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派發比率

是一種專業術語,屬於商業範疇。

簡介

股息支付率又稱“股利分配率”或“股利發放率”,是向股東分派的股息占公司盈利的百分比。與自留額比率(Retention Ratio)相反。
投資者可以通過考察不同發行公司的股息支付率來發現績優公司。一般來講,股息支付率較高的公司更傾向於績優公司。

股息支付率公式

股息支付率公式,又稱現金流動測量公式(Cash Flow Measurement Formula),表示為:
 1)股息支付率公式=年度總股息/(年度淨利潤+非現金開支-非現金銷售)* 100%

股利分配率=現金股利-優先股股息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
以年為時間單位對股息支付率進行量度,其結果非常不可靠。更好的辦法是,根據若干年度的股息支付率,畫出一條趨勢線從而觀察股息支付率是起是落。
2)股利發放率=(每股股利/每股淨收益)×100%

重要意義

股利發放率指標反映普通股股東從每股的全部淨收益中分得多少,就單獨的普通股投資者來講,這一指標比每股淨收益更直接體現當前利益。由此比率變動可以看出公司股利發放政策及對未來成長的預期,股息發放率高低要依據各公司對資金需要量的具體狀況而定。股息發放率高低取決於公司的股利支付策略,公司要綜合考慮經營擴張資金需求、財務風險高低、最佳資本結構來決定支付股利的比例。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為研究

股利分配的特點

按照從歷史到現實的時間發展順序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進行考察,我們不難發現,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①股利分配形式多樣化。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主要有現金分紅、送紅股、轉增股本叄種方式,但在此基礎上又派生出將派現、送股與轉增相結合的多種分配方式,再加上配股,使我國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顯得更為複雜。
②不分配的公司多。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資產,給投資者超過儲蓄收益率的較高的投資回報,是上市公司的責任。但是,中國的上市公司狠多缺乏這種應有的責任感,每到公布年報時,一些上市公司漫不經心地用“暫不分配”就把投資者輕易地打發了,使投資者對股利回報的熱望成為泡影。
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由於沒有把投資者的利益置於應有的位置上,我國多數上市公司沒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標,在股利政策的制訂和實施上缺乏長遠打算,帶有狠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④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較多,在股利分配中占重要地位。狠多上市公司選擇了送紅股的分配方式,這也構成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大特色。雖然從整體來說,選擇現金分紅的公司要多於股票分紅的公司,但從股利金額來看,相對而言,現金股利的分配率較低,股票股利的分配率較高。
⑤股利分配往往與再融資行為相關聯。我國上市公司上市後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的主要渠道是實施配股,加之證監會對配股資格有較為嚴格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

影響上市公司分配行為的因素

影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為的因素狠多,但主要有:
1.盈利和現金流量。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是造成分紅政策不穩定的重要原因,利潤的大幅下滑自然制約了分紅的實施。在業績滑坡造成可分配利潤減少而難以實施分紅的同時,現金不足也成為不分配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支付現金股利,上市公司會有一筆支出,因此只有在公司現金充裕、短期償債能力不成問題的情況下,才會發放現金股利。一些公司雖然每股盈利尚可,但若仔細分析其財務數據,就會發現應收款占資產的一大部分,每股現金流量為負數,想派發紅利也是有心無力。
2.企業規模與股權結構。一般來說,公司股本規模越大,股本擴張空間也就越小,傾向於以現金股利的形式支付股利,從而派現的比例大,送股的比例小。小盤股股本擴張能力強,主要以送股的形式發放股利,股利支付率就越低。股權結構集中的公司傾向於低股利支付,股權結構分散的公司傾向於高股利支付。此外,不同股權結構的公司的股利分配也有一定差異,國有股、法人股控股比例較大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較低,內部人控制效應較強,並且國有股權比例大的上市公司相對於非國有上市公司放棄股利分配的可能性更大。
根據現代股利政策理論,股東們(包括大股東)為了降低代理問題所帶來的風險,往往具有較強的促使上市公司以現金方式分紅的意願。因此,大股東應是最願意獲得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了。但是,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由於一些上市公司發行上市後,大股東甚至地方政府等利益方通過各種可能的手段從上市公司獲取好處、套取現金,大股東實際上用從證券市場直接“圈錢”的方式,替代了合法地通過分紅的方式從上市公司取得現金。這也是為什麼國有股、法人股控股比例大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較低甚至不分配的原因。
3.投資者偏好。在我國,證券投資者偏愛送紅股而不喜歡現金股利,這其實是中國股市不成熟的產物。首先,上市公司狠難以現金分紅的方式滿足在二級市場上高價購進其股票的投資者的收益要求。由於占大比例的國家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其轉讓價格自然要低,而二級市場投資者所購買的股票價格一般要高於法人股價格幾倍甚至幾十倍。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一般的分紅比例,二級市場投資者所獲得的股息收益率就遠遠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而以送紅股的方式分配,雖然只是對股東權益的稀釋,但是,送紅股後,若股價能高於除權基準價,走出填權行情,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獲利空間就比派現得到的要多。即使除權後沒有填權行情,但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送紅股是以股票面值計入資本的,而一般來說,送股後每股淨資產仍超過每股面值。所以對股東來說,送股即是以低於每股淨資產的價格獲得了股票,由此形成了上市公司對股東在分配上一般採取股息率畸低或送股方式分配的局面。
4.適應政策法規的需要。上市公司為適應管理層的政策法規,特別是有關配股資格的規定,而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分配行為,如前幾年的“10%”現象。在2000年年末,為了規範上市公司的配股行為,證監會提出會考慮把現金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再籌資的必要條件。不少公司聞風而動,以防踏空政策,一改鐵公雞一毛不拔的做法,開始對投資者派現,這也是導致2000年年報公布後不分配公司減少的最主要原因。

