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興紹酒醬園

上了年紀的老上海人依稀記得,上海的老大沽路曾有一家老同興醬園,附近居民沽酒打油、購買日用調味醬料等都愛往那裡跑。當時開醬園的多半是小本買賣,可這家醬園卻是非同一般,它的"連鎖店"分布全國各地,上海只是其中的一家分店,它的總店設在湖北沙市。

簡介

老同興在湖北沙市的總店前身名為同興醬園,老闆叫應祥煥,店址在沙市中山路的東端。

20世紀30年代中期,因江漢平原連年遭受水災,造成災民無數,市場凋敝,沙市的工商業受到很大的衝擊。同興醬園也因生意蕭條,資金虧蝕過半,無法支撐下去,店主應祥煥只得將醬園折價出讓。然而,有誰願意在如此艱難的市道中接手一家瀕臨倒閉的商店呢?應祥煥苦苦思索,驀地想起了一位同鄉--上海濮元昌貨莊老闆的弟弟濮慶忠,便拜託他設法尋找受盤的下家。濮慶忠接受了應祥煥的重託,通過反覆篩選,把目標鎖定在同興醬園有500元股金的湯志軒身上。

湯志軒,浙江諸暨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困,靠母親為人幫傭求生,並隨母幫傭的主人從浙江諸暨遷到東安,後又遷到瀋陽。靠著自己的努力,他讀過7年私塾。長大成人後,他做過挑擔賣山貨的小販,省吃儉用,攢了一點錢,便於1925年與兩位同鄉集資1000元,在瀋陽盤下了一家南貨鋪,改名為"三陽春南貨鋪"。兩年後,因三人意見不合,其中兩人退股,南貨鋪遂由湯志軒獨自經營,並改名為"南稻香村"。為保證商鋪貨源充沛、質優價廉,他設法從全國各地進貨,在上海便是通過濮元昌貨莊代辦哈士蟆,從而與濮慶忠有了業務往來。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湯志軒眼看日寇肆意橫行,商家已無法正常經營,為避免財產遭到更大的損失,決定將資金從瀋陽轉移到上海,並在家鄉浙江諸暨購置了60多畝地。隨後,他以上海為基地,一面依舊開拓自己的老本行南貨業,一面又把目光轉向了一個新的行業--醬園業,原因是上海當時已生產出受人歡迎的衛生醬油,這在浙江一帶成為搶手貨,湯志軒敏銳地感覺到這一行業大有可為,便準備重點進行開發。正在此時,濮慶忠受託找到湯志軒,提出要他受盤沙市同興醬園,真可謂是天緣湊巧、一拍即合。

湯志軒接受了濮慶忠的提議,決定增資改組沙市同興醬園,擴大生產經營範圍,使之重新煥發生命力。於是,他親自前往沙市,著手增資改組事宜。經過盤點,統計出了同興醬園的實際虧損數。湯志軒決定各股東以原股額實際虧損數打折增資,補齊原有的股本總額1萬元,其中他本人投股最多。股本籌齊後,湯志軒將店名改為"老同興紹酒醬園",然後正式開業。

老同興醬園開業後,湯志軒便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調整和創新,主要從醬園的內部管理、生產工藝和業務經營三個方面入手。

在內部管理方面,他首先作了人事調整,委任自己信得過的濮慶忠為助理經理,並分別從上海、浙江、安東調來6位掌作師傅和掌柜先生,組成以"下江班"為核心的嫡系班子,從而保證自己的管理措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由上至下嚴格貫徹執行他親自製定的"只有店管人,沒有人管店"的治店方針。湯志軒還經常到櫃檯和作坊,找那些具有一技之長的師傅談心、聊天,常常給施一些小恩小惠,以此籠絡人心和掌握信息。其次,他制定了利潤分配辦法:股息按年利率1分2厘;盈餘按純利作十成分配,即股東六成、經理一成、職工三成,如業務發達需增加經理時,則分0.6成,在職工三成內扣除。根據總的分配原則,確定職員的月薪為:經理40元、掌作師傅(掌柜先生)28元、師傅16元、店員14元、雜什工10元、學徒4元至8元,以實物折算。

在生產工藝方面,老同興引進了上海醬油釀製新工藝。當時沙市幾家大醬園仍然採用傳統的曬醬抽油工藝,因其從投料制醅到製成醬油的生產過程需半年以上,故俗稱"伏醬秋油"。這種醬油顏色輕淡,還需要用糖稀炒製成醬色後兌入醬油中,因而口感有些苦澀並帶焦糊味。而老同興採用從上海學來的新工藝,運用烘曬相結合的辦法,縮短了醬醅發酵周期,採用壓榨取油的新辦法。雖然仍要以糖稀增加醬油顏色,但採取煮而不炒的方法,並增加適量防腐沙利粉,既增加了醬色,又無苦澀焦糊味,而且不易生霉。運用這種新工藝,使生產周期縮短了一半,而且產量高、質量好,效益也大大提高。

