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明天系創始人]

肖建華[明天系創始人]

肖建華曾被市場喻為股市一代“梟雄”的肖建華所一手締造“明天系”在國內證券市場名聲顯赫。畢業於國內名牌大學北京大學法律系的他從1993年開始,先是在北京成立四家公司,然後這些公司或自然人,又在包頭成立“包頭明天科技”、“包頭創業”和“包頭北普實業”三家公司,明天系初具規模後。於1999年9月成立了明天控股有限公司,然後通過“明天控股”先後以購買公司法人股或發起設立方式參股了黃河化工(現改稱為明天科技600091)、華資實業(600191)、寶商集團(000796)、愛使股份(600652)和西水股份(600291)等,從而在證券市場形成了龐大的“明天系”.是股市較重要的一部分。2016年胡潤百富榜,肖建華、周虹文家族以400億財富排名第32位。

基本信息

成長經歷

肖建華是公司集團“明天系”的幕後控制人。經過其多年的幕後活動,“明天系”擁有數家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公司,以及無數分布全國各地的分公司,成為中國大陸數一數二的資本操作代表。

1986年,15歲的肖建華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

1993年,肖建華創立了北京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涉足資本市場。在北大期間,肖建華認識了日後的妻子周虹文。據媒體報導,周虹文當時的戶籍雖為北京市海淀區,但在內蒙古長大。

1996年開始,肖建華著手搭建“明天系”。北京海峽恆業、北京惠德天地科貿、北京新天地等公司先後成立。北京的幾家公司成立後,肖建華即以“明天系”為投資主體,在周虹文老家包頭,相繼成立了包頭創業、包頭北普實業、包頭明天科技實業等多家公司。

1998年後,“明天系”先後參股和控制了華資實業、明天科技、寶商集團、愛使股份西水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明天科技、華資實業、西水股份3家公司位於內蒙古,3家公司的股票代碼分別為600091、600191和600291,有如“明天系”在資本市場的一支艦隊。也因此,有媒體當時曾發文稱,肖建華是繼涌金系掌門人魏東之後,王益著力栽培的第二個“學生”。

2000年後,“明天系”資本運作重點和思路從傳統產業企業轉向了金融型企業。

2004年,“明天系”通過控股太平洋證券的股東,實際控制了太平洋證券60%以上的權益。在太平洋上市前,“明天系”退出。旗下公司包頭北普實業、包頭創業及北京新天地,合計持有新時代證券47%以上的股份。此外,恆泰證券前身為內蒙古證券,也一度被明天系公司控股。此後,“明天系”通過新時代證券合併了遠東證券,通過恆泰證券合併了長財證券。退出太平洋證券後,“明天系”基本符合券商A股IPO的“一參一控”的要求。

公司經歷

相較轟然倒下的德隆系、涌金系等,肖建華隱形於中國諾大的資本市場,經過10多年的苦心經營,儼然以一種近乎無形的控制,掌握了數萬億財富。
媒體對於明天系及其肖建華本人的再挖掘,儘管費勁周折,呈現了諸多新鮮細節,但仍只能管窺冰山一角。從媒體披露的情況看,肖建華通過種種精巧設計,控制了9家上市公司,17家銀行,旗下控制的公司還包括多家證券公司、信託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等,已經是一個十足的混業金融帝國。
作為這個數萬億財富的掌舵者,竟然找不到肖建華及其夫人直接掌控痕跡。如果不是近期媒體報導滙豐銀行轉讓持有的平安保險股權給泰國正大集團,公眾才知道這個上百億交易背後的真正買家竟然是肖建華。儘管肖建華通過律師聲明否認參與此項交易,但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肖建華強大的資金調集和幾乎呼風喚雨的能力。
肖建華何以能掌控數萬億財富卻又遁形於江湖,讓人們幾乎忘記了他的存在?當然,這也是他最迫切希望的,畢竟“樹大招風”,中國人崇尚“悶聲發財”。
肖建華曾自詡要做中國的JP摩根,事實上,明天系一直在試圖做產融整合。從目前情況看,肖建華在如此短的時間積累其個人巨大的財富和控制數萬億金融資產,其“能力”早已超越了JP摩根。但我傾向於認為,與JP摩根的陽光財富和由他整合後產生的實際效果比較,肖建華充其量算是一個財富的轉移者和搬運工。
JP摩根最大的特點是整合不良企業,無論是GE的合併、卡內基鋼鐵的整合還是後來美國鐵路的系列收購案,最終都在JP摩根的手上誕生出了巨無霸的公司。這種整合或者叫產融結合最終結果都創造無比巨大的社會和個人財富,JP摩根也因此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尊崇地位。
反觀肖建華的整合或者併購,其接手經營的公司大多黯然失色甚至一地雞毛。明天系控制的St明科正在滑向退市邊緣,愛使股份主業匱乏,經營慘澹。曾經輝煌無比的浙江租賃在其經手不到3年裡竟然資不抵債,華融資產被迫無奈接盤,太平洋證券的上市更是轟動一時,成為最危險的政商關係之註解,原國開行副行長王益因此栽倒。
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眾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都已藉此迅猛生長。按理,充分掌握資源的上市公司更應該藉助資本市場平台做大做強。但遺憾的是,被明天系控制的上市公司大多沒有增長甚至負增長。在明天系“北大”和“高科技”兩大光環籠罩下,肖建華給投資者講了一個又一個華而不實甚至無法兌現的財富故事,那些曾經的豪言壯語猶言在耳,資本玩家在類似故事中完成了一輪又一輪財富的轉移。
上市公司淪為少數投機者的提款機。與那些已經倒下者所不同,明天系將資本運作到了極致——精心設計規避法律風險,苦心鑽研製度漏洞,將本應屬於公眾的財富通過少數人內部控制轉移出去。肖建華不是財富的創造者,更應該是財富的轉移者和毀滅者。從操作手法和結果來看,肖建華不太可能成為中國版的JP摩根,這似乎與時間無關。

