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包裹運輸

聯合包裹運輸

包裹運輸是諸如聯邦快遞,美國聯合包裹運輸公司(UPS)和美國郵政系統等運輸公司,它們的運輸範圍是從信到150榜以內的小包裹。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UPS於1907年作為一家信使公司成立於美國,通過明確地致力於支持全球商業的目標,UPS如今已發展到擁有426億美元資產的大公司。如今的UPS,或者稱為聯合包裹服務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商標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值得景仰的商標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我們同時也是專業的運輸物流、資本與電子商務服務的領導性的提供者。每天,我們都在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地域管理著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
聯合包裹運輸聯合包裹運輸

作為世界最大的包裹遞送公司和全球領先的專業運輸和物流服務的供應商,UPS通過結合貨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不斷開發物流、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的新領域。UPS公司從不畏縮於徹底改造自己,就像其歷史所證明的那樣。

每個工作日,該公司為180萬家客戶送郵包,收件人數目高達600萬。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美國國內並遍及其他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已經建立規模龐大、可信度高的全球運輸基礎設施,開發出全面、富有競爭力並且有擔保的服務組合,並不斷利用先進技術支持這些服務。該公司提供物流服務,其中包括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
業務分布:UPS的業務收入按照地區和運輸方式來劃分呈現出不同的分布特點。從地區來看,美國國內業務占總收入的89%,歐洲及亞洲業務占11%。從運輸方式來看,國內陸上運輸占54%,國內空運占19%,國內延遲運輸占10%,對外運輸占9%,非包裹業務占4%。
2001年1月10日,UPS以發行價值4.33億美元新股方式收購Fritz集團公司旗下的加利福尼亞物流公司,並將該公司併入UPS不斷拓展的物流業務之中,使其成為更大規模的運輸集團。2000年11月28日,UPS公司將其每周的環球飛行從3次增加到5次,以應付日漸增多的跨國運輸業務。UPS在這一路線上運輸的貨物總量每日增長20萬磅。
UPS以其褐色的卡車而聞名,在美國,它就是包裹車的代名詞。UPS使用在其車輛和制服上這種褐色被稱為“普式褐”,這個稱號的來由是因為喬治·普爾曼創建的普式公司的臥鋪車廂使用的就是這種顏色。UPS還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IATA:UPS;ICAO:UPS)。
UPS的主要競爭對手有:美國郵政服務(USPS)、聯邦快遞和DHL(敦豪)。過去,UPS在廉價的地面快遞市場中的競爭對手只有美國郵政服務,但不久前,聯邦快遞在收購了道路包裹系統公司(RoadwayPackageSystem)後也加入了進來。同時,敦豪也收購了空運快遞公司(AirborneExpress)。此次收購增加了敦豪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也將進一步加劇地面快遞市場的競爭。

公司歷史:

1907-1912信使服務

1907年,美國私人信使與遞送服務的需求非常大。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富有創業精神的19歲青年JamesE.("Jim")Casey,從朋友處借來100美元創建了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美國信使公司(AmericanMessengerCompany)。根據Jim所述,當時在西雅圖地區已經有好幾個信使服務公司,他本人過去還在其中的一些公司工作過。

聯合包裹運輸聯合包裹運輸歷史

最初的名字很適合新公司的業務追求。在收到基地總部的電話之後,作為回響,信使開始跑差使,遞送包裹、便條、行李以及餐館的食物。大部分遞送均為步行,稍遠的行程則騎腳踏車。那時汽車很少見,百貨公司仍然用馬和四輪馬車運輸物品。6年以後,美國包裹郵政系統才得以建立。

Jim和他的合作夥伴ClaudeRyan在人行道邊的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運營公司的服務業務。Jim的兄弟George和其他幾個十多歲的少年是公司的信使。儘管競爭殘酷,但公司運轉不錯,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JimCasey嚴格的準則—謙恭待客、誠實可靠、全天候服務與低廉的價格。這些原則至今仍指導著UPS,Jim將其歸納為以下口號:最好的服務,最低的價格。

