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族

耳機族

音樂數碼產品的流行,催生出一大批曲不離耳的“耳機族”。而長時間或大音量地聽音樂,不僅會使聽力下降,甚至還會導致“噪聲性耳聾”。

簡介

英國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地戴耳機聽歌,可導致耳聾提前30年到來。

耳機最好選頭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傷要小。

戴耳機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

時下,用MP3或者手機聽歌在年輕人中已成為一種流行。在公車內、捷運里、大街上……任何一個人來人往的角落,隨時可以看到佩戴各種耳機聽音樂的時尚男女擦肩而過。然而,殊不知,正在我們全情沉醉於音樂世界的同時,我們的耳朵正在經受嚴峻的“考驗”。

長是間帶著耳機的人群.

病例介紹

最近幾年的全省招飛選拔,在所有的檢測項目中,眼科和耳科項目的淘汰率高居榜首。如果每周在89分貝以上的高音量狀態下聽MP3超過5個小時,那么5年後,就可能永久性地喪失聽力。如果有聽力受損跡象,平時要多吃一些高蛋白、維生素類等食物,能起到緩解作用。

昆明某中學學生蘭蘭是個典型的“耳機一族”,只要是一個人,無論是走路,還是坐公交都是MP3不離耳,由於分貝較大,就算在路上有同學叫她,也聽不見。而更讓媽媽擔心的是,蘭蘭就算在家休息時也是耳機不離雙耳,甚至睡覺時也必須戴著耳機才能入睡……

耳鼻喉科專家提醒,長時間戴耳機聽歌會導致聽力下降,尤其青少年平時更需注意防範。如果你一定要戴耳機聽歌,最好能控制音量,分貝不要太大,聽歌的時間也不要太長,每次最多不要超過1小時,這樣才能將對聽力的損壞降到最低。

聽力下降是最明顯的特徵.

現狀

地點:學校附近

隨處可見“耳機一族”

事實上,在城市中,有著類似生活習慣的青少年還有不少。正值放學時間,在昆明多所學校附近的公車站台發現,戴著耳機聽歌的“耳機一族”隨處可見,尤其以女生居多。也有不少男生邊騎車邊聽MP3,途經紅燈路口時,甚至聽不見一旁的機動車喇叭聲,看上去十分不安全。

從昆明幾所學校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學生都有MP3或MP4,不少學生還是用手機聽歌,甚至還有學生已經持有功能更齊全的電子設備,“耳機一戴上就很難取下來”的現象較為普遍。

一位家長說,自己有一天下班坐公交回家,看見兩個女生,人手一部音樂手機,都是戴著耳塞在聽歌,其中一個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絲毫不在意其他乘客的制止聲。該家長擔心,這樣長時間戴耳機會不會損傷聽力?“我聽醫生說,一旦聽力損傷,想再恢復就比較困難了。孩子的聽力,傷不起啊傷不起!”

坐車,走路,凡是一個人獨處的情況,都會有這種行為.

危害

地點:招飛體檢現場

備考前,一再提醒別聽MP3

“你們回去備考期間,最好不要聽MP3,以免影響聽力。”在2011年初的全省空軍招飛體檢現場,來自成都招飛選拔中心的面試官多次這樣提醒考生。

在測試現場,來自楚雄、昭通、大理等地的農村生源相對較多。相關人員告訴記者,農村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好,視力、聽力等方面也都比較好,尤其是聽力方面,平時較少聽MP3等,生活的環境也相對較為安靜。記者了解到,在成都參加全面檢測時,在所有的檢測項目中,眼科和耳科項目的淘汰率高居榜首。事實上,在報考軍事院校尤其是潛艇潛水類專業時,對聽力的要求更高。

不過昆明市教育局保健所所長吳云云卻表示,雖然學生群體中的“耳機一族”不少,但在這兩年給全市初一、高一新生做體檢時,還沒發現聽力減弱或受損的學生數量增加,這是件讓人欣喜的事。吳云云表示,聽力損害後對人的影響很大,除了在發現後,及早提醒學生注意或治療,還要提醒青少年平時養成良好用耳習慣,預防聽力受到損傷。

