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菊屬

羽葉菊屬

羽葉菊屬雙子葉植物綱菊科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葉羽狀分裂;管狀花具細長管部及短鍾狀檐部;花葯極短,頂端具狹附片,頸部圓柱形及花葯內壁組織細胞壁增厚絕非極排列。分布於中國和日本。我國有5種,除1種特產台灣外,其餘均產於西南部。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屬中文名:羽葉菊屬
屬拼音名:yuyejushu
屬拉丁名:Nemosenecio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中國植物志:77(1):161
本屬概述

羽葉菊屬羽葉菊屬

多年生直立草本,具根狀莖及纖維狀根。單葉互生,具柄;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在花期常凋落;葉片輪廓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羽狀脈,羽深狀分裂裂片通常具細裂或疏生粗齒;葉柄無翅。頭狀花序少數至較多數,排列成頂生疏近傘形狀聚傘花序,具異形小花,輻射狀,具花序梗,花序梗細。總苞寬鍾狀,杯狀或近半球形,無外層苞片;總苞片6—8,或10—13,1層,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具細短柔毛,邊緣乾膜質;小花全部結實,邊緣花舌狀,5—13,雌性,舌片黃色,線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4—5條脈.頂端具3齒;中央花管狀,多數兩性,花冠黃色,管部狹,檐部鍾狀;裂片5;花葯基部圓形至鈍;花葯頸部狹圓柱形至圓柱形,通常稍寬於花絲,具同形細胞;花葯內壁組織細胞壁增厚散生狀或輻射狀,絕非兩極排列;花柱分枝短,頂端截形,被較短邊緣鈍的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具肋,被短柔毛或無毛,表皮細胞壁具細乳頭狀毛;冠毛毛狀,同形,白色,宿存,或全部小花無冠毛。本屆共6種。此屬原為千里光屬中的一個組,經瑞典學者B.Nordesotam(1978)研究提升為屬。主要特徵為:葉羽狀分裂;管狀花具細長管部及短鍾狀檐部;花葯極短,頂端具狹附片,頸部圓柱形及花葯內壁組織細胞壁增厚絕非極排列等。染色體基數n‘24。它在親緣無疑與華千.里光屬Sinosenecio和狗舌草屬·Pephroseris近緣。但以葉羽狀分裂及管狀花具細長管部等區別於後兩屬。屬名模式:日本羽葉菊N.Nikoensis(Miq.)B.Nord.

分布

中國和日本。我國有5種,除1種特產台灣外,其餘均產於西南部。

所有物種

滇羽葉菊
刻裂羽葉菊
裸果羽葉菊
茄狀羽葉菊
台灣劉寄奴
羽葉菊屬

相關條目

植物學 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