現行股利分配行為的後果

1.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股票的市場價格是以股票的內在價值為軸心上下波動的。股票的內在價值,又以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成長性為依據,而公司的股利政策,則是衡量公司經營業績及其成長性的一個重要尺度。在西方已開發國家,股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地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但中國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儘管一些學者通過實證分析表明了“股利相關論”對中國的上市公司同樣適用,但這種相關論更多地表現為股票股利與股價的正相關和現金股利與股價的負相關關係。一些連續派現且股利支付率較高的公司,股價表現平平,股票長時間遭到市場的冷落。相比之下,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訊息出台前或出台後股價卻大幅度攀升。上述狀況的存在,違背了市場自然的和本來的邏輯,扭曲了股利政策與股價決定之間的關係,導致股價嚴重失真。
2.對投資者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是損害了投資者利益,使投資者承擔的投資風險與所獲投資收益嚴重不對稱;二是不利於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資者在企盼現金股利而不可得的情況下,只能通過股票的頻繁換手獲取短期價差以實現資本利得,而不規範的市場又在狠大程度上使投資者的這一願望能夠得到滿足。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規範的股利政策對投資者投機行為的生成難辭其咎。
3.對上市公司自身的負面影響。大量的上市公司熱衷於送紅股,不僅導致股本規模急劇擴張,原有股東利益被高度稀釋,而且使公司業績大幅度下滑,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市場形象。一般說來,股利政策規範的公司,其行為也必然是規範的。但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股價之間被扭曲的關係,對規範運作的公司卻是一種褻瀆和打擊,而對不規範的公司在客觀上則起到了某種刺激和鼓勵作用。這破壞了市場公信力,使市場無法形成客觀、公正的公司價值評價機制,並有可能因此動搖規範公司的分配理念,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

相關對策

(一)加快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最佳化工作。由國有股占主導地位的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礎。我們應儘快推出國有股減持的改革措施,最佳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消除導致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性缺陷,使投資者能夠參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
(二)強化對上市公司的教育與監管。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而股利政策的理性化程度,則是衡量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標誌。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上市公司的教育似乎比對投資者的教育更為重要。應使上市公司深刻認識培育投資者分配回報機制,對從源頭上防範和降低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促進市場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增強給投資者回報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三)加強監管力度,制定有關規範。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派現,這種做法對約束公司“內部人”行為,降低代理成本,保護投資者利益,效果相當明顯。中國應該借鑑這種做法,進行這方面的立法,通過帶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制度規則,迫使公司善待股東,引導公司逐步實現股利政策的理性化。
(四)引進國外的先進做法為我所用。比如,股票回購作為一種股利分配形式,具有現金股利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司股本擴張過快使業績嚴重下降時,通過股票回購可達到縮小股本、改善業績的目的。當然,公司實行股票回購,有可能帶來刺激市場投機,引致股價波動的負面影響。但只要制定相應的監管規則,實施嚴格監管,完全可以把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應配合對上市公司經理層實行股票期權制度,考慮允許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回購。另外,可考慮開徵資本利得稅,運用稅收的影響,打擊投機,鼓勵投資者長期持股,使股利收益與資本利得之間稅收均衡。

相關參考文獻

[1]呂長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1999,(12)。
[2]魏剛。中國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199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