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2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詩,課文通過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讚美了秋天。

基本信息

原文

聽聽,

秋的聲音,

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黃葉道別的聲音。

聽聽,

秋的聲音,

蟋蟀振動翅膀,

“㘗㘗”,

是和陽台告別的歌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

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

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

走進秋,

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

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

在每一片葉子裡,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裡,

在每一顆綻開的穀粒里。

聽聽,

秋的聲音,

從遠方匆匆走來,

向遠方匆匆走去。

聽聽,

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建議

1、學生蒐集各種與秋天有關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老師準備一些與秋聲有關的錄音帶,適合作課文朗誦背景的音樂以及相關課件。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課文前面有一段連線語,課文學習之前要先引導學生閱讀這段連線語,以明確學習要求。

3、初讀詩歌。應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1)運用前面幾篇課文里學過的方法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2)了解詩中講了哪些事物的聲音。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後兩節中寫的秋天的聲音。

在學生了解詩歌的意思後,為了加深對詩歌的感受,還可以引導學生:(1)聽秋聲。利用錄音帶和相關課件,讓學生一邊聽秋聲一邊想像景物,使文中的秋天的聲音和相應景物形象化。(2)說秋聲。引導同學說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聲音,體現秋天景物的美好。

4、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很好方式。在對詩歌的音節美的感受中,詩歌的內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教學時,可以採用范讀、賽讀等多種方式,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讀的時候還要能同時想像詩歌所寫的畫面,讀出文中的感情和韻味。如果有音樂作背景來讀,效果會更好。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續寫詩文。

5、這首詩歌就是通過秋天的聲音來體現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蒐集描寫秋天的詩歌,舉行讚美秋天的詩歌朗誦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