“耳機族”耳聾或提前30年

酷愛搖滾音樂的小貝時常耳朵里塞著一副耳機,特別是在商場、捷運等聲音嘈雜的場合,為了讓自己聽得更清楚,她還會有意識地把聲音調高。晚上回到家中看電視時,聲音總是開得很大,自己還渾然不覺。直到有一次家人問她:“這么大的聲音,連耳朵不好的老人家都受不了,你的耳朵吃得消嗎?”在後來體檢中,經醫生診斷,她被確診為感音神經性耳聾,聽力衰退程度已經很嚴重。

大學生小陽由於學習壓力過大,出現了失眠的情況,聽說聽音樂可以治療失眠,於是她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戴上耳機聽一陣子,常常音樂還在放著,她卻已經睡著了。失眠有了好轉,然而,很快,她卻發現自己開始有耳鳴的現象,聽東西也時常不清楚,要別人說很多遍。後來發展到全身都出現異常症狀,經常頭暈頭痛,甚至耳朵一碰就痛,嚴重影響到她的學習和生活。經過醫生的音叉檢查和純音測試,發現她的聽力已比正常水平下降了30分貝。

根據來自英國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地戴耳機聽歌,可導致耳聾提前30年到來!

坐捷運聽耳機最傷耳

“在捷運、公車這種環境裡音量大小不是由聽力而是由噪音決定。尤其是捷運里,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會對人的耳朵產生一定的壓力,再戴著耳機緊緊地壓在耳朵里,帶強度的聲音不斷地撞擊耳膜,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耳鼻喉科專家這樣說。

據了解,當人耳聽到的音量超過85分貝時,時間較長可造成聽覺疲勞;當音量高達110分貝以上時,足以使人體內耳的毛細胞死亡。耳機的音量輸出一般在84分貝左右,有些高頻範圍能達到120分貝。聲音過大、每次聽的時間過長會影響聽覺神經,造成興奮性毒性,植物神經功能也會紊亂,除了耳鳴,嚴重的還會導致厭食、失眠等症狀。在所有的噪聲中,脈衝式噪聲,就像MP3里傳出的聲音,對聽力的損傷最大。

現在使用最多的內耳式耳塞會增加人們聽力損傷的風險,一旦超過最大音量的80%,聽音樂的時間就應縮短在90分鐘以內。研究還表明,對聽者而言,內耳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比耳墊式耳機的音量高5.5分貝。

此外,專家還指出,聽力受損的過程一般都是無聲無息、逐步推進的,短時間內,一般的損傷可能暫時不影響與別人的溝通交流,所以很難引起人們的警惕,但是再過若干年,喜歡使用耳機的人就會過早地跨入了聽力下降的人群,擁有一雙提前衰老的耳朵。

研究還表明,人的聽力是非常嬌嫩的。耳蝸上感受聲音的毛細胞一旦受損,就會造成語言識辨力下降,也就是說,聽得見別人在說話,卻聽不懂具體說什麼內容。就是這樣重要的細胞,其數量在一個人出生時就已經定了,損傷一個就少一個,是不可逆轉的。目前,突發性耳聾在都市白領中發病率很高,多數就是耳機使用過頻造成的。

解析

經常戴著耳機聽MP3,究竟會不會導致聽力下降?昆明同仁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任黎說,MP3對於聽力的影響,確實是存在的。其他醫院的幾位耳鼻喉科專家,對此觀點也表示認同。

任黎介紹,基於臨床實踐經驗表明,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下,或者是高強度聲音的刺激下,肯定會引起聽力下降的。比如說在嘈雜的KTV包廂里,待上幾個小時再出去,一些小點的聲音基本就聽不見了。“這就說明聽力受到了一定損害。”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聽力受損是毫無疑問的。

在以往的臨床經歷中,任黎較少遇到聽力受損的患者,不過,一些患有神經性耳聾的患者,青少年也占據其中。因此,任黎建議,對於經常用耳機聽歌的人來說,最好要控制音量,分貝不要太大,聽歌的時間也不要太長,每次最多不要超過1小時。

此外,平時儘量避免進入高分貝的環境,尤其是高噪音的地方需要避免,比如大貨車喇叭聲集中地。如果非去不可,最好採取保護措施,比如戴隔音耳機,或用濕棉球堵住耳朵等。如果有聽力受損的跡象,平時要多吃一些高蛋白、維生素類等食物,能起到緩解作用。