管理經驗

肖建華深諳世界金融史和產業史。其指出,今天中國的產業結構狀況很像摩根時代的美國,即各行各業都呈現出“小、散、亂、弱”的局面,廠商林立,惡性競爭,市場秩序混亂。這種情況直接危及放款給這些企業的金融資本的安全。20世紀初,金融家J.P.摩根奮起自救,率先出面推動美國的產業大重組。正因為J.P.摩根對美國產業的貢獻,產業史上就有了那個著名的說法:“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摩根重組了新大陸。”
多年以來,肖建華一直在尋找做“中國的J.P.摩根”的機會。

明天系資產

上市公司
控股A股上市公司:ST明科、華資實業、西水股份、愛使股份
參股A股上市公司:北方創業、魯銀投資、新黃浦、ST朝華、金地集團、農產品、東凌糧油
參股香港資本市場公司:必美宜、首鋼資源、中策集團
參股台灣資本市場公司:日盛金控
曾經控股公司:上華投資(現名北控水務集團)、華陽科技(現名宏達礦業)
曾經參股公司:鄭煤機、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合康變頻、建設機械、太平洋證券、東方銀星、易食股份、宏達礦業、大商股份、同濟科技、四維瓷業、第一醫藥、粵電力、天房發展、新華人壽、天津廣宇發展、金馬集團、魯能泰山、大商股份
合作公司:維維股份
A股IPO公司:武漢中博生物、重慶亞德科技、原力動畫、貴州水城礦業、甘李藥業
券商
控股:恆泰證券、長財證券、新時代證券、太平洋證券、遠東證券(已合併)
參股:申銀萬國證券、國泰君安證券
銀行
控股:包商銀行、濰坊銀行、哈爾濱銀行
參股城商行:天津商業銀行(現為天津銀行)、廈門市商業銀行(現為廈門銀行)、泰安商業銀行、包頭大眾城市信用社、溫州市商業銀行、寶雞商業銀行、內蒙古銀行、大連銀行、錦州銀行
參股上市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深發展(現為平安銀行)
保險
控股:天安財險、天安人壽、華夏保險、生命人壽、國信人壽
參股:長城人壽、中再人壽、中再財險、新華人壽
信託
控股: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
參股: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北京信託等公司
期貨
控股:恆泰恆貨
參股:華聞期貨
已退出:浦發期貨
金融租賃
浙江金融租賃(已退出)、西部金融租賃
PE公司
新財富投資集團、北京賽德萬方、安徽合和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雲南敏行投資

