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論

《翰林論》是一部文學批評作品,作者為東晉著名的文學家、文論家、目錄學家李充。

文學批評作品,作者李充。
李充是東晉著名的文學家、文論家、目錄學家,約生於西晉末年,卒年上限不早於公元349年,下限大約在362-365年。李充家世可追溯到漢代李通,籍里江夏平春在今河南信陽,官至五品中書侍郎。其思想集中體現於《論語注》、《學箴》等著作之中,表現為以儒為本、刑名之學、兼綜道玄的特徵。作為文學家,李充的文學頗有成就,曾有為數不少的作品流傳後世。李充《翰林論》是文體論在東晉發展的重要表現,對後世文學批評和總集編撰有重大影響。
李充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有《論語注》10卷、《翰林論》54卷、集22卷。今存詩3首,其中兩首隻有類書所引佚句,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他的辭賦和文亦多系類書中保存的零星佚文,只有少數幾篇較完整,嚴可均輯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
李充奠定圖書分類學的基礎是魏晉以後文學創作的發展,這時的文人們也開始注意文章總集的編選,這些選家往往通過文體源流和作家作品的論述,通過文章的去取體現他們的文學觀點,因此這些總集同樣具有文學批評著作的價值。現在已經散佚的西晉摯虞《文章流別集》和東晉初李充的《翰林論》,就是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的總集。劉協《文心雕龍》評李充的《翰林論》為“疏而不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