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The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 簡稱 UNDP)是世界上最大的負責進行技術援助的多邊機構。它是聯合國的一個下屬機構,總部位於紐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工作是為開發中國家提供技術上的建議、培訓人才並提供設備,特別是為最不已開發國家進行幫助。致力於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協助各國提高適應能力,幫助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三十多年來,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充分利用其全球網路和發展經驗,支持中國制定應對發展挑戰的解決之道,並為中國開展南南合作和參與全球發展提供協助。目前在中國的重點工作領域為:減少貧困、善治、能源與環境以及危機預防與恢復。

UNDP·全球

UNDP 是聯合國從事全球計畫發展的全球化網路,倡導變革並為各國提供知識、經驗和資源,幫助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在超過170個國家開展發展援助,通過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幫助各國應對全球和各國國內面臨的發展挑戰。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及其廣泛的合作夥伴一起幫助各國進行自身的能力建設。

其領導機構是管理委員會,由經社理事會選舉48人組成,席位按地區分配,任期3年;機構間諮詢局,由聯合國秘書長和有關參加機構的行政負責人組成;秘書長以及4個地區局。開發署還在13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常駐代表處。署長由聯合國秘書長任命,聯大認可。

組織結構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構成圖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構成圖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技術援助擴大方案和1958年設立的旨在向較大規模發展項目提供投資前援助的特別基金。根據聯合國大會決議,這兩個組織於1965合併成立了今天的開發署。開發署的總部設在紐約,其組織機構包括:

(1)執行局,政策決策機構,由36個成員國組成。亞洲7個、非洲8個、東歐亞4個、拉美5個、西歐和其他國家12個。執行局成員由經社理事會按地區分配原則和主要捐助國和受援國的代表性原則選舉產生,任期三年,執行局每年舉行三次常會,一次年會。

(2)秘書處,按照執行局制定的政策在署長領導下處理具體事務。在134個國家設有駐地代表處。署長任期四年。現任署長海倫·克拉克於2009年4月17日正式成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署長,她是該機構的首位女署長。海倫·克拉克1950年2月26日出生於紐西蘭哈密爾頓市。奧克蘭大學畢業,獲文學學士和文學碩士學位,後在奧克蘭大學政治系執教8年,歷任紐西蘭總理、政府住房部長、資源保護部長、衛生部長、勞工部長。海倫·克拉克同時是紐西蘭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2013年8月13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正式宣布任命來自中國的徐浩良擔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助理署長兼開發署亞太局局長。徐浩良從2010年開始一直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歐洲和獨立國協局副局長。他還曾擔任聯合國哈薩克斯坦駐地協調員兼開發計畫署駐地代表。在那裡,他領導開發了2010至2015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大力提倡千年發展目標作為重要的國家政策框架,並與這個迅速發展的經濟體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徐浩良曾擔任過開發計畫署駐巴基斯坦國家主任、駐東帝汶高級副代表以及駐伊朗副代表等重要職務,並在開發署亞太地區局、歐洲地區局等部門從事各種工作多年。

運營方式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旨在借鑑全球經驗,因地制宜,為人民賦權,助各國昌盛。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全部資金由聯合國成員國自願提供。開發計畫署在177個國家設立了辦公室,與當地政府合作,應對發展挑戰,開展能力建設。此外,開發計畫署在全球範圍內幫助各國實現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開發計畫署是聯合國2015年後發展議程中的主要機構之一。

主要職責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專業建議、培訓及其他支持措施,並日益關注對最不已開發國家的援助。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促進全球發展,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重點關注減貧、對抗愛滋、善治、能源與環境、社會發展和危機預防與恢復等工作,並將保護人權、能力建設和女性賦權融入所有項目之中。

就全球議題與南南合作而言,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重點工作領域是:加強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與第三方國家的三邊合作;外國援助體系經驗分享;應對全球與地區問題;提高私營部門參與程度;通過南南對話分享發展經驗與成果。

