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腸

肥腸

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豬大腸適於燒、燴、鹵、炸,如“澆大腸段”、“鹵五香大腸”、“炸肥腸”、“九轉肥腸”、“炸斑指”等。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血痢髒毒的作用,古代醫家常用於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豬髒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於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

基本信息

營養價值

肥腸肥腸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適宜人群:適宜大腸病變,如痔瘡、便血、脫肛者食用;適宜小便頻多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感冒期間忌食;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亦忌。

製作指導

豬大腸適於燒、燴、鹵、炸,如“澆大腸段”、“鹵五香大腸”、“炸肥腸”、“九轉肥腸”、“炸斑指”等。

食療作用

豬大腸性寒,味甘;有潤腸,去下焦風熱,止小便數的作用。
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血痢髒毒的作用,古代醫家常用於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豬髒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於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

藥用價值

《千金.食治》:豬洞腸,主洞腸挺出血多者。唐盂詵:主虛渴.小便敷。
《本草圖經》:主大小腸風熱。《本草綱目》:潤腸治燥。《隨息居飲食譜》:外感不清,脾虛滑瀉者,均忌。

清洗豬腸

⒈將豬腸放在淡鹽醋混合溶液中浸泡片刻,摘去髒物,再將其放入淘米水中泡一會兒,然後在清水中輕輕搓洗兩遍即可。
⒉將豬腸翻卷過來,然後將洗淨的蔥結搗碎,按照蔥結和腸1:10的比例放在一起搓揉,直至無滑膩感時,反覆用水沖洗,異味即除。3、用酸菜水洗豬腸,只需兩次,其腥臭味便可基本消除。4、把肥腸用半罐可樂醃半小時,再用淘米水搓洗,能迅速洗去大腸的異味。

相關食譜

青椒肥腸

原料:青椒六個,肥腸500克,配料有大蒜、姜、高湯,佐料有油、鹽、醬油(生抽、老抽)、糖、雞精。
準備工作:把肥腸放入水中煮,直至用一根筷子可以戳開,煮時,可以加點鹽,讓它慢慢進點味,等水開後,注意把那肥腸出的末給剔掉,這樣肥腸的味道不會那么嗆鼻啦。在煮肥腸的時候,可以把青椒給切了,切成長條狀,稍粗。青椒最好買辣的,如果不辣的話呢,就要備有乾辣椒。大蒜也需切成粒和片兩種,姜切為絲……時間到,把肥腸從水中撈出,呵呵,很燙,小心!用滾刀法切成塊,這樣會好吃些。
製作:加油進鍋,可以先放點鹽,這樣在把菜放進鍋時,不會有太多的油濺起。油熱放粒狀大蒜,爆一下,然後加進青椒,翻炒幾下,放點高湯,燜一會!之後放鹽,由於之前已經放了少許鹽,所以放鹽時小心,別放多了。青椒炒成五成軟,加點雞精起鍋備用。然後洗鍋並抹淨。火開大,放油,熱後放薑絲和塊狀大蒜,也是要爆一下,再把肥腸丟進去,翻炒,加糖、生抽和老抽各適量,炒勻!這時候,把備用的青椒倒進去,還是大火翻炒,當香味四溢時,也是起鍋時!
味道:香辣可口,很爽!

焦溜肥腸

材料:齊善美味腸1袋素沙茶醬1大匙、酥炸粉半小碗糖1/2大匙、香菜少量味素1小匙、醬油1/2大匙
作法:
⒈將美味腸切厚片後,加入1234炸粉和少量水拌勻後,放進熱油鍋炸1234備用。
⒉將調味料加入1大匙油炒香後,加入3大匙上湯。待湯成濃汁後,即刻倒進肥腸溜炒,起鍋前加入1小匙的陳醋,撒些香菜即成。

