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輪

中醫眼科的歷史也是非常古老的,早在殷墟甲骨文當中,就有“疾目”的記載,而在《神農本草經》當中,則也記載了目翳、青盲、眼赤白膜等一些眼科病症,書中涉及眼科用藥也多達70餘種。在隋唐時期中醫眼科有了長足的進步,對夜盲症與白內障都有了很準確的記述,且薰洗、滴眼、鉤割等多種外治法與外科手術都有運用,在《外台秘要》中則有對“金針撥障術”治療白內障的最早記載。並有了《龍樹眼論》等眼科專著。

肉輪

肉輪,人體部位名。眼的五輪之一。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土輪。即眼瞼。《銀海精微》:“屬土,曰肉輪。在眼為上下胞瞼。”故眼瞼疾患多與脾有關。《銀海精微》:“胞瞼為肉輪,屬脾土。”《證治準繩·雜病》:“肉輪者,目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戍醜未之土,脾主肉,故曰肉輪。”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