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不足

腎陽不足

腎火弱的人就會感到身體寒大:表現為,腿腳寒涼難受。實際腎陽不足對人體臟器功能也影響很大。女性腎陽不足的表現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等症狀。男性腎陽不足的表現有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寒冷,畏寒,四肢冰冷,精神萎靡等症狀。水谷精微化生減弱,因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陽,脾腎陽虛,則運化功能失職,可見下利清谷、五更泄瀉等。

基本信息

病因

腎陽不足腎陽不足
多由素體陽虛,或年高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
腎臟水中有火,陰中有陽,陰平陽秘,功能正常。其病則主要表現為水火陰陽失調,但水火陰陽失調又有虛實之分。因邪實而發病者屬實,如外感寒濕,或濕熱困於腎,病多為實,實證日久則由實轉虛。因正虛而發病者屬虛。腎虛有陰陽之別,精虧氣虛之分。但腎虛日久,必致由陰及陽,或由陽及陰,而成為陰陽兩虛之證。腎為人身陰陽之根。腎臟病變與其他臟腑的關係甚為密切。五臟之傷,久必及腎,而腎病又必影響其他各髒。

臨床表現

腎陽不足,中醫又稱腎火弱,腎火弱的人就會感到身體寒大:表現為,腿腳寒涼難受。 實際腎陽不足對人體臟器功能也影響很大,包括小腹寒涼,子宮胞冷,陰囊濕冷等。同時也影響相應的骨質,肌肉等功能,並容易誘發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等。 腎元陽不足並伴有氣血不暢的人,會在冬天及氣溫下降時,感到四肢極度寒涼,尤其以腿腳為甚。

男性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長、餘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自汗;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虛喘氣短、咳喘痰鳴;五更腹瀉,或者便秘;身浮腫,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腫;小腹牽引睪丸墜脹疼痛,或陰囊收縮,遇寒則甚,遇熱則緩;鬚髮易脫落、早白;形體虛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則色青白無光或黧黑。

女性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慾減退、宮冷不孕、白帶清稀;氣滯血瘀導致沖任不通,月經失調或行而不暢,經常小腹脹痛;月經期延後、量少、色暗、有塊或痛經;子宮、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腫、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統感染、婦科炎症等疾病;易導致更年期提前;虛喘氣短、舌白胖大或有齒痕;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瀉,或者便秘;形體虛胖或羸瘦;面色蒼白或黧黑,易生黃褐斑、粉刺、痤瘡、過敏等皮膚問題。

辯證施治

養腎宜分陰陽

腎陰虛的主要症狀有:腰膝部位酸痛,頭暈或耳鳴,聽力下降,口乾咽燥,煩熱,手足掌心發熱,晚上出汗,大便乾結,男子遺精。脈搏細弱無力或脈搏細弱快速。舌體紅,舌苔少。腎陰虛證,往往有陰虛火旺症狀。
腎陽虛的主要症狀有: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寒冷,畏寒,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小便不順暢或失禁遺尿,男子性功能下降,更可有陽痿,女子不能懷孕,有時還出現水腫。脈搏細弱或要重按才能觸到細弱的脈搏。舌體胖大,有白色舌苔。腎陽虛證,往往有陽虛而寒的症狀。

理療分析

①腰部是督脈和膀胱經的循行之處,腰酸背痛主要與督脈和膀胱經經氣不暢有關,長期保持同一種姿勢,加之風寒外襲,使腰背部經絡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此種亞健康與腎氣虛損密切相關,“腰為腎之府” ,針對經絡不暢患者可用“扶陽罐”溫刮,配合“固腎扶陽素”,向上推揉督脈自腰陽光至至陽穴,再沿膀胱經向下推揉至秩邊穴。
②腎虛導致腰部脈絡失於溫煦,濡養,也會導致腰痛。扶陽罐溫灸相應穴位及溫刮溫刮相應經絡,可扶正固本,補益肝腎,疏通經絡,祛風除濕,緩解肌肉疲勞與痙攣,從而緩解腰酸背,用扶陽罐溫灸腰俞、腰陽關、命門、腎俞、腰眼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