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狀人字果

耳狀人字果

耳狀人字果生於山地陰濕處或疏林岩石旁,分布於雲南東北部、四川、貴州和湖北。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種中文名:耳狀人字果
種拉丁名:Dichocarpum auriculatum (Franch.) W. T. Wang et Hsiao
種別名 :母豬草(四川西南)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人字果屬

屬拉丁名:Dichocarpum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東北部、四川、貴州和湖北。 

海拔:600-15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9:328.1964] 

中國植物志:27:477

英文植物志:6:304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650最高海拔:1600

生境:山地陰濕處或疏林岩石旁 

耳狀人字果
耳狀人字果

模式采自:雲南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興山,保康

簡介

Dichocarpumauriculatum(Franch.)W.T.WangetHsiao,植物分類學報9:328.1964;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666,圖1332.1972.——IsopyrumauriculatumFranch.Pl.Delav.23,t.6.1889;FinetetGagnep.inBull.Soc.Bot.Fr.51:405,pl.4,f.19.1904;Drumm.etHutch.inKewBull.1920:164,f.6,A.1920;Hand.-Mazz.Symb.Sin.7:270.1931.——I.delavayiFranch.inMorot,Journ.Bot.11:222.1897.——I.limprichtiiUlbr.inRep.Sp.Nov.Beih.12:369.1922;Hand.-Mazz.inActaHort.Gothob.13:44.1939.
草本全體無毛。根狀莖橫走,黑褐色,質堅硬,生許多細根。基生葉少數,在果期時常枯萎,為二回鳥趾狀複葉;葉片草質,長3-9厘米,寬3-7.5厘米;中央一回指片菱形至等邊菱形,長1.8-6厘米,寬1.5-5厘米,中部以上有淺牙齒,側生指片有2枚小葉,小葉不等大,上面小葉斜卵形,長1.1-3.5厘米,寬0.9-3厘米,下面小葉斜卵圓形,長0.4-2厘米,寬0.4-1.9厘米;葉柄長5-11厘米。莖生葉2(-4)枚,通常不存在,似基生葉,葉柄長2-5厘米。復單歧聚傘花序長7-19厘米,有(1-)3-7花;下部苞片葉狀,花序最上部的無柄,小,長約3毫米,三全裂;花梗長2.5-3.5厘米;花直徑1-1.7厘米;萼片白色,倒卵狀橢圓形,長5-9毫米,寬3-5.5毫米,頂端鈍;花瓣金黃色,長約4毫米,瓣片寬倒卵圓形,長及寬均1.5毫米,頂端微缺或全緣,下部有細長的爪;雄蕊約20枚,長5-6毫米,花葯寬橢圓形,長約0.6毫米。蓇葖狹倒卵狀披針形,長11-15毫米,頂端急尖,具長約2毫米的細喙;種子8-9粒,近圓形,直徑約1毫米,黃褐色,光滑。4-5月開花,4-6月結果。
分布於雲南東北部、四川、貴州和湖北。生海拔650-1600米間的山地陰處潮濕地,疏林下岩石旁。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東北部。
全草供藥用,可止咳化痰,又可治母豬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