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遺

肥遺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旱魃之兆。據說肥遺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山麓的怪蛇,有一個頭、兩個身體、六條腿和四隻翅膀。也有傳說稱肥遺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另有同名遊戲、霹靂布袋戲虛擬人物肥遺。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最早記錄在《山海經》之西山經中:華山上有一種名叫“肥遺”的怪蛇,它一旦出現,便預示將有大範圍的旱災。【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不過民間記載的這種動物,和山海經的記載稍有不合!
明人朱國楨《誦幢小品》卷三一記載,萬曆十四年,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縣)先民在山林中碰見一條長著六隻腳的大蛇,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肥遺。【萬曆丙戌1586年,建昌鄉民樵于山,逢一巨蛇,頭端一角,六足如雞距,見人不噬亦不驚。民因呼群往視,亦不敢傷;徐徐入深林去。《華山記》云:“蛇六足者,名曰肥遺,見則千里之內大旱!”戊子,己丑之災,其兆已先見之矣。】
另據光緒《京山縣誌》卷一記載,明代末年,湖北京山縣一民宅水溝中,亦曾發現這種“六足如雞距”的怪蛇。【崇禎六年癸酉1633年,彭楊畈民家溝中見蛇出,長六尺,圍尺許,身紅綠色,六足如雞距,不噬人。郝楚望曰:“肥遺也,主千里旱。”果驗。】
另有說法,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這種叫肥遺的鳥實際上是我們所說的黃鸝鳥。按照《山海經》之西山經中描述英山附近的時候,提到“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說這種鳥長的像鵪鶉,黃色的身子,紅色的嘴。查看鵪鶉和黃鸝的圖片,不難看出黃鸝長得很像鵪鶉,而且“黃身而赤喙”。特別的,黃鸝的叫聲類似Lwee,與“肥遺”兩字的音很類似,古人用黃鸝鳥的叫聲為黃鸝命名很常見。同時在中國很多地方H和F發音不分,H與F不分的時候“黃鸝”和“肥遺”兩詞的音也很相近。
在部分小說中,肥遺為上古聖獸!
“三足,尾有分支。食之無疾。”(傳說為死後所化。)
山海經·中次十一經》有載。

兩個肥遺

山海經》中出現過兩次“肥遺”,同在《西山經》中出現,但所在山是不同的。
華山肥遺:(松果山)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英山肥遺:(石脆之山)又西七十里,曰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所以。華山肥遺英山肥遺應該是兩個明顯不同的東西。

華山肥遺

長卿的《山海經的智慧》中提到,華山肥遺可能是種蟲子,因為這個“遺”字應該是(蟲遺)。這是一個常識,蟲旁的字代表的應該是一種蟲子。
但是有個問題必須交代清楚,古人對“蟲”的理解和現在是不同的,兩棲類也在“蟲”之列,比如蛇,蛙,蜥蜴……所以“有蛇”和“有蟲”在古人眼中沒什麼區別。
所以這裡的華山肥遺應該是一種蟲子,因為只有昆蟲類才是“六足四翼”,比如山海經的智慧》中主張的竹節蟲,而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

登場遊戲

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

出現地點:水下鐵柱·方&水下鐵柱·圓
掉落物品:龍翼*5
血量:1200左右
技能:飛沙走石 傷害100+
泥沼 單體降低敏

轅劍叄外傳:天之痕

代碼:8092
種類:魔獸
等級:50
屬性:火陰
生命:1130靈力:250
體力:0
攻擊:843
防禦:86
敏捷:67
招式:血魔蝕主炙炎鏇流
出現地點:赤貫星
可獲經驗:60
可獲金錢:56
可獲物品:—
可偷物品:靈樞玉液
護駕加成:
生命:0
靈力:0
體力:0
攻擊:+3
防禦:+13
敏捷:-4
力量:0
耐力:0
智慧:0
召喚消耗體力:182
符鬼可學仙術:血魔蝕主 炙炎鏇流
煉化:
作為祭品:(略)
作為產物:(略)
說明:在太華之山上有一獸,六足四翼登山之人如見之則天下大旱以。

霹靂布袋戲虛擬人物

霹靂布袋戲角色
神州四大支柱之一「極封靈地」護柱聖獸,力大無窮,吼聲盪人心魄,外型如怪物,能伏地滑行,全身散發沛然聖氣,擅操弄空間變化讓闖入者自相殘殺。
名稱:肥遺
性別:男
身份:極封靈地聖獸
初登場:霹靂神州II之蒼玄泣第16集
退場:霹靂神州II之蒼玄泣 第23集(死於銀鍠朱武)
根據地:極封靈地
同夥:帝鵬逆龍(護柱聖獸)
武學:大聖之平、萬代平武、大平聖武關
兵器:大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