資金分配

2013年2月項目資金分配情況2013年2月項目資金分配情況

常規資金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資金全部來自不同合作夥伴的自願捐助,其中包括聯合國成員國和其他多邊組織。合作夥伴的捐助將用作常規資金,或用於捐助方指定的其他用途。2012年,開發計畫署的常規資金來自50個國家的捐助,總額達8.4610億美元。

其他資金

2012年,開發計畫署的其他資金達37.9億美元,由項目國提供的資金比2011年增長了5.3%;另外,由多國共同提供的資金增加至15億美元。

親善大使

2013年2月項目資金分配情況2013年2月項目資金分配情況

無論是在銀屏、文學界還是運動場上,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無論在本國還是海外,他們的才能和貢獻家喻戶曉。

儘管來自形形色色的各行各業,他們都對全球貧困和發展議題給予深切的關注,並承諾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消除貧困、抗擊疾病、確保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維護人權並改善婦女權益。

他們就是親善大使,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任命社會知名人士擔任,以引發人們對全球優先發展問題的關注,為人類發展這個緊迫的全球性話題大聲疾呼,加快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

親善大使不僅了解、關注更願致力於全球發展問題;他們誠實守信,修身潔行,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能帶動決策者、捐助者、周圍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加入到減貧等發展問題中來。

UNDP中國親善大使:周迅UNDP中國親善大使:周迅

擔任聯

合國開發計畫署的親善大使,是一次機遇,更是一份責任。親善大使是聯合國發展理念的堅定倡導者,既可以通過各種活動,提升各類人群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也可以利用自身影響力,推動政府決策過程,籌集捐款,為人類的共同發展做出貢獻。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全球親善大使有:西班牙著名演員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象牙海岸足球運動員迪迪埃·德羅巴、西班牙足球守門員伊戈爾·卡西利亞斯、日本女演員紺野美沙子、俄羅斯網球明星沙拉波娃、巴西女足球運動員瑪爾塔·席爾瓦、巴西足球傳奇人物羅納爾多、法國足球名將齊達內及挪威王儲哈康·馬格努斯王子;中國親善大使為演員周迅。

周迅自2008年4月21日擔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親善大使至今,藉助她的公眾形象和影響力幫助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中國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綠色消費等相關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認識。

2013年,周迅聯手電影導演杜家毅推出公益電影短片《2032,我們期望的未來》。該片展現了來自中國各地的民眾對20年後未來世界的願景,通過分享自己的期望與夢想,連線起億萬世界人民的情感。隨著該片在里約峰會期間播出,包括各國首腦在內的全球公眾聽到了來自中國的強有力的聲音。

同時,該片集中體現了中國民眾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親自發起的全球活動“我們期望的未來”的積極參與。共有超過300萬全球華人通過新浪微博參與了這一歷史性對話,共同探討在這個越來越擁擠的星球上,如何找到通往更安全、更公平、更清潔、更綠色和更繁榮的未來世界的途徑。經過篩選,共有232名中國民眾參與到短片的拍攝過程中,最終有32名參演者被呈現在影片中。

UNDP·中國

UNDP在華使命始於1979年9月。時值改革開放初期,開發計畫署與中國政府簽署了《中國政府-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標準基本援助協定》。自此,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已經調動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用於支持中國發展。迄今為止,共完成了900多個項目,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農業、工業、能源、公共衛生、減貧和經濟重建。1982年以來,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密切合作,成功實施了五期“國別方案”及“合作框架”。通過合作夥伴關係以及許多其它項目的成功實施,數千人接受了培訓,重點部委和科研機構的能力得到了強化。

UNDP駐華代表處跟隨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成長、發展,主要專注於四個領域:減貧、平等和良治,能源與環境,災害管理與南南合作——作為促進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之間建立發展夥伴關係的國際平台。

