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是以羊肉、面卷、調味料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屬於甘肅河西走廊地區的地方特色小吃,發源於祁連山、焉支山一帶,最早起源於甘肅省永昌縣的羊羔肉墊面卷。

發源地

除了蔥姜等調味品,甘肅河西地區特有的綿羊羔肉、菜子油、胡麻油和小麥粉都是上好的原材料。而且這種把面卷子直接下到肉湯里燉煮的主副食混搭的做法非常適合當地飲食特點,永昌羊肉墊卷子和山丹羊肉墊卷子中,以永昌羊肉墊卷子最為有名。

地方小吃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

當初人們製作羊肉墊卷子時也許並沒有想到日後它竟名聲大噪,成為河西乃至甘肅有名的地方小吃。除金昌外,山丹馬場周邊的各縣市如山丹、民樂、張掖等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把羊肉墊卷子作為自己獨特的地方特色小吃向外推介。

來歷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

可是羊肉墊卷子發明之初時卻並沒有這么風光,相反的倒是有許多無奈。 也許大家不知道,羊肉墊卷子的最初製作,其實肇始於每年冬春季的“殺羔”。為什麼要殺羔呢?原來在每年冬春季羊群的繁殖季節,草原上都要誕生大量的小羊羔。通常這些羊羔並不能全部保留,因為草原面積畢竟有限,為了更好放牧同時也是為了保護草場,人們就要根據草原載畜量的要求按計畫按比例地宰殺一批小羊羔來維持草原牧場的平衡。這本來是一項迫不得已的無奈舉措。那些被宰殺的小羊羔,一般比兔子也大不了多少,它們的皮被繃起來日後用來製作羊羔皮;而它們大量的肉,牧民們就用燉煮的方法發明了羊肉墊卷子,而且日後竟成為地方名吃。這也就是為什麼羊肉墊卷子最好用羊羔肉的原因。

永昌羊肉墊卷子

永昌羊肉墊卷子 永昌羊肉墊卷子

羊羔肉墊卷子是河西地區幾百年來風行的一種風味名吃,金昌的風味則更純正地道。由於羊只主食北山鹹草,羊羔肉質地細嫩,瘦而不柴,營養豐富,且無一絲膳味,堪稱塞上佳肴。金昌羊羔肉墊卷子講究用料,配方嚴格,工藝精良。製作時選擇 1-2年齡羔羊現宰殺,經過獨特的烹飪,在其肉湯中加入面卷同時加工,色正,味純,香氣四溢,鮮嫩可口,令人食而不忘。

做法將羊羔肉剁成碎塊,用清油暴炒,輔以蔥段、蒜片、乾椒,佐以姜粉、花椒粉、鹽等調味品,加水燜至八成熟。將和好的面擀成薄餅抹上清油,捲成筒形,切成寸段,放在肉上。燜燉到面熟肉爛,即可上桌。是謂羊羔肉墊卷子,以面香、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而著稱。羊肉與精面,剛柔並濟,有羊肉之鮮美,更有河西優質麵粉的地道嚼頭,相得益彰,正是紅花還得綠葉配,才子佳人,絕妙組合了。與手抓羊肉不同之處,它既有手抓羊肉的豪放,又把河西麵食的精美表現得淋漓盡致。與蒙古純粹的遊牧生活方式相比,這裡已經有了較為發達的農耕文明,文化的交融同樣體現在一道民間美食之中,也算是一葉知秋吧。

山丹羊肉墊卷子

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因焉支山聞名天下,軍馬場大草原貫通古今。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這裡的草場終年有祁連山雪水滋養,生長著驢驢蒿、珍珠草、沙蔥、針茅及多種中草藥,因此,山丹羊有著“百藥之庫”的美譽。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

山丹縣擁有天然草原365萬畝,每年的羊飼養量達到百萬隻以上,是全省的養羊強縣。山丹歷來就有養羊的傳統,四千年前牧羊人的足跡已遍布祁連山山區的山丹大地。漢武帝時,戰敗的匈奴在失去這塊風水寶地時就曾哀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

山丹地屬溫熱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光質好,土壤鹼性高,生長的草含鹼高,可中和羊肉的膻味。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山丹羊肉肉質細膩、味美,無膻味,營養豐富等獨特風味。本地羊飲用的都是祁連山山區大氣降水和冰雪融水,並經過岩石層長期潛流,富含大量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羊肉富含皂甙,肉質細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堪稱羊肉系列美食中的佳品。山丹羊肉烹調方法多樣,燒、烤、煮、燜、蒸皆宜,其中“羊肉墊卷子”、“手抓羊肉”、“黃燜羊肉”等一批風味獨特的傳統美食,更是享譽省內外。據考證,隋煬帝曾在焉支山以羊肉大宴西域二十七國使節。之後,山丹羊肉就成為歷代皇家御用貢品。有文記載,1983年8月,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西區新疆途經甘肅時在蘭州品嘗過山丹羊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另外,江澤民、宋平、喬石、姜春雲、陳俊生等中央領導到西北視察工作時也品嘗了風味獨特的山丹羊肉。現如今羊產業已成為促進山丹縣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產業,山丹羊肉是省內外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的特色畜產品。飼養的品種主要有蒙系綿羊、小尾寒羊、波德代、陶賽特、波爾肉山羊、德克塞爾、遼寧絨山羊等優良品種及雜交後代。山丹縣被省農牧廳認定為無公害肉羊產地。為順應市場需要,打造綠色環保健康服務環境,2006年5月,山丹縣康源清真牛羊定點屠宰和深加工企業成立,2008年以“焉支山”命名的羊肉產品誕生。山丹“焉支山”羊肉被確定為無公害產品,並取得無公害產品認證。山丹“焉支山”羊肉性溫,富含礦物質鈣、鐵、磷,銅、鋅等微量元素,中醫有助元陽,補精血,醫療肺虛,補中益氣,鎮驚安神的作用,是良好的滋補強壯藥。《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羊肉湯也是有減輕和治癒氣管炎和傷風咳嗽之功效。“焉支山”羊肉以其胴體白淨,肉質鮮嫩,瘦而不柴,無膻腥味,膽固醇含量低等特點享譽省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主要產品有胴體羊肉、羊肉卷、羊肉片、分割羊肉、法式羊排、帶皮山羊等。

製作方法

將羊羔肉剁成碎塊,用清油暴炒,輔以蔥段、蒜片、乾椒,佐以姜粉、花椒粉、鹽等調味品,加水燜至八成熟。將和好的面擀成薄餅抹上清油,捲成筒形,切成寸段,放在肉上。燜燉到面熟肉爛,即可上桌。是謂羊羔肉墊卷子,以面香、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而著稱。羊肉與精面,剛柔並濟,有羊肉之鮮美,更有河西優質麵粉的地道嚼頭,相得益彰,正是紅花還得綠葉配,才子佳人,絕妙組合了。與手抓羊肉不同之處,它既有手抓羊肉的豪放,又把河西麵食的精美表現得淋漓盡致。與蒙古純粹的遊牧生活方式相比,這裡已經有了較為發達的農耕文明,文化的交融同樣體現在一道民間美食之中,也算是一葉知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