肥腸豆花

配料:豬腸頭、嫩豆花,郫縣豆瓣、泡辣椒、花椒、鹽、醬油、味素、姜、蒜末、香蔥、食用油、大蔥、料酒、水豆粉
特色:紅白相間的豆花菜,肥腸鮮香厚重,質感香醇,豆花滑嫩,辣而不燥,開胃爽口
操作:
⒈肥腸頭洗淨,鍋內燒水加料酒、姜、蔥、肥腸頭,煮熟後,撈出切成長條待用。
⒉郫縣豆瓣、泡辣椒剁細。
⒊鍋內下油少許把腸頭放進去煸炒,同時加花椒、姜、蔥至乾香時起鍋待用。
⒋鍋內燒油下豆瓣、泡椒、炒出香味顏色後加入高湯燒沸後去掉豆瓣泡椒渣,放入豆花進味,肥腸頭燒至腸軟入味時收汁起鍋裝盤,上面撒上香蔥花即成。注意:煮肥腸時一是要洗乾淨去掉膻味,二是要煮爛又不能過火,煸炒時要把水分煸幹才香,去掉豆瓣渣後,成菜更加乾淨,燒制時一定要燒入味,味才厚重。

熘肥腸

特點:滋味香濃,腸肥軟爛。
主料:豬淨熟肥腸250克。輔料水發玉蘭片10克,水燙油菜15克,水燙胡蘿蔔10克,水發冬菇10克。豬清油、醬油、醋、花椒水、紹酒、味素、蔥、姜、蒜、香菜梗、雞湯、濕澱粉。
製作過程
⒈把熟肥腸切成斜刀片(約一分半厚)。將水發玉蘭片、胡蘿蔔切成片。油菜切成段。蔥切成象眼塊。姜、蒜切成末。香菜切成段。冬菇切兩半。
⒉用醬油、醋、花椒水、紹酒、味素、濕澱粉、雞湯兌成汁水。
⒊勺內放豬清油,油熱八成時,將肥腸倒入勺內沖炸片刻,倒入漏勺控淨油。
⒋勺內放少量油燒熱,用蔥、姜、蒜炸鍋,放入玉蘭片、油菜、胡蘿蔔、冬菇略加煸炒,接著將沖炸好的肥腸倒入勺內,將對好的汁水烹上,再放入香菜段,顛炒幾下出勺即成。

麻辣肥腸

⒈將生肥腸同生水一起煮,肥腸變白後,即刻撈出。
⒉將肥腸切成寸長,待用。
⒊將蔥,姜,蒜切細待用。準備豆瓣,泡椒,鹽,味素,料酒,花椒粒,花椒粉
⒋將油適量倒入鍋中,待六成熱時,將豆瓣,泡椒放鍋中煸炒至出紅色,放蔥,姜,蒜,花椒粒,待出香味後,將肥腸倒入翻炒稍時,放入準備好的料酒,鹽,味素,再行翻炒,出鍋裝盤,在成菜上撒上花椒粉。
⒌將適量油倒入鍋中,燒熱,澆在成菜上即可。

水煮肥腸

材料:肥腸,大白菜(喜歡吃什麼放什麼),蔥,姜,蒜適量,花椒一小把,豆瓣,醬油,料酒,鹽,雞精,辣椒麵,花椒麵
做法:
⒈肥腸切小段,用醬油和澱粉,料酒碼一會
2,鍋里到油,油熱後,放入豆瓣煸炒,炒出香味.然後下蔥姜蒜和花椒爆香
3,加水,水沸以後,加入切好的大白菜,煮到斷生,撈出
4,肥腸溜到鍋里,待水開後,滾兩滾就可以盛出來了
5,在盛好的肥腸上撒上辣椒麵和花椒麵
6,鍋里熱油,待油開後,澆入碗裡,水煮肥腸就做好了!