在業務經營方面,主要採取了三項措施。

第一是整修門面、裝潢店堂,使門面煥然一新,讓顧客一進門就留下良好印象。他還從江浙運來許多上面寫著"老"或"泰"等字樣的大紹酒罈子,堆在店堂里,以示本店生意興隆,通達四海,讓顧客增強信任感。

第二是加強產品的宣傳力度,擴大產品的銷售渠道。老同興醬園派出許多推銷員,攜帶印製精美的廣告圖片,實行"定點、定量、定責、定酬"的"四定"辦法,分別到沙市附近的石首、藕池、華容、公安、郝穴、松滋、河溶等縣、鎮推銷產品,同時讓這些地方的經銷店按零售價8折計酬進行試銷,很快使產品打開了銷路,許多試銷戶成為定點戶,有的甚至成為經銷店或代銷店。

第三是努力占領市內銷售市場。老同興醬園開業後門庭若市,不久又在中山路西段七里廟增設了一個門市部,還將一首人人熟知的唐詩改寫為:"春節時期雨雪飛,路上往來不斷人。借問醬油誰家好?七里廟前老同興",並印為小傳單在大街小巷張貼和散發。此外,醬園還派出許多膠輪手推車流動售貨,打著"上海衛生醬油"的布招牌,走街串巷,向居民推銷自產的"金雞牌"衛生醬油。同時,還派出專人到各餐館、號棧推銷,許以九五折計價的優惠。為爭取更多的生意上門,老同興醬園除經銷自產商品外,還兼營紹興酒、雜貨和各地名特醬製品,使顧客到這裡可以有更多的品種選購。

這些措施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在短短的兩年之內,老同興醬園的產量和銷售利潤就躍居當時沙市19家醬園之首,利潤是開業初期股本總額1萬元的2.6倍。

1937年秋,日寇侵占淞滬地區,原在浙江經營海貨的許松齡因店鋪受損倒閉而逃往西南避難,途經沙市時,濮慶忠勸說他投資於沙市老同興醬園合股經營。許松齡投資2000元,與老同興賬面資產2.6萬元相加,共為2.8萬元。湯志軒將其中1.48萬元用於沙市老同興的生產經營,其餘1.32萬元則用來建立宜昌分園,跨出了向外地發展的第一步。1938年夏,股東會議決定由許松齡攜資1萬元,到湖南常德設立分園,接著又在沅陵開設分園。不久,湯志軒撥款在四川萬縣與人合夥設立分園和一家紹酒廠,並委任濮慶忠為萬縣分園經理。

1938年11月後,湯志軒、許松齡等經商議從沙市、宜昌、常德、沅陵等分園中各抽部分資金,籌款3.15萬元,建立了老同興昆明分園,由許松齡任經理。1940年6月,沙市、宜昌相繼淪陷,湯志軒便西上重慶籌組分園,集沙、宜兩園所出資金和各人新增投資共11萬元,開設了老同興系統中資本最雄厚的重慶分園。後來,他們以重慶分園增值和撥付的資金,又先後在四川成都宜賓樂山自流井內江涪陵和湖北恩施建立了7個分園。由於經營得法,老同興此後又在四川的巴東雅安;雲南的曲靖楚雄、樂豐、祥雲;貴州的貴陽、遵義;湖南的衡陽和廣東的曲江先後設立分園。至此,老同興醬園在大西南各地已設立20餘家分園,聲名鵲起,"老同興"牌號已為許多人所熟知。

抗戰勝利後,湯志軒等又籌劃向東南沿海各地發展。先是在上海老大沽路設立分園,又在上海閘北購地建廠。1946年,又在南京、長沙、南昌、漢口等地設立分園。就這樣,從1935年老同興醬園初建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湯志軒等人利用抗戰這一特定歷史條件,將一個原本股金僅1萬元的沙市老同興醬園,發展成為擁有30家分園、職工總人數842人、資金總額達214萬銀元的企業群體。

然而,這30家分園雖然名義上分屬重慶的湯志軒、昆明的許松齡兩大派系及萬縣的濮慶忠這一得力支系,但實際上都是各自經營、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由於當時反動勢力的壓榨和貨幣惡性貶值的打擊,不少分園因無法維持而關門倒閉,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僅剩下昆明、重慶、貴陽、上海、萬縣、成都、長沙、沙市、宜昌、漢口等18家分園。解放以後,這18家醬園在1956年分別走上公私合營之路,為我國調味品釀造工業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