1913-1918零售時代

由於諸如汽車電話之類的改進導致信使業務的下降,這個年輕的公司側重於零售商店的包裹遞送。該公司還開始使用機車進行某些遞送。有大約兩年的時間,該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郵局,他們為其遞送所有進入西雅圖的專遞郵件。在此期間,該公司開始使用固定的遞送,即將地址定為某一街區的包裹與一部遞送車輛結合起來。這樣,能更有效地利用人力和機動設備,並且可以保持較低的價格。1913年發生了幾個重大的變化。

公司獲得了它的第一輛遞送汽車,一部T型福特車,車身兩側寫著一個新名稱:商家包裹遞送(MerchantsParcelDelivery)。這個新名稱,部分原因是JimCasey同意與競爭對手Evert("Mac")McCabe合併,也反映了業務的重心從訊息轉向包裹。業務開始迅速發展,因為它高標準的服務和對每個處理的包裹的個性化關注,這個年輕的公司在城市的商店中建立了牢固的聲譽。1916年,CharlieSoderstrom加盟該公司,並隨之帶來了汽車和專家意見。他還帶來了褐色。到1918年,三個西雅圖最大的百貨商店已成為固定客戶,配置他們自己的遞送汽車(Jim和他的同事經常購買),並將業務轉變為商家包裹遞送(MerchantsParcelDelivery)。

1919-1930普通承運人服務

1919年,公司首次擴展到西雅圖以外,達到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並採用了它沿用到現在的名稱"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詞語"聯合"提示公司在每個城市的運營都是同一機構的一部分,"包裹"則指定了業務的特性,而"服務"指出了它提供的內容。

1922年,UPS收購了洛杉磯的一家公司,其首創的業務被稱為"普通承運人"服務。普通承運人服務結合了零售商店遞送服務的許多特色和經營原則,並具有那時許多其它私人承運商甚至包裹郵政都不具備的特色。

普通承運人服務的與眾不同的特色包括每日自動取件電話、對貨到付款的發貨人接受支票、額外遞送嘗試、自動返還無法遞送的包裹以及簡化記錄每周付款。也許UPS最重要的特色是UPS能以與包裹郵政相當的價格提供其廣泛服務。

UPS是當時美國少數幾個提供普通承運人服務的公司之一。對一個小公司的收購和繼續普通承運人服務的決策將影響UPS接下來數年的發展。

1924年,UPS首次推出將將使其未來成形的另一項技術創新:第一個處理包裹的傳送帶系統。雖然普通承運人服務最初限制在洛杉磯附近的一小塊地區,但是到了1927年,它已經擴展到距市中心方圓125英里的地區。同時,UPS的零售遞送服務也已擴展到包括美國太平洋海岸的所有主要城市

1930-1952擴展

1930年,UPS通過合併紐約市與新澤西州紐瓦克市(Newark)的幾家大型百貨商店的遞送業務,將其業務擴展到東海岸。然而,20世紀40年代與50年代的發展趨勢促使UPS對自己重新進行定義。二戰期間,燃料與橡膠短缺的影響導致零售商店縮減遞送業務而鼓勵客戶自己帶包裹回家。雖然如此,UPS仍然繼續成長。

戰後這種趨勢仍在繼續,雖然許多人遷到郊區,他們自己購買汽車,在擁有足夠多停車位的新而大型的購物中心購物。儘管UPS在20世紀30和40年代仍在繼續擴展其零售商店的服務,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早期,現實清晰地表明對零售商店的契約服務是有限的。這樣,在UPS的核心業務仍集中在零售遞送的同時,UPS的經理們開始尋找新的機會。

他們決定通過獲取在所有客戶(包括私人客戶與商業客戶)之間遞送包裹的"公共承運人"權利來擴展UPS服務。這個決定使UPS直接與美國郵政服務競爭,而且直接與州際商業委員會(ICC)的規章對立。1952年UPS決定開始在那些無需該州商業委員會與ICC授權的城市開展公共承運人業務。1953年芝加哥成為第一個UPS在加利福尼亞州以外提供公共承運人服務的城市。