明天系經歷

明天集團是由北大清華的一批大學畢業生白手起家,經過十幾年辛苦打拚,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仍在穩步發展的民營企業集團。
1995-1996年,當時聯想、方正、清華同方等一批校辦企業的成功鼓舞了我們這批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家騎著腳踏車,披星戴月,從做HP、IBM代理起家,逐步完成了原始積累。當時明天公司做電腦在中關村已有相當規模,現在IT界的許多元老、公司都和我們很熟悉。
1997-2000年左右,中國資本市場正處於大發展時期,我們抓住了機遇,投資法人股、金融股,取得了非常大的收益。
2000年以後,我們主要轉入PE投資,我們很欣賞並學習了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應當講效果很明顯。
2000-2005年,股市經歷了許多次熊市,我們由於堅守穩健投資、保守經營的策略,所以當全國證券公司紛紛破產,國家投入巨資救助證券公司時,我們沒挪用一分錢客戶保證金、沒需要國家一分錢援助,證券公司仍規範經營到現在,並且越來越健康發展。
當國有企業紛紛改制時,我們積極投資,並和地方政府一起共同把企業經營好、轉型好,我們投資入股的上市公司利稅都大幅度的提高,員工待遇都很穩定。
從1998-2013年,十幾年過去了,當地的國有企業有些已破產了,而我們投資入股的企業仍在健康發展,有些過時產業已順利轉型為朝陽產業,有些則正在轉型中,前景應當講越來越美好。
2000年左右,明天集團投資入股了許多銀行股,比如興業銀行。集團入股時成本只有1-2塊錢,後來上市升到五六十塊錢,利潤非常豐厚,我們為了支撐上市公司發展,把原來由合伙人分享的幾十億利潤裝入了上市公司,讓股東收益、政府利稅都獲得了很大的提升,上市公司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大家發現和我們有關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有金融投資,而且收益很大,這都是集團原始合伙人自己先花錢投資,為了支持上市公司,把一部分資產裝入上市公司,比如:華資實業投資華夏銀行、西水股份投資興業銀行。