駐華代表

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在華執行代表,聯合國駐華協調員是聯合國駐華機構總協調人,也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駐華代表。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機構由一位國別主任負責日常運營與項目管理。他/她的主要職責是保證駐華辦事處的高效運轉,並通過總負責在華的所有項目,明確開發計畫署在華工作的戰略方向。兩位副國別主任負責支持國別主任的工作。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十幾個中央部委及合作夥伴緊密合作,來保證其工作與中國的發展計畫的一致性。

發展目標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華工作目標與中國政府的發展計畫息息相關。除了幫助中國如期達成千年發展目標,我們也向中國政府提供支持,促進國內發展。作為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一部分,我們的工作重心在於幫助中國政府消除不平等,重構國內經濟以實現包容、穩定的發展,減少經濟快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並幫助中國政府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取得成果

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發展成果舉世矚目。自1981年以來,有超過5億人脫離了極端貧困。這意味著中國已經超額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即在2015年前,將生活在每天1美元貧困線下的人數減少一半。此外,在普及基礎教育以及降低兒童死亡率方面,中國也已達成目標。

在其它領域,中國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男女平等已基本實現,例如,中國已經基本消除了教育領域的性別歧視;在法律層面上,日前還通過了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然而,在使更多女性獲得高級管理性職位方面,中國還留有很多進步空間。在愛滋病防治領域,中國同樣碩果豐厚,這包括防止愛滋病擴散、愛滋病去污名化以及為病毒攜帶者提供必要的援助。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還在中國開創了新的國際合作形式——南南合作。駐華代表處正幫助中國向其他開發中國家輸出知識與經驗。這種形式受到了各方的歡迎,並將成為我們未來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UNDP·其它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華工作的目標,是為中國政府提供連貫、有效、高效的支持,從而幫助其達成國際社會一致同意的發展目標,包括千年發展目標。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政府、其它聯合國機構、公民社會和其它發展組織就四個領域的工作進行合作:民主治理,減貧與平等,能源與環境以及災害管理。此外,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還專門就南南合作展開工作,幫助中國與其它開發中國家分享發展經驗。

根據聯合國大會的授權,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也是聯合國駐地協調員系統的託管機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同時兼任聯合國系統的駐華協調員,他/她是級別最高的聯合國駐華官員,也是聯合國駐華使團的最高領導人。駐華協調員的職責包括在駐地代表聯合國,協調運作、管理,及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及緊急援助,向總部進行年度匯報,工作評估,協定簽署等。

駐地協調員作為聯合國國別小組的領導人,為其戰略倡議及發展援助框架提供總體領導。國別小組由聯合國各駐地機構領導人組成,協助駐地協調員工作,從而更好的進行機構間協調及國家層面上的決策。作為駐地協調員系統的一部分,國別小組的主要目的是讓各機構間更好的協作。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署長海倫·克拉克說:“通過賦予駐地協調員和國別小組進行合理化決策,並明確責任界限的權力,我們能夠更大程度的提高聯合國工作在國別層面上的一致性、有效性及高效性。”

由此可見,在為各國達到千年發展目標、維護和平穩定以及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方面,聯合國駐地協調員系統扮扮演著關鍵性角色。

《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2011-2015》(UNDAF)為聯合國—中國合作提供了基礎,並於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畫保持一致。《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是聯合國系統支持中國政府應對發展挑戰的一切行動共享的戰略框架。現行《框架》基於《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2006—2011》制定,是聯合國與中國政府及非政府合作夥伴進行廣泛討論所取得的成果。

資金分配

聯合國開發署聯合國開發署

開發署的經費主要由各國的自願捐款提供(稱為核心資源),其資金擁有量占聯合國發展援助系統總資源的一半以上。該署1992-1996年籌集的資源總量為97.83億美元,其中核心資源46.7億美元,受援助國政府費用分攤22.37億美元,第三國政府費用分攤5.52億美元,其餘為各類專項基金和其他收入。開發署1997-1999年的核心資源籌措目標為每年11億美元。開發署資金的80%被指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用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5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60%須用於最不已開發國家。 開發署的活動主要是向開發中國家提供無償技術援助,即提供國內外專家,資助國內外培訓、考察及購買有限的硬體設備。該署的項目以前主要由工發組織、糧農組織、勞工組織等聯合國專門機構執行。2005年以來,該署項目已轉向國家執行為主,所占比重1996年已達70%以上。2005年,全球約有4萬人服務於開發署機構及其資助的各類方案和項目。