辣子肥腸

原料:豬大腸500g、乾辣椒100g(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花椒20g(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薑片、蒜片少許、料酒、鹽、醬油、糖、雞精適量
製作:1、將買回來的豬大腸洗淨;
2、鍋中重新放水,加薑片料酒,再將大腸放如鍋中,將大腸煮軟涼後切小塊備用
⒊乾辣椒從中間剪開剪成兩段,放入花椒備用(圖2);
⒋鍋中下油,待油溫六層熱時倒入大腸,放點鹽,轉中火慢慢的煸乾水分至大腸有些乾然後濾乾油盛出備用
⒌將姜蒜片放入剛才的油鍋中翻炒出香,倒入準備好的辣椒和花椒,轉中火翻炒至辣椒有一點點變色後倒入先前盛出的大腸繼續翻炒一小會,放入料酒、醬油、白糖、雞精繼續再翻炒一會至辣椒變成暗紅色後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酸菜燒肥腸

食材:
肥腸、花椒、八角、乾辣椒、白酒、酸菜、紅椒、姜、油、蒜、熏制、鹽、雞精
做法:
1、豬大腸和花椒、八角、乾辣椒煮開,
2.放入一匙白酒不蓋鍋蓋,煮20-30分鐘2撈出切段,
3.酸菜切絲,紅椒姜切片方便備用,
4.鍋里放油,把肥腸煸炒至微黃乾松,
5、放入蒜乾辣椒薑片,炒出香味後放酸菜兌水淹沒食材,
6.放入生抽鹽,大火燒開,小火燜燒30分鐘,
7、大火收汁,放紅椒炒斷生,放雞精,出鍋。

豉椒酸菜爆肥腸

食材:豬腸、鹽、油、生粉、姜、酒、八角、胡椒粒、老抽、酸菜、豆豉、糖、味素、紅蘿蔔、草菇、蔥段
做法:
豉椒酸菜爆肥腸豉椒酸菜爆肥腸

1.將豬腸頭翻出內壁,清除多餘的肥脂肪與污物
2.然後用鹽粒大力來回揉搓,再用清水漂洗乾淨,
3.最後放入生粉水中浸泡再置冰櫃過夜讓去掉粘液與臊腥味,4.起沸水一鍋放些姜、酒、八角、胡椒粒、老抽大火滾,
5.放入己清洗乾淨的肥豬腸進去燜,再把豬肥腸拿出切斜片備用,6.袋裝的酸菜倒出洗凈備用,豆豉用溫水微洗過再弄碎備用,7.紅蘿蔔去皮再切片過水備用,草菇洗凈過水備用,8.熱油鍋放兩大匙油熱後大火爆香蒜片下豆豉炒香後再放豬大腸,9.料酒走鍋邊續而下些老抽、鹽、糖與味素調味拌勻,再盛出備用。10.再熱油鍋,放兩大匙油熱後大火爆香蒜片,放酸菜、紅蘿蔔、草菇、蔥段大火快炒,11.再下辣椒、鹽、糖與味素調味,下一點高湯微燜大滾後,下生粉水勾薄茨。12.再回鍋炒香的豬肥腸,再拌勻,澆些明油即可盛碟出菜。

蒜苗炒大腸

原料:

豬大腸500g、蒜苗、食油、黃酒、鹽、味素

做法:

1、蒜苗洗淨切成斷備用,熟大腸切成片備用。

2、鍋內放入適量的食油開大火。

3、鍋熱後放入大腸片快炒,然後加入蒜苗繼續炒。

4、加入適量的黃酒、鹽將菜炒熟,最加入適量的味素拌勻即可。

辣炒大腸

食材:大腸、青椒、油、蔥、蒜、乾辣椒、醬油、料酒、鹽、味素

做法:

辣炒大腸辣炒大腸

1.分別將大腸跟青椒冼淨,大腸切段,青椒切滾刀狀;

2.起油鍋,油熱後,爆蔥蒜;

3.放入乾辣椒,倒醬油、料酒;

4.將大腸倒入鍋內翻炒片刻,再下入尖椒繼續大火翻炒;

5.加少許開水,少許鹽和味素調味,大火收汁出鍋。

鹵肥腸

食材:肥腸、青蔥、姜、鹵包

做法:

鹵肥腸鹵肥腸

1.將青蔥洗淨切段,姜洗淨切片用刀背拍松;

2.取一鍋水加熱,並放入蔥段、薑片和鹵包;

3.將所有調味料都加入水中待煮開後;

4.轉小火續煮約5分鐘使香味溢出,再將煮熟肥腸放入鍋中;

5.將鍋子蓋上鍋蓋(關火悶)約3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