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府糕點

聖府糕點

聖府糕點,又名孔府糕點,原產於孔府(又名聖府),因孔子後裔世代襲爵衍聖公,孔府內自製糕點,自成體系,故名。

簡介

聖府糕點聖府糕點

聖府糕點是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一種獨具風味的糕點,分外用、內用兩大類,其特點是講究現吃現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贈、恩賞,內用糕點分為應時、常年、到門、宴席、節用五類,各類皆獨具特色。應時糕點,是根據各種花卉開放的季節變化而精工製作:有春季的藤花餅、百合餅;夏季清熱解毒的薄荷餅、荷花餅、綠豆餅;秋季的菊花餅、桂花餅;冬季的蘿蔔餅、豆沙餅等。常年食用的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等。到門糕點是專作賓客上門款待用,如一口盅、棉花糖等。宴席用的糕點,是根據宴席的性質而做,如壽宴用“壽”字餅、“如意”餅等。節日糕點則有元宵、月餅、巧果等。

分外用糕點與內用糕點兩類。外用糕點主要作進貢及饋贈之用。選料講究,造型華麗,風味獨特。內用糕點又有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之別。應時糕點用四時八節的季節性原料製成。其內餡甜軟清馨,外皮酥脆油香。常年糕點指四季皆宜的常備糕點。到門糕點指賓客上門,宴前所奉的茶點。尤以“七夕”供月的巧果糕點最為著名。聖府糕點以現烤現吃為最佳,歷史上僅為皇室、權貴及孔府主人享用。

製作

進貢的孔府糕點,以“棗煎餅”和“纏手穌”為主。棗煎餅“是選用上好紅棗、芝麻、小米精工製成,用:金屬”長方聽“密封,外加裝飾。其特點是香甜酥脆。”纏香酥“的特色是製作精巧,形薄如紙,香脆可口。按照定例或遇有喜慶大典,孔府每年幾次向皇宮進貢的貢物和賀禮中,就常有孔府糕點。清光緒二十年,”衍聖公“孔令貽同他的母親、妻子進宮祝賀慈禧六十壽辰時,曾進早膳兩桌,內中有孔府糕點,親自召見,並賞了很多東西

分類

聖府糕點聖府糕點

孔府內用糕點

又分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宴席糕點、節用糕點等。應時糕點有桂花餅、藤花餅、荷花餅、菊花餅、薄荷餅等,是在各種花卉盛開的季節精工製作的。如桂花餅,在桂花噴香時,採集花瓣處理後,配以青紅絲等為餡,用上好的豆粉、蛋精為皮、候火過油即成。外酥脆,內香軟,桂花鮮艷如故,令人賞心悅目。應時糕點還有春秋時令的蘿蔔餅,夏令的綠豆糕、栗子糕、涼糕,冬令的小水晶包、豆沙包、火腿燒餅。這類糕點,根據季節變化而隨時製作。如綠豆糕點、解暑清心,涼爽可口,和適宜夏季食用,綠豆糕點是將綠豆煮後去皮,配以各種解暑清涼的佐料,最後用各種水果形的特製模具造型而成的。常年糕點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麻團、黃糕(各式蛋糕)等。

到門糕點,顧名思義,即客人到門之後,宴席之前上的糕點,有”梢梅“、”一口蠱“、”棉花桃“等。這類糕點以製作精巧,形象逼真,色彩優美著稱。

節用糕點有各種餡的元宵和火腿、冬菜、海米餡的月餅,尤以孔府”巧果“為最佳。它品種繁多造型優美、工藝精細。巧果糕點是用傳統的模具製成的。它的花色圖案十分豐富:有吉祥的孔雀、展翅的小鳥、小石榴、小花籃、仙桃、金魚、壽字、福字等,每塊糕點圖案精巧美觀,形象逼真動人,不僅味美可口,又可觀賞,十分惹人喜愛。

更為有趣的是,孔府各式各樣的糕點,都配以各式各樣的湯。如綠豆糕配山楂湯,各類酥糕點,配有桂圓湯、蓮子湯、百合湯、杏仁羹、火腿燒餅魚翅餃子,則配有紫菜湯、口蘑湯、銀耳湯等。

評價

聖府糕點聖府糕點

聖府糕點雖然歷史悠久、味美色佳,但是解放前,只有皇帝、孔府主人和少數親朋們才能享用。現在隨著旅遊事業的不斷發展,為了更好地為中外旅客服務,有關部門十分重視這一技藝的發展,原孔府的老廚師正抓緊傳授技藝培養人才,已恢復了部分品種的生產,使來曲阜遊覽的中外遊客都能品嘗到聖府糕點。凡吃到各種精美的糕點的旅客,無不交口稱讚。

山東省特產

提到山東,都不約而同的聯想到泰山,除卻泰山,山東省還有很多特產,本期就來盤點一下山東省土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