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喜樹鹼

羥喜樹鹼

羥喜樹鹼,是從中國內地特有的珙桐科旱蓮植物喜樹的皮、果實中提取得到的一類色氨酸-萜烯生物鹼類抗癌藥物。它對治療多種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本品可使DNA不能複製,造成不可逆的DNA鏈破壞,從而導致細胞死亡。

羥喜樹鹼羥喜樹鹼
羥喜樹鹼(camptothecin,CPT,1)是從我國內地特有的珙桐科旱蓮植物喜樹(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皮、果實中提取得到的一類色氨酸-萜烯生物鹼類抗癌藥物。它對治療多種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研究表明喜樹鹼及其衍生物可通過作用於DNA拓撲異構酶I(DNAtopoisomeraseI)來抑制DNA複製、轉錄和有絲分裂

簡介

通用名:羥基喜樹鹼
英文名:HydroxycamptotbecineInjection
漢語拼音:QiangxishujianZhusheye
化學名稱:4-乙基-4,10一二羥基1H吡喃並3,4;6,7一吲嗪並(1,2b)喹啉-3,14-(4H,12H)二酮。
性狀:本品為黃色澄明液體。

藥理毒理

本品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I而發揮細胞毒作用,使DNA不能複製,造成不可逆的DNA鏈破壞,從而導致細胞死亡。

藥代動力學

羥喜樹鹼小腸
靜脈注射羥喜樹鹼後,藥物濃度以膽囊以及小腸內容物最高,其次為癌細胞、小腸、肝、骨髓、胃及肺組織。分布相半衰期(T1/2α)和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別為4.5分鐘和29分鐘。主要通過糞便排泄,24小時排出29.6%,48小時為47.8%。

適應症

用於原發性肝癌,胃癌,頭頸部癌,膀胱癌直腸癌

用法用量

1.靜脈注射:每次10-30mg,以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後靜脈注射,一日1次,每周3次,6-8周為一個療程,聯合用藥本品劑量可適當減少。
2.膀胱灌注:每次10mg以氯化鈉注射液10ml溶解,排盡尿液後灌注,保持2-4小時左右,每周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3.胸腹腔注射:惡性胸腹水放淨後,10-20rag以氯化鈉注射液20ml溶解胸腹腔內注入,每周1_2次。

不良反應

羥喜樹鹼血細胞
1、對消化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噁心、食慾減退等反應,但不影響治療,停藥後上述症狀很快減輕並消失。
2、對造血系統的影響:白細胞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能維持在1x109/L以上;對紅細胞、血小板未發現明顯抑制作用。
3、對泌尿系統的影響:有少數病例出現尿急、尿痛及血尿,停藥1周后逐漸消失。
4、其它反應:有少數病例出現脫髮,停藥後可逐漸恢復。

禁忌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不宜用葡萄糖液稀釋。
2.為避免膀胱刺激及血尿發生,用藥期間應鼓勵患者多飲水。

藥物過量

可引起嚴重骨髓抑制,臟器功能損害。

規格

安瓿
(1)2ml:2mg/支
(2)5ml/支

貯藏

遮光,密閉保存。

抗腫瘤植物成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