防及治療措施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環境條件的改善及管理:保溫的同時也要注意通風,注意早期濕度不要太大。料盤、水盤的定期清理、消毒,防止黴菌產生並被小雞採食。

2.不使用霉變飼料。當飼料質量不是很好時添加脫霉劑類產品預防。

3.使用殺細菌真菌(真菌包括黴菌)的藥物,殺滅黴菌,減少黴菌毒素的產生。

4.在發生肌胃炎、腺胃炎時,除了吸附黴菌毒素、殺滅黴菌外,同時要修復胃腸道,恢復消化道機能,保證良好的消化吸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