同時,UPS決定在加利福尼亞州使用法律手段尋求授權的業務擴展。這觸發了UPS為獲取合適的認證在足夠廣闊的地區開展業務以滿足公眾對其獨特服務日益增長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系列空前的法律大戰(針對監督委員會與法庭)。接下來的30年間,UPS不懈地進行了100次以上申請,以期獲得其它業務授權。

1953-1974空運服務

當UPS的一部分人正在為陸運路線的更大市場而努力時,另一部分人則在恢復UPS的空運市場。1929年,UPS成為第一個通過私營航空公司提供空運服務的包裹遞送公司。不幸的是,業務量的匱乏(部分原因是大蕭條)結合其它因素導致該服務在同年結束。

1953年,UPS恢復空運業務,提供到東海岸和西海岸主要城市的兩天服務。UPS包裹再次在定期安排的航線的飛機貨艙中飛行。該服務被稱為"UPS藍色標籤空運",它發展壯大,到1978年,每個州(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都提供該服務。

1975-1980黃金鍊接

拓寬服務的同時,UPS也在向新的地域擴展。今天,從這個海岸到那個海岸,世界各地都提供快速、方便的遞送服務。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UPS在美國的很多地區受到經營限制。在某些情況下,發貨人被迫將包裹經幾個承運人之手才送到其最終目的地。對於跨越的每個州界都需要聯邦授權,並且每個州都必須授權包裹在其境內傳送。

UPS系統地奮鬥了三十年(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以求獲得在所有48個相鄰州內自由運輸的授權。1975年,州際商業委員會終於授權UPS開始從蒙大拿州到猶他州的州際服務,並將其在亞利桑那州、愛達荷州和內華達州的部分服務區域擴展至全州。UPS還獲授權將這五個州內的服務與太平洋沿岸以及東部所有州的現有服務連線起來。結果,UPS成為第一個在美國48個相鄰州內的每個地址提供服務的包裹遞送公司。這個歷史性的服務區域匯合在UPS內被稱為"黃金鍊接"。

1981-1988UPS航空公司

20世紀80年代,航空包裹遞送的增長需求以及聯邦航空業規定的取消為UPS創造了新的契機。但規定的取消同時也造成了變動,如建立了航線,減少了航班,也放棄了一些路線。為了保證可靠性,UPS開始組建自己的貨運機隊。

隨著對更快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UPS進入隔夜空運業務領域。到1985年,UPS在所有48個州和波多黎各開展了隔天空運服務。隨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也加入進來。同年,UPS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開展了國際空運包裹與文檔服務,將美國與6個歐洲國家連線起來。1988年,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授權UPS運營自己的飛機,這樣UPS成了一家正式的航空公司。通過聘用能夠聘用到的最佳人選,UPS將許多文化與程式合併為一種無縫業務,稱為UPS航空公司。

UPS航空公司是FAA歷史上發展最快的航空公司,在幾乎不過一年的時間內就形成了所有必要的技術與支持系統。如今,UPS航空公司是全美十大航空公司之一。UPS航空公司的特色是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先進的信息系統,比如能為航班的計畫、調度與裝載處理提供信息的計算機化運作監控、計畫與調度系統(COMPASS)。該系統可用來提前多達六年來安排最佳航班時間表,這在業界是獨一無二的。

1988-1990國際發展

UPS在1975年首次走向國際,當時它提供加拿大多倫多市內的服務。次年,在德國的運營也開始了。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目睹了UPS真正進入國際運輸市場,在美洲東歐西歐中東非洲和太平洋沿岸地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1985年,UPS開始了美國與六個歐洲國家之間的國際空運服務。然後,1989年又在德國增加了國內空運業務。

今天,UPS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超過185個國家和地區經營國際小包裹和檔案網路。由於它的國際業務,UPS可為超過四十億人提供服務,是所有電話網路所及人數的兩倍。

