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衄

肌衄

肌衄,是症名。非外傷之膚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稱紅汗。本症見於凝血酶原缺乏、毛細血管病變、血友病等疾病。

介紹

肌衄肌衄
證名。非外傷之膚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稱紅汗。《證治要訣·諸血門》:“血從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氣血虧虛,血隨氣散者,治宜補血固表,選用當歸補血湯,黃芪建中湯,保元湯等方。陰虛火旺者,治宜養陰清火,用涼血地黃湯或當歸六黃湯。由膽熱而致者,用河間定命散(見赤水玄珠》)。本證見於凝血酶原缺乏、毛細血管病變、血友病等疾病。

常見證型

婦女每遇月經來潮前後,出現平攤於皮膚之上,不痛不癢,撫之不礙於手的紫色斑點或斑塊,稱為“經行紫斑”,又稱“經行肌衄”。經行紫斑常因陰虛火旺灼傷血絡,或氣不攝血而妄行,或瘀血阻滯而新血不歸經而發病。
(1)陰虛火旺:婦女素常陰虛火旺,經行陰血被損,虛火更旺,灼傷脈絡而出現肌衄。
(2)氣虛不攝:婦女素常脾虛氣弱,統血無力,經行氣隨血瀉,脾氣益虛,不能統血而致肌衄。
(3)氣滯血瘀:情志內傷,肝鬱氣結,血行不暢而瘀滯,經來氣血旺盛,瘀血阻滯經脈而血不循經,溢於脈外,出現紫斑。

簡易療法

 

肌衄肌衄
①歸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適用於氣虛不攝者)。 火車採集器VIP版

 ②知柏地黃丸,每服6克,日服3次(適用於陰虛火旺者)。 上海hope數據

 ③七制香附丸,每服6克,日服2次(適用於氣滯血瘀者)。

④紫草丸,每服6克,日服3次(適用於血熱妄行者)。

①紫草、生地、赤芍白芍各12克,白茅根30克,藕節15克,丹皮、元參各10克。水煎服( 適用於陰虛火旺者)。

火車採集器VIP版

30克,熟地15克,人參當歸、白芍各10克,川芎6克,茜草12克。水煎服(適用於氣血不足者)。

上海hope數據

 ①鮮小薊50克,做湯食用。

上海hope數據

 ②茅根、藕節各30克。水煎代茶飲(上方適用於血熱者)。

職場,健康,婚戀,房產,汽車,娛樂,音樂,電影,論文,親子,飲食,電子券,火車採集器,數據採集,MM,圖片,醫學

30克,胡桃仁20克,大米適量。共煮粥食用(適用於脾虛失攝者)。

 ④益母草50克,香附15克,雞蛋3枚。加水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20分鐘,吃蛋喝湯(適用於氣滯血瘀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