歷史沿革

冷戰結束後,隨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經歷的深刻變化,開發署的活動宗旨已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即從傳統的技術援助轉向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消除貧困、增加就業、 婦女參與發展和環境保護作為今後援助的重點。 在“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上,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存在著相當大的分歧。已開發國家要求開發署將合作領域更加集中於扶貧和環保領域;並鼓勵該署參與受援國的上層領域的活動,加強與受援國的政策對話,幫助它們制定發展戰略,甚至要求開發署協調受援國所有的援助活動。而廣大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開發中國家則認為:開發署的援助應基於受援國的發展規劃及其優先領域,並且對受援國的需求作出及時靈活的反應;開發署應繼續堅持普遍性、中立性、公平性以及無償和自願的特徵。辯論的最終結果是,將開發署建成聯合國系統內的主要“反貧困機構”。 2002年以來,聯合國“重維和輕發展”的傾向愈加突出。由於主要捐助國未能按時履行出資承諾,開發署可供分配的核心資源呈連年下降趨勢。92年為11.779億美元(歷史最高點),94年為9.3億美元,96年僅有8.5億美元,較上年進一步下降8.4%。這一局面引起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強烈不滿。而已開發國家卻片面強調資金的“合理”使用及其效益和影響,迄今無意增加捐款。開發署因此面臨不容樂觀的資金狀況。 為解決 資金籌措不力,同時也是應聯大和開發署執行局要求,開發署在97-98年通過了改革籌資辦法(仍為自願捐款但須作未來三年的承諾)的決定。已開發國家在此過程中也塞入了帶有明顯援助條件色彩的所謂“面向結果”的內容。即要想其增加向發展業務捐款必須滿足捐款用於他們所感興趣領域的先決條件。另外,開發署在 已開發國家的主導下也越來越積極地介入人權領域的活動,並將推動所謂良政、人權作為其當前援助的重點。理所當然,這遭到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強烈反對。

與中國關係

聯合國開發署聯合國開發署

中國於1972年10月開始參加開發署的活動。1975-1977年、1979年至今,中國連續當選為該署執行局(1994年2月前為理事會)成員。中國與該署的方案合作始於1978年。截止1998年,中國通過該署援助我在國內安排實施了840餘個項目,總金額近8億美元。涉及農業、工業、能源、交通、通訊、教育、衛生、金融、稅務、社會福利、扶貧、婦女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引進外資等廣泛領域。在改革開放初期和其後一段時間,中國際資金和技術渠道相對較窄的情況下,利用開發署的援助資金實施了涉及大中型企業改造和經濟體制改革等諸多領域的約五百餘個項目,為中國“七五”和“八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副代表丁雅珊。 另外,中國作為開發署這一多邊機構的重要成員之一,積極參與該機構的各項政策決策。截止99年底中國共向該署捐款4848萬美元和2730萬元人民幣,其中1999年為300萬美元和250萬元人民幣。目前,中國是開發署第三大受援國,前兩位依次為印度和孟加拉國。 1996年9月開發署第三次常會順利通過了該署第四周期(1996-2000年)援華方案“開發署-中國第一個國別合作框架”,核心資源約為一億美元,主要用於扶貧、可持續農業及糧食安全、就業、巨觀經濟和企業改革及管理、教育衛生和婦女、可持續發展環境和能源等五大領域。儘管第四周期的合作重點發生了變化,但仍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優先領域。2005年,該合作框架已執行過半,為我國“九五”計畫的實現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