操作手法

通過控制明天科技,圈到數億元資金,隨後布控華資實業、西水股份、愛使股份等四家上市公司,進而布控參股銀行、證券、能源、交通……肖建華構建了明天系巨大的版圖。
分析人士指出,明天系基本採用“軟投資”的策略,即先拿出資金入股並控制企業,然後迅速再抽逃資本金。其主要的目的在於通過搭建金融鏈條以配合其他資本運作,可以較為方便地取得信貸資金,進而緩解現實中可能存在的資金壓力,並通過控股金融機構打通產業鏈和資本鏈。
具體而言,概括其資本運作,可以分為三種手段。第一,下屬公司與上市公司交換或合資成立企業,製造業績和高科技概念。第二,下屬公司與上市公司進行合資,抽取上市公司大量資金。第三,炒作二級市場股票價格,獲利不菲。
1993年,肖建華開始進入資本市場,藉助“北大概念”和“高科技概念”,先是在北京成立四家公司,分別為北京海峽恆業計算機信息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惠德天地科貿有限公司、北京新天地互動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然後這些公司或自然人,又在內蒙古包頭市成立了三家公司。
其中,“北大明天科技”100%控股的“包頭北普實業”註冊資本為2億;註冊資本為574萬的“北京惠德天地科貿有限公司”在包頭成立了註冊資本為1.7億元的“包頭市創業經濟技術開發公司”,其中1.2億元是“北京惠德”以計算機設備出資,另外5000萬元,則以“北京北大明天資源”存放在“中國信達信託投資公司包頭證券交易營業部”的5000萬元保證金出資。
間接控股黃河化工
肖初嘗資本市場甜頭是從間接控股黃河化工,後更名為明天科技開始。
1998年7月,由包頭北普實業出資800萬元,包頭創業出資200萬元,成立包頭北普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1999年4月,黃河化工出資3000萬元收購包頭北普信息80%的股權,隨後在8月增資2000萬元,占93.3%股權,到12月則收購其全部股權,包頭北普信息成為其全資子公司,黃河化工因而具有了高科技的概念,不再是一個傳統的化工企業。
1998年12月23日,黃河化工公告,向包頭創業轉讓黃河碳素84.7%的股權,共獲得價款2094萬元,轉讓獲利1256萬元。當年黃河化工利潤總額6312萬元,轉讓所帶來利潤占當年利潤總額的31%。1998年黃河化工淨資產收益率為14%,這筆轉讓收益保證了黃河化工達到配股資格?第二年黃河化工改為明天科技,於年底配股,募集資金3.33億元。
明天系轉讓包頭北普信息獲現金收益3300萬元,增值2300萬元。這筆錢與受讓黃河碳素價格相當。兩下相減,肖沒有虧錢,黃河化工卻獲得了轉讓收益,保住了配股資格,同時獲得了高科技概念。
1999年7月29日,北京北大明天資源受讓黃河化工母公司包頭化工集團總公司47%的股權,同時將其更名為包頭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明天系旗艦企業,明天科技目前除了擁有化工、能源等資產外,還獲得大量的金融資產,包括浙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包頭市商業銀行、廈門市商業銀行、包頭大眾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股權,並對長財證券進行收購。長財證券,2002年1月由長春市財政證券公司合併長春信託投資公司而成。據悉,明天科技已經成為長財證券第一大股東。
不過,在整個融資租賃行業里占頭把交椅的浙江金融租賃被明天系掏空。
2001年11月,浙江金融租賃著手以增資擴股為目的的資產重組和股份制改造,明天系斥資近7億元,溢價收購了該企業90%的股權,成為控股大股東。後經中國銀監會查證,浙江金融租賃的股東關聯交易涉及高達20億元的資金:浙江金融租賃先將明天系的資產購為己有,然後以此資產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再將資產重新回租給明天系,同時將從銀行獲得的資金一併返還。而在整個過程中最致命的是,明天系出售給浙江金融租賃的很多資產並不存在。
巧取華資實業
華資實業是明天系布控資本市場的第二步棋。
1997年12月,包頭創業受讓包頭草原糖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包頭糖廠和包頭市電子儀器廠。1998年7月,華資實業組建,包頭創業以包頭糖廠和包頭市電子儀器廠的淨資產出資,評估值7616.9萬元,折股5501萬股。包頭北普實業出資2300萬元,折股1661萬股。肖前後出資近1億元,擁有華資實業7162萬股。包頭創業和包頭北普實業分別成為華資實業第二和第三大股東,肖當選為華資實業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8年12月10日,華資實業上市,每股發行價4.5元,共募集資金2.89億,發行後總股本為2.4億股,每股淨資產為2.23元。
目前,除了糖業與乳業資產外,華資實業最被投資者看好的就是金融資產——持有華夏銀行2.51%的股權,持有恆泰證券26.84%的股份。藉助金融資產,華資實業2007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在同比下降29.05%的情況下,公司的營業利潤同比增加160.51%,達到8427.82萬元。
此外,內蒙古烏海西卓子山第三產業開發公司也占有恆泰證券8800萬股股權。而三產公司是明天系公司西水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舉牌愛使股份
2000年7月,明天系的北京同達志遠和天天科技聯合舉牌愛使股份,與愛使股份當時的控股股東天津大港集團發生了激烈的股權之爭。
2000年9月,“愛使股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明天系”7人進入“愛使股份“董事會,曾在“華資實業”擔任過計財部部長的康喜出任財務總監。
愛使股份目前的資產主要有交通、能源和金融三大大塊。交通資產主要是控股70%的天津鑫宇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能源資產主要是山東泰山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大遠煤業有限公司及加油站,金融資產包括有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申銀萬國證券、上海銀行、銅陵市壽康城市信用社等股權。
在同一時期內,明天系以股權轉讓或其他形式先後介入寶商集團、冰熊股份、“西水股份三家上市公司。西水股份目前的主要資產是水泥業,同時持有興業銀行1.52%的股權。
取道太平洋
2004年,明天系藉助對外經貿信託的央企控股招牌,通過控股太平洋證券的股東泰山祥盛、黑龍江世紀華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實際控制了太平洋證券60%以上的權益。在太平洋上市之前,明天系退出。
與此同時,明天系還擁有不少金融類資產,如包頭北普實業和包頭創業及北新天地,合計投資2.5億元,已經占到新時代證券47%以上的股份。
有訊息說,明天系的泰安控股是太平洋證券和遠東證券的第一大股東。恆泰證券前身為內蒙古證券,也被明天系公司控股。
夢斷海吉氯鹼
導致此次明天系大撤離的主要原因是海吉氯鹼被破產重整。海吉氯鹼成立於1999年11月23日,是明天科技、蘭太實業、西水股份、內蒙古烏達發電集團等6家股東共同出資144990萬元組建的股份制企業。
當時,明天科技、蘭太實業和西水股份分別持有海吉氯鹼41.9%、6.87%和4.33%股權。截至2007年末,海吉氯鹼共有總資產23.75億元,淨資產12億元。其日前因欠烏海市電業局3000萬的債務,被烏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裁決為重整,相關資產被查封、接管,該企業或有可能破產。
套現撤離
2008年,明天系開始逐步套現。
2008年9月,明天科技發布公告,公司大股東包頭市北普實業有限公司通過上證所大宗交易系統,將其持有的明天科技無限售流通股33,652,600股全部轉讓給正元投資有限公司;而3.02元/股的轉讓價格甚至遠遠低於公司每股淨資產。
明天系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西水股份同時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新天地互動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90%的股權也被轉讓給了正元投資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