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理論與實踐教程

第一章 第八章 第十章

編輯推薦

《翻譯理論與實踐教程》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英漢語言對比

第三章 詞義的確定與表達

第四章 英語否定結構的理解及漢譯

第五章 英語比較結構的理解及漢譯

第六章 翻譯常用的八種技巧

第七章 英漢聲色詞互譯

第八章 如何譯好定語從句

第九章 如何譯好狀語從句

第十章 如何譯好英漢長句

第十一章 熟語、俗語、諺語和成語的翻譯

第十二章 文化與翻譯

第十三章 文體與翻譯

第十四章 標點符號與英漢互譯

第十五章 西方翻譯史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編後說明

文摘

“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的文字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辭海》、《現代漢語詞典》

諸如此類眾多定義中,哪種更準確、貼切?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翻譯活動本身。

翻譯的具體形式很多,有口譯、筆譯、機器翻譯等,從翻譯的物質形態來說,它表現為各類符號系統的選擇組合,具體可分為四類:

(1)有聲語言符號,即自然語言的口頭語言,其表現形式為電話通訊、內外談判和接待外賓等;

(2)無聲語言符號,包括了文字元號和圖像符號,其表現形式為談判決議、社交書信、電文、通訊及各種文學作品等印刷品;

(3)有聲非語言符號,即傳播過程中所謂的有聲而不分音節的“類語言”符號,其常見方式為:說話時的特殊重讀、語調變化、笑聲和掌聲,這類符號無具體的音節可分,語義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其信息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得以傳播的,比如笑聲可能是負載著正信息,也可能負載著負信息,又如掌聲可以傳播歡迎、贊成、高興等信息,也可以是傳遞一種禮貌的否定等。

(4)無聲非語言符號,即各種人體語言符號,表現為人的動作、表情和服飾等無聲伴隨語言符號,這類符號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性,比如人的有些動作,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表示的語義信息完全不同,不僅如此,它還能強化有聲語言的傳播效果,如在交談時,如果伴有適當的肢體語言,會明顯增強口頭語言的表達效果。

這四大類符號既可以表達翻譯的原碼,也可以表達翻譯出的解碼,它們既可以單獨作為原碼或解碼的物質載體,也可以由兩種、三種、四種共同組成解碼或原碼的載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