1991-1994擁抱技術

到1993年UPS每天為超過一百萬的固定客戶遞送1150萬件包裹與文檔。如此巨大的量使得UPS必須開發新技術才能保持效率和有競爭力的價格,同時提供新的客戶服務。UPS的技術波及一個難以置信的範圍,從小型手持設備,專門設計的包裹遞送車,到全球計算機與通信系統。

每名UPS駕駛員均攜帶手持的速遞資料收集器(DIAD),這種設備是為向UPS網路快速記錄和上載遞送信息而開發的。DIAD的信息甚至包括收件人簽名的數字圖片,這樣就向客戶提供了關於他們貨件的實時信息。這種專有的設備也讓駕駛員與他們的總部保持持續的聯繫,使得更改取件時間表、交通方式與其它重要訊息能夠保持同步。

在技術領域的另一端,UPSnet是一種全球電子數據通信網路,可以為國際包裹處理與遞送提供信息處理渠道。UPSnet使用超過500,000英里的通信線路和一顆專用衛星來連線46個國家或地區的1300多個UPS配送站。該系統每天追蹤821,000個包裹。在1986到1991年間,UPS共花費15億美元用於技術改進,並且計畫在接下來的5年中再花費32億美元。這些改進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並擴展客戶服務。

1992年,UPS開始追蹤所有的陸運包裹。1994年,UPS.com問世,消費者對運輸中包裹的信息的需求劇增。接下來的一年裡,UPS為其網站增加功能,使得客戶能夠追蹤運輸中的包裹。結果是線上包裹追蹤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如今UPS.com每天都收到數百萬條線上包裹追蹤請求。

1994-1999擴展的服務

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UPS處於另一個轉變期。儘管業務的核心仍保持在配送貨物及其伴隨的信息,UPS已經開始擴大範圍並側重於一個新的渠道,即服務。根據UPS管理層的看法,公司在運輸和包裹追蹤方面的專長將它定位為變成全球商業的促成者,並成為組成商業的三股流動力量(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服務性企業。為了實現這個提供新服務的構想,UPS開始戰略性地收購現有的公司,並創建先前不存在的新類型公司。

UPS通過這些收購和創建來探索以新的方式來向它的客戶提供服務。通過提供獨特的供應鏈解決方案,UPS使它的客戶能更好地為他們自己的客戶服務,並側重於核心競爭力。1995年,UPS成立了UPS物流集團,以根據客戶的個別需要提供全球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和諮詢服務。1995年,UPS收購了一家名為SonicAir的公司,使UPS成為第一個提供當天、"下一航班"服務和有擔保的上午8點連夜遞送服務的公司。1998年,成立UPS資本公司,其使命是提供集成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選單,使各個公司能發展他們的業務。

1999-1999紐約證券交易所

1999年11月10日,UPS首次向公眾提供其股份。這種"首次公眾股份提供"行為使公司能使用公共交易安全性在全世界的重要市場中進行戰略性收購,從而增強了UPS的實力。

2000-2002供應鏈解決方案

在經過一段歷史之後,UPS已成為全球的配送專家。在UPS,全球配送不僅涉及管理貨物的運送,還涉及管理伴隨貨物一起傳送的信息與資金流動。

越來越多的UPS客戶要求利用此項專門技術,這最終導致了UPS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部的形成。UPS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部是流線型的組織,它為客戶提供物流、全球貨運、金融服務、郵件服務和諮詢,以提高客戶的業務表現並改進客戶的全球供應鏈。

UPS供應鏈解決方案由UPS資本公司、UPS物流集團、UPS貨運服務公司、UPS郵件業務創新公司與UPS諮詢公司共同提供。

UPS業務流程

UPS的業務基礎是樞紐加輻射的網路結構。UPS的運營中心收集來自用戶的包裹並將其送到樞紐。樞紐在集中了許多運營中心送來的包裹後對它們進行分類,然後分配到其他運營中心或樞紐,最終到達目的地。