特別提醒

聽力出現異常

部分院校和專業限報

從省招生考試院了解到,如果聽力出現異常,輕則有可能在占總分30分的高考英語聽力考試中吃虧,如果比較嚴重,在隨後的高考填報志願中,有些設限的學校和專業也是不能報考的,比如語言類等,今後學起語言來也相對比較吃力。

延伸閱讀

音量超85分貝會損害聽力

一般來說,一部MP3的最高音量約在100分貝左右,而手機則相對略高一些。而根據歐盟規定的極限音量來看,如果把這兩種音樂播放工具都調到最高音量,則明顯嚴重損害聽力。

根據歐盟科學家兩年前發出的警告,如果每周在89分貝以上的高音量狀態下聽MP3超過5個小時,那么5年後,就可能永久性地喪失聽力。75分貝已經是人的耳朵所能承受的舒適度上限,85分貝以上的噪音就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害。

那么,長期用MP3聽歌導致聽力受損,有著怎樣的科學依據呢?中國醫科大學一院耳鼻喉科醫生說,由於MP3配置的耳塞式耳機與外耳道貼得很緊,聲音在進入外耳道後,基本沒有緩衝的餘地。而強大的聲壓集中地傳遞到很薄的鼓膜上,引起聽覺器官異常興奮。感受聲音傳導的細胞長期在80至90分貝的刺激下,會發生萎縮或減少,進而使聽力減退。

如果人們暴露在100分貝以上聲音環境時間過長,就會出現聽力損害。早期或輕度的聽力損害主要表現為:耳鳴或頭暈,嚴重的聽力損害會導致聽力喪失,一旦聽力喪失使之恢復就很困難。

護耳竅門

愛耳護耳從日常生活做起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的人應掌握一個‘60-60原則’,這也是國際上比較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在這樣的情況下用耳是比較健康的。”專家向記者介紹日常生活中保護耳朵的一些小常識。

此外,要儘量在安靜環境下聽音樂,而儘量避免在一些喧囂的場所。專家認為,一旦外界環境變得嘈雜,耳機的輸出效果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而在安靜環境下,幾種耳機的輸出音效相差無幾。

購買耳機時也有講究。不妨挑一些能阻絕外在噪音的耳機,以減少因環境噪音而加大隨身聽音量的機會。耳機最好選頭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傷要小。因為耳塞式耳機直接塞在外耳道里,聲音沒有出處,都向著鼓膜發過去,聲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對聽力的損傷更大。一般來說,聽到同等音量的音樂,用耳塞式耳機比頭戴式耳機的音量高7-9分貝。

護耳另類竅門:

聽歌嚼口香糖保護耳朵

很多年輕人喜歡一邊嚼口香糖一邊聽音樂,雖然看起來有些不雅,但耳鼻喉科專家認為,戴耳機聽音樂時,多嚼嚼口香糖可以有效保護聽力。

專家指出,一邊戴耳機聽音樂一邊咀嚼食物,可緩解中耳與外界的大氣壓力。比如很多人在飛機起飛與降落時會感到耳朵疼,做促使咽鼓管張開的動作,如咽口水、吃東西、喝飲料、打呵欠等,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此外,根據台灣醫學界的一項研究指出,一邊戴耳機聽音樂一邊咀嚼食物,內耳測量到的音波壓力會降低1-3分貝,從而達到保護耳膜的效果。

從解剖學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顳頜關節,而人在戴耳機聽音樂時嚼東西,顳頜關節會拉扯耳朵,讓耳塞式耳機送進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反而能保護耳朵。

知識補漏

85分貝有多高?

130分貝 噴射機起飛聲音

110分貝 螺旋槳飛機起飛聲音

105分貝 永久損傷聽覺

100分貝 氣壓鑽機聲音

90分貝 嘈雜酒吧環境聲音

85分貝及以上 任何高於85分貝的聲音都能造成聽力損傷

80分貝 嘈雜的辦公室

75分貝 人體耳朵舒適度上限

70分貝 街道環境聲音

50分貝 正常交談聲音

20分貝 竊竊私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