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青龍

耍青龍

耍青龍是阿昌族的一個民俗活動。

概述

耍青龍 阿昌族青龍白象吉祥幸福象徵。會街前,要紮好青龍、白象。會街這天,當天空霞光初露,小伙子們便身背戶撒長刀,挎著象腳鼓,姑娘們身著嬌艷的民族服裝,在各色彩旗的引導下,在鼓樂和鞭炮聲中簇擁著披紅掛綠的青龍、白象進入會街節廣場。當主持節日的長者宣布節日開始,頓時,鼓聲、鋩鑼聲、鈸聲交織成一片。青龍、白象也活躍起來,青龍時而搖頭,時而擺尾,時而張嘴歡笑。白象時而甩動長長的鼻子,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接著滑步、下跪、後仰、前傾,笨拙的憨態引起人們一陣陣鬨笑。此時,姑娘、小伙子們也圍著青龍、白象翩翩起舞。他們雙腳跳躍挪動,身體象波浪般起伏著,邊跳邊蹲。此時的會場,鼓樂齊鳴,龍騰、象動、人歡笑,成了歡樂的海洋。

詳細

扎制的青龍、白象為什麼會動呢?原來它們是用木頭做架子紙糊身布做象鼻龍頭龍尾。耍青龍、白象時,人藏在龍身、象肚子裡,有的人負責抬龍、搬象,有的專門負責扯動龍頭、龍尾和象鼻,所以青龍就能抬頭、張嘴、閉嘴、擺尾,白象就會上下左右甩鼻子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