UPS在中國

2005年初,UPS成為第一家在中國擁有國際快遞業務經營權的國際快遞公司。2005年底,我們的業務迅速擴展到全國23個主要商業城市,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
聯合包裹1988年10月3日進入亞太市場。在短短十年間,聯合包裹創下了在亞太區的航空速遞市場占有率高達百分之15至20的佳績,而且每年增長率逾百分之五十。
1988年10月,聯合包裹正式進入中國,通過其業務代理中國外運集團(SINOTRANS)在中國67個城市建成了一個郵遞網路。1993年11月份,UPS推出國際性信件與檔案加強速遞業務,從而加速了世界各地64個城市的遞送速度。1994年5月,UPS在中國三個主要城市:北京、廣州和上海開設了辦事處。12月22日,聯合包裹、中外運集團與上海海關簽署了試驗使用者協定,對航空速遞進口郵件實施EDI數據交換系統(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1995年4月3日,聯合包裹先後與中外運集團和中外運集團上海公司簽署了備忘錄和意向書,準備在北京、廣州和上海建立合資公司。
1996年5月22日,聯合包裹與中外運北京空運合資成立中外運北空—聯合包裹國際快遞有限公司。中國外運北京空運公司成立於1981年,隸屬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的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是專門從事國際貨物運輸和快遞服務的國有企業,是國內成立資格較久、規模宏大的航空貨運代理企業。合資公司的合營期限為20年。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是從事國際進出口快遞服務和國際進出口空運業務。公司宗旨是“重服務、守信譽、講效率”,以優質服務、先進的管理技術、完善的國內國際網路,為中國對外貿易和經濟建設服務,為中外客戶和貨主服務,為國際經濟合作和友好交往服務。
聯合包裹的優勢在於:先進的電腦聯網和快速的免費查詢:無論是檔案、契約、樣品、信用帳等物件,客戶可以隨時通過電話或INTERNET網進行物件行蹤的查詢,即使是特殊情況被耽誤,也會立即查出耽擱原因及耽擱地點,並查詢出何人何時何地收到了包裹;運費到付:發件人在徵得收件同意的前提下,通過聯合包裹將物件送到收件人手上,由收件人交付運送費用;包裹運送:UPS的業務中70%是包裹,飛機載重量大,一般包裹重量可以是70公斤;價格公道:目前在中國的業務價格取市場價格的中高位,不高也不低,但為開拓市場、爭取客戶,卻會把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在北京和上海海關使用EDI系統,將所有電腦資料聯網,加快清關速度,提高效率。目前,聯合包裹在中國的業務已經擴大到106個城市。到2000年,聯合包裹的業務將擴大到中國的118個城市。

技術介紹

聯合包裹運輸聯合包裹運輸
首席信息官:DavidBarnes

技術雇員人數:5,651

數據中心:新澤西州莫沃(Mahwah)和喬治亞州亞特蘭大

大型主機:15

大型主機容量(每秒百萬條指令,MIPS):51,210

主機和UNIX的存貯容量為5.7千兆兆

中型計算機:2,296

區域網路工作站:156,372

伺服器:11,462

DIADS:每天使用96,725


UPS的全球電信網路:


網站:2,800+


平均每天用量:


頁面視圖:1710萬
2007高峰日:2420萬


線上追蹤平均每天用量:


追蹤請求:每個營業日1850萬
2007年高峰日:2300萬


技術獎項:


InfoWorld:Top100ITprojects-UPSDeliveryIntercept,2007
NetworkWorld:DaveBarnes-50個最具實力的人物-企業網路主管類,2006年
PackageFlowTechnologies被提名為CMP'sBusinessTechnologyOptimizationExcellenceAward獲獎者,2005年
Computerworld:2005PackageFlowTechnologies:12BestinClassforPremier100
Computerworld:Premier100ITLeader2005-DaveBarnes
Computerworld:Premier100ITLeader2006-LaynglynCapers
Computerworld:Premier100ITLeader2007-NigelWatson
Computerworld100BestPlacestoWorkinIT,2007
InformationWeek:500TopInnovatorsList,2005

相關詞條

聯邦儲蓄銀行 中國五礦集團 西太平洋銀行 金巴斯集團 可口可樂企業合眾銀行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 中國鋁業集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