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鬚[蘿藦科娃兒藤屬]

老虎鬚[蘿藦科娃兒藤屬]

老虎鬚(Tylophora arenicola Merr.),蘿藦科、娃兒藤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廣東、廣西等地。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老虎鬚TylophoraarenicolaMerr.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3卷||蘿藦科ASCLEPIADACEAE||娃兒藤屬TylophoraR.Br.||娃兒藤組Sect.Tylophora||老虎鬚TylophoraarenicolaMerr.
18.老虎鬚(廣西)圖版205
TylophoraarenicolaMerr.inLingnanSci.Journ.13:69.1934;TsianginSunyatsenia3:217.1936;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517,圖4987.1974;海南植物志,3:279,圖723.1974.

形態與用途

老虎鬚(廣西)圖版205老虎鬚(廣西)圖版205
老虎鬚,藤狀灌木;鬚根叢生,黃白色;莖下部直立,上部攀援或平臥,略被柔毛。葉紙質至革質,卵圓形,稀長圓形,長2-4.5厘米,寬1-2.5厘米,頂端圓形,具短尖頭,基部圓形,無毛;側脈每邊約4條,兩面扁平;葉柄長2-5毫米。聚傘花序腋生,萎縮而密生,著花7-10朵,比葉為短;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4毫米,寬1毫米,無毛,花萼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近鍾狀,黃綠色,裂片長圓形,長3.5毫米,寬2毫米,無毛;副花冠裂片短,到達花葯基部,卵形,隆腫,寬約1.5毫米;花粉塊每室1個,近球狀,平展;花葯頂端具圓形膜片;子房無毛;柱頭盤狀。蓇葖雙生,披針形,長4-6厘米,直徑1厘米,無毛;種子倒卵形,長約4毫米,棕褐色,有邊緣,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厘米。花期5-6月,果期10-12月。
老虎鬚根可做中藥用,華南民間有用作治跌打瘀腫、毒蛇咬傷等。

產地分布

老虎鬚產於廣東省南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生長於海邊沙地及平原曠野灌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陵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