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指數

羊水指數

羊水指數(Amniotic Fluid Index 縮寫:AFI): 以臍水平線和腹白線為標誌將子宮直角分成四個象限,測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徑線,四者之和即為羊水指數。 凡在妊娠任何時期羊水量超過2000ml者,稱羊水過多(polyhydramnios)。

基本信息

量與發育

我們把子宮內包繞在寶寶周圍的無色透明液體稱為羊水。羊水有保護胎兒免受外部力量衝擊的作用,同時能夠參與胎兒的新陳代謝,還有保護母體的作用,減少由於胎動導致的不適感。正常妊娠時羊水量隨孕周增加而逐漸增多,一般到孕38周時為1000毫升左右,足月時約為800毫升。

羊水過多或過少都屬於異常情況,需要引起準媽媽的高度重視。

指數過多

簡介

凡在妊娠任何時期羊水量超過2000ml者,稱羊水過多(polyhydramnios)。

羊水是維繫胎兒生存的要素之一,從胚胎開始形成之前,就必須先要有羊水將厚實的子宮壁撐開來,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自由活動空間。它的功能還包括:子宮遭受外力衝擊時的緩衝劑、維持穩定的溫度、分析成份來了解胎兒的健康情況與成熟度等,而且陣痛時借著水囊傳導壓力亦可協助擴張子宮頸。

羊水量的多寡因人而異,通常隨著妊娠周數增長而逐漸增加,十二周時有50cc,懷孕中期大約3、400cc,直到妊娠三十六至三十八周達到最大量的1000cc左右,過了預產期則顯著減少。懷孕初期的羊水主要由覆蓋胎盤和臍帶的羊膜所分泌,到了四個月之後,胎兒吞食羊水與排尿能夠調節羊水的量及成份,同時羊水進出呼吸系統也會有所影響。

病情起因

1.胎兒畸形:以神經管畸形和消化道畸形為主。

2.多胎妊娠:尤以單卵雙胎受血胎兒居多。

3.孕婦和胎兒的各種疾病:如糖尿病、ABO或Rh血型不合、妊高征、急性肝炎、嚴重貧血等。

4.胎盤臍帶病變:如胎盤絨毛血管瘤、羊膜絨毛膜炎等。

5.特發性羊水過多:即原因不明,約占30%。

診查

羊水指數 羊水指數

1.臨床表現

羊水過多的孕婦由於子宮較大,可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急性羊水過多的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憋氣,端坐呼吸,甚至發紺。易出現下肢及外陰靜脈曲張。

2.產科檢查

宮高、腹圍和體重曲線明顯高於相同孕周的孕婦,觸診時皮膚張力大,胎位摸不清,胎心遙遠。

3.B超檢查

羊水指數(amniotic fluid index,AFI)大於20cm,羊水最大平面大於8cm,提示羊水過多。

羊水指數是指孕婦頭高30°,平臥,以經臍橫線與腹白線為標誌點,將腹部分為四個象限,測定各象限最大羊水暗區相加而得。

4.確診依據:分娩期流出羊水量總和>2000ml。

母兒影響

羊水過多孕婦易並發妊高征、早產、胎膜早破、胎位異常。破膜時易發生胎盤早剝與臍帶脫垂。分娩時易合併產後出血。

處理

1.如合併胎兒畸形,立即引產。

2.疑有羊膜絨毛膜炎者,可靜點抗生素

3.胎兒尚未成熟,而症狀嚴重孕婦無法忍受,可行羊膜腔穿刺放出羊水,注意放羊水的速度及量,防止胎盤早剝及早產。

4.胎兒成熟後,症狀嚴重者,可行引產術。人工破膜時,採用高位破膜,使羊水緩慢流出,以免引起胎盤早剝或臍帶脫垂。

5.症狀較輕者,可繼續妊娠,嚴密觀察羊水量的變化。

6.分娩時注意子宮收縮及產後出血。

預防

1、注意休息,低鹽飲食。

2、可服利尿劑雙氫克脲塞25mg,每日口服3次,或健脾利水溫陽化氣的中藥。

3、注意預防胎盤早剝、產後出血。

指數過少

綜述

妊娠足月時羊水量少於300ml者,稱羊水過少(oligohydramnios)。

病因

1.胎兒畸形:多為泌尿系畸形如腎發育不全、輸尿管或尿道閉鎖、先天性腎缺如等。

2.過期妊娠:發生率達20%~30%。

3.胎兒宮內發育受限。

4.原因不明:有可能與羊膜病變有關。

母兒影響

由於羊水過少胎兒活動受限,易發生胎位不正,胎兒肺發育不全,胎兒畸形,甚至肢體短缺。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高。

診斷

1.臨床表現

子宮敏感,胎動時孕婦感腹痛。臨產後陣痛劇烈,宮縮多不協調,造成產程停滯或延長。破膜後羊水少,甚至無羊水流出,羊水可呈黃綠色,粘稠。

2.產科檢查

產婦腹圍、宮高曲線均低於同期妊娠者。子宮易收縮。

3.B超檢查

最大羊水平面≤2cm,羊水指數≤8cm提示羊水偏少,羊水指數≤5cm為診斷羊水過少的絕對值。

4.確診依據:分娩期羊水流出量總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