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葡萄糖

腦脊液葡萄糖

腦脊液葡萄糖是一個醫學辭彙,指的是正常腦脊液中葡萄糖與血液中葡萄糖呈恆定的比值。

腦脊液葡萄糖介紹:
正常腦脊液中葡萄糖與血液中葡萄糖呈恆定的比值,過去認為是由於血腦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後來認識到這種通透並不是簡單的彌散,而是膜運轉,稱為攜帶運轉或攜帶彌散,腦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決於以下幾種因素:①血液葡萄糖的濃度;②血腦屏障的通透性;③腦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④攜帶運轉系統的功能。
腦脊液葡萄糖正常值:
嬰兒3.9~5.0mmol/L;
兒童2.8~4.5mmol/L;
成人3.6~4.5mmol/L。
腦脊液葡萄糖臨床意義:
(1)減低:
①腦部細菌性或黴菌性感染: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膜炎。
②腦寄生蟲病:腦囊蟲病,錐蟲病,血吸蟲病,肺吸蟲病,弓形體病等。
③腦膜腫瘤:彌散性腦膜腫瘤浸潤時減低,甚至消失,淋巴瘤,神經膠質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胃,肺,乳腺和胰腺癌轉移至腦膜時也可使腦脊液葡萄糖減低。
④低血糖:低血糖性昏迷,胰島素過量。
⑤神經梅毒:梅毒性腦膜炎和麻痹性痴呆。
(2)增高:
①腦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因血液進入腦脊液,損害丘腦下部,影響碳水化合物代謝。
②丘腦下部損害:急性顱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腦病,感染中毒性腦病,腦炎,腦出血(尤其是腦室出血),瀰漫性腦軟化等。
③急性顱腦外傷和中毒等影響腦幹。
④糖尿病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後,精神分裂症等。
⑤早產兒和新生兒。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腦脊液中葡萄糖早期減低最為明顯,甚至測不出來,結核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腦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多發生在中,晚期,且葡萄糖含量越低預後越差,病毒性腦膜炎時腦脊液中葡萄糖多為正常。

嬰兒3.9~5.0mmol/L 兒童2.8~4.5mmol/L 成人3.6~4.5mmol/L
增高:糖尿病,靜脈輸入葡萄糖後,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等。 降低:低血糖症(胰島素瘤、糖原累積病等),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神經梅毒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