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派

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因其發動者胡斯得名。15世紀初,胡斯提出改革教會,反對教會斂財腐化,主張用捷克語舉行儀式,教徒可領餅酒等,1415年被處以火刑。改革的擁護者把反天主教與爭取民族解放結合在一起,掀起了胡斯戰爭。胡斯運動主要有兩大派,以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為主的激進的塔波爾派,以及代表中小貴族和上層市民利益的溫和的聖杯派。兩派曾共同對敵,挫敗了德國皇帝組織的十字軍的五次進攻,最終分裂,聖杯派與教皇妥協,塔波爾派拒絕妥協,其根據地於1452年被攻陷,戰爭方告結束。胡斯運動的殘餘成員後來組成波希米亞弟兄會,成為一個長期活動的教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