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萼黃耆

脹萼黃耆

脹萼黃耆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常生於山地草原砂質土壤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中國植物志第42(1)卷||LEGUMINOSAE||Sect.LaguropsisBunge||AstragalusellipsoideusLedeb.
脹萼黃耆AstragalusellipsoideusLedeb.
271.脹萼黃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圖版91:1-7
AstragalusellipsoideusLedeb.Fl.Alt.3:319.1831;BungeinMem.Acad.Sci.St.Petersb.VII.15(1):237.1869;Pet.-Stib.inAcataHOER.Gothob.12:68.1937-1938;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373.1955;A.N.Vasa.inPavl.Φπ.Казахст.5:322.t.41(2).1961;S.B.HoinBull.Bot.Res.3(4):59.1983.——Adilutusauct.nonBunge:內蒙古植物志3:208.圖版105.1977;中國沙漠植物志2:291.1987.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高13-20厘米,被銀白色絹狀毛。根多數,纖維狀,木質化。莖極短縮,不明顯。羽狀複葉有9-21片小葉,長7-15厘米;葉柄與葉軸等長或短1/2,托葉下部與葉柄貼生,上部披針形,被白色伏貼毛;小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毫米,先端急尖或鈍圓,兩面被銀白色伏貼毛。總狀花序卵圓形,生8-30花;總花梗較葉短,稀與葉等長。被白色伏貼毛,有條紋;花梗極短;苞片線狀披針形,被白色、有時混生黑色的緣毛;花萼管狀,長約10毫米,果期卵狀膨大,長達16毫米,萼齒鑽狀,長約為筒部的1/3-1/2,被黑、白色混生、半開展的短柔毛;花冠黃色;旗瓣長20-24毫米;瓣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微凹,中部微縊縮,瓣柄不明顯,翼瓣較旗瓣短,瓣片長圓形,先端微凹,較瓣柄短,龍骨瓣長15-18毫米,較翼瓣短,瓣片較瓣柄短。莢果卵狀長圓形,長12-15毫米,寬約4毫米,革質,假2室,密被白色開展毛。花果期5-6月。

產地分布

產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生於山地草原砂質土壤上。中亞、阿爾泰、西伯利亞也產。

模式標本

采自齋桑額爾齊斯河附近的阿爾卡烏爾和多朗卡拉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