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結主義

聯結主義(connectionism),亦稱聯結主義心理學,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E .L.桑代克在對動物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學習心理學理論。該理論認為情境感覺和動作衝動反應之間形成的聯結是學習的基礎。


聯結主義
connectionism
聯結主義(eonneetionism)(1)亦稱 “聯結主義心理學”,20世紀初美國 心理學家E .L.桑代克在對動物實驗研 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學習心理學理 論。認為情境感覺和動作衝動反應之 間形成的聯結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心 理行為的基本單位。主張:①聯結有 兩類:一類是先天的聯結或反應趨勢, 即本能;另一類是習得的聯結或反應 趨勢,即習慣。聯結,人和動物都有。 ②根據動物學習實驗,提出三條學習 律,即練習律、效果律和準備律。③ 強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否認在 動物聯結形成中觀念的作用,只要把 可能的情境及其元素或複合物和與之 相聯繫的反應的各種複雜表現加以歸 類編目,就可以了解人的整個心理活 動。④強調人與動物心理的連續性, 差別僅僅在於聯結的複雜程度不同。 動物學習不存在思維和推理的作用, 而是在情境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桑代克首創動物學習實驗,研究動物 與人類心理的連續性問題,從發生心 理學的層面開闢機能心理學的一條研 究渠道,為機能主義向行為主義過渡 提供重要前提。但桑代克的聯結主義 心理學也存在機械論傾向和本能決定 論的生物學化傾向。(2)20世紀80年 代初,認知心理學中興起的一種認知 研究範式,亦即網路模型。聯結主義 的指導性啟示和主要靈感來自大腦或 神經系統,它把認知看成是網路的整 體活動。網路是個動態的系統,它由 類似於神經元的基本單元和結點構 成,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活性,外部 的輸入、其他單元的活性傳遞和隨著 時間的衰減,都會使一個單元的靜息 活性發生動態的改變。聯結主義賦予 網路以核心性的地位,採納分布表征 和並行加工理論,強調的是網路的並 行分布加工,注重的是網路加工的數 學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網路 取向的聯結主義取代了符號取向的認 知主義,成為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