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狀網褶菌

耳狀網褶菌

耳狀網褶菌,傘菌目、網褶菌科、網褶菌屬經濟真菌。分布於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廣東、香港、廣西、雲南等地區,夏秋季在針葉樹腐木上群生或疊生,此菌引起樹木的木質腐朽。有記載有毒。此菌和腹瓦網褶菌具有強烈的腥臭氣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耳狀網褶菌 耳狀網褶菌

子實體小至中等。菌蓋直徑3-8cm,初期近扁平或平展,後期貝狀、半圓形、耳狀或呈扇形,淺黃色至褐黃色,被絨毛狀小鱗片,後期變光滑,邊緣波狀或瓣裂。菌肉薄,白色至污白色。菌褶淺黃色或橙黃色,延生,密而窄,彎曲而多橫脈,往往靠近基部交織成網狀。幾無柄。孢子印銹色。孢子淡黃至帶褐色,光滑,近球形,4-5μm×3-4μm。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針葉樹腐木上群生或疊生。

分布地區

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廣東、香港、廣西、雲南等。

經濟用途

引起樹木的木質腐朽。有記載有毒。此菌和腹瓦網褶菌具有強烈的腥臭氣味。作者在香港考察了解,從來無人採食。

化學成分

從野生真菌耳狀網褶菌(PaxilluspanuoidesFr.)子實體中分得4個化合物,經光譜和化學方法分別鑑定為(2S,3S,4R,2′R)-2-(2′-羥基二十四碳醯氨基)十八碳-1,3,4-三醇(1)、5α,8α-表二氧-(22E,24R)-麥角甾-6,22-二烯-3β-醇[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l,2]、(22E,24R)-麥角甾-4,6,8(14),22-四烯-3-酮[(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3]和對羥基苯甲酸乙酯(ethyl4-hydroxybenzoate,4).其中化合物4作為天然產物屬首次報導.化合物1~4為本科真菌中首次分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