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和尚

《耍和尚》又名《大頭和尚》,舞者頭戴面具(大頭)。是宋代著名的民間舞,一直流傳至今。最初是宣揚佛法的舞蹈。《武林舊事》中稱《耍和尚》金院本有《月明法曲》,河南焦作金墓出土有“耍頭”和“僧俑”光頭,頸帶佛珠,身穿僧衣,腰束絲絛,或即宋、金《耍和尚》,以後演變加入了妓女紅蓮或柳翠成為滑稽舞。如古今小說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明徐文長《四聲猿》中的《翠鄉夢》、明晁的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等等,將《耍和尚》演變成了揚棄佛法教義,頌揚男歡女愛的舞蹈。清人李聲振在《百戲竹枝詞》對大頭和尚有這樣的描述:“色色空空兩洒然,好於面具逗紅蓮。大千柳翠尋常見,誰證前身明月禪。”山西襄汾縣丁村清代民居木雕圖(都是小兒扮演的民間舞)中,有《大頭和尚戲柳翠》,所雕和尚為充滿童稚的大頭,胸掛極為誇張的大念珠與柳翠共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