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統一運動

義大利統一運動

1815-1870年義大利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與國家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815 年拿破崙一世入侵、燒炭黨形成開始,至1831 年青年義大利黨提出“政治改革”的口號。第二階段為1848-1849年義大利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反對封建分裂和奧地利的統治。第三階段以撒丁王國為中心,依靠加里波的紅衫軍,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於1861 年建立義大利王國,並先後從外國統治下收復各地,最後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

歷史背景

19世紀上半期,義大利仍然處於分裂狀態,大多數地區被外國勢力控制。隨著工
業革命的展開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和地要求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運動日益高漲。
當時,奧地利統治著義大利的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邦國;西班牙的波旁王室仍控制著南部的西西里王國;法國於1848年派兵幫助教皇國鎮壓革命後,軍隊賴在羅馬不走。
撒丁王國是義大利唯一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他位於義大利北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義大利力量最強、經濟最發達的邦國。撒丁王國政治比較開明,是義大利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中心。同時,資產階級民主派發動的旨在自下而上完成統一的多次武裝起義連連受挫。越來越多的義大利人希望在撒丁王國來領導義大利的統一大業。

早期革命活動(1820年至1830年)

燒炭黨叛亂(1820年—1821年)

1814年燒炭黨(馬志尼,後組『青年義大利黨』)開始在那不勒斯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組織已強大得足以憑自己的軍隊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但翌年革命被奧地利人以「神聖同盟」在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中介人身分鎮壓。

兩西西里王國叛亂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憲法,促進了義大利相似的活動。從西班牙人的經驗得到啟發,兩西西里王國的軍隊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團——一個燒炭黨——造反,征服兩西西里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布新憲法。但革命人士無法贏得公眾的支持,更成為神聖同盟的奧牙利軍隊。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並開始有系統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謝勒·阿瑪尼,在其後數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亂

皮埃蒙特的革命運動領袖是皮埃蒙特 ,他希望能趕走奧地利人,並將義大利統一到薩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開始,軍隊在當地採用了奇薩爾皮尼共和國的綠、白、紅三色旗。在國王離開國家時代為處理事務的攝政王通過新憲法以安撫革命者,但國王回國後卻推翻了憲法,並向神聖同盟尋求援助。 的軍隊戰敗。

1830年叛亂

1830年左右,支持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革命意識高漲;一連串叛亂為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一個國家奠定基礎。
1826年,法國明言他不會阻止破壞義大利統一的反對勢力。受到聲明的鼓勵,當地的革命人士開始組織起來。
1831年,法國七月革命期間,革命人士迫使國王退位,並在法國新國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勵下開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答應包括 在內的革命人士,如果奧地利嘗試干擾軍隊,他會作出干預。不過,因為害怕會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計畫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干預。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831年, 得悉計畫的叛亂,將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同時,亦有其他叛亂在波隆那發生。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滿整個義大利 ,他們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個義大利國家。
發生叛亂的省計畫統一為 (統一的義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瑞十六世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奧地利沒有意圖讓義大利的問題自由發展,而且不會忍受法國的干預。路易·菲利浦拒絕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義大利愛國人士。
1831年春天,奧地利軍隊開始進軍義大利半島,慢慢鎮壓每個發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結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運動,並捕獲了其領袖。

歷史過程

資產階級民族派主張通過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戰爭,驅逐外來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為此,他們在義大利各地進行了許多武裝暴動和暗殺活動,但沒有得到人民民眾的回響,先後都失敗了。
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的首相,推行了富國強兵政策:改革財稅制度,增加國家收入;資助鐵路、港口建設,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實行自由貿易;等等。撒丁王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為增強。加富爾深知,單靠撒丁王國的力量,無法趕走外國勢力,統一義大利。他決定先設法取得法國的支持,打擊主要敵人奧地利。
加富爾先是在國際上痛陳奧地利對義大利的專橫統治,取得國際輿論的支持。1858年夏,加爾與拿破崙三世秘密會晤,達成協定:法國參加對奧作戰,幫助撒丁王國收得倫巴底和威尼斯地區;義大利允諾把薩伏依和尼斯兩地割讓給法國作為酬謝。
1858年,對奧戰爭爆發。法、撒軍隊連戰連捷,義大利北部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回響。拿破崙三世擔心義大利革命運動高漲會危及法國利益,單獨同奧地得議和,中止戰爭。但是,統一大勢不可逆轉,

義大利的統一

1859年,義大利北部基本完成了統一。
1860年,兩西西里人民受北方形勢的影響,紛紛起義。富有傳奇色彩的加里波第聞訊,率領一支千餘人的志願軍南下,遠征兩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占領了兩西西里王國首府那不勒斯。不久,加里波第將政權移交給撒丁王國。1861年,義大利王國成立,撒丁王國國王成為義大利國王。後來,義大利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把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義大利,70年代初,最終完成了統一。
統一以後,義大利結束了異族壓迫和分裂割劇的局面,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義大利的封建殘餘勢力仍然很頑固,自然資源又缺乏,